刚性型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6569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刚性型芯,不会导致加热流体泄漏等危险,能够进行具有高安全性的内侧加热。该刚性型芯具有由沿轮胎周向分割的多个型芯组合模构成的型芯主体、内插于型芯主体的中心孔的圆筒状的芯部、以及配置在型芯主体的轴向两侧的一对侧壁体。在芯部的外周面形成第一楔形连接部,并且在各型芯组合模的内周面形成第二楔形连接部。在各型芯组合模的内腔面设置有包括胎面用加热器和胎侧用加热器的第一电加热器,并且在芯部的径向内周面设置第二电加热器。在各胎冠壁部内埋设有温度传感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装有加热硫化用的电加热器以及温度传感器的刚性型芯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为了提高充气轮胎的形成精度,如图10的(B)图所示,提出了以下方法使用具有中空环状的型芯主体al的刚性型芯a,并在该型芯主体al上依次粘贴内衬层、胎体帘布、带束层帘布、胎侧胶以及胎面胶等轮胎构成部件而形成生胎T,并且将该生胎T与刚性型芯a —起放入硫化模具b内,将轮胎夹在作为内模具的刚性型芯a与作为外模具的 硫化模具b之间进行硫化成形的方法,其中型芯主体al具有相当于轮胎内表面形状的外形形状(例如,參照专利文献I)。并且,即使在这样的硫化方法中,为了有效地进行加热硫化,不仅需要从外表面侧对轮胎进行加热的外侧加热而且需要从内表面侧对轮胎进行加热的内侧加热。因此,作为内侧加热提出有向上述型芯主体al的内腔部a2内填充蒸汽或高温空气等加热流体的方法。另ー方面,如图10的(A)图所示,为了在硫化成形后与硫化轮胎Tl分解并取下,刚性型芯a由沿轮胎周向分割的多个型芯组合模c来形成型芯主体al。具体地说,其构成包括第一型芯组合模Cl,其周向两端的分割面朝向径向内侧向周向宽度减小的方向倾斜;第二型芯组合模c2,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刚性型芯,该刚性型芯具有在外表面上形成生胎的型芯主体,并且通过与该生胎一起被放入硫化模具内,由此与上述硫化模具协作而对生胎进行加热硫化,该刚性型芯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型芯主体,其形成为具有内腔部的中空的环状,而且由沿轮胎周向分割的多个型芯组合模构成,并且通过将该型芯组合模向径向内侧移动而能够分解,其中内腔部由胎冠壁部和一对胎侧壁部包围而成,上述胎冠壁部具有形成生胎的胎面内表面的胎面成形面部,上述一对胎侧壁部包括从上述胎冠壁部的轴向两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并且形成生胎的侧壁内表面和胎圈内表面的胎侧成形面部;圆筒状的芯部,其内插于上述型芯主体的中心孔,来阻止各上述型芯组合模向径向内侧移动;以及一...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24 JP 2011-1410381.一种刚性型芯,该刚性型芯具有在外表面上形成生胎的型芯主体,并且通过与该生胎一起被放入硫化模具内,由此与上述硫化模具协作而对生胎进行加热硫化,该刚性型芯的特征在于,具有 上述型芯主体,其形成为具有内腔部的中空的环状,而且由沿轮胎周向分割的多个型芯组合模构成,并且通过将该型芯组合模向径向内侧移动而能够分解,其中内腔部由胎冠壁部和一对胎侧壁部包围而成,上述胎冠壁部具有形成生胎的胎面内表面的胎面成形面部,上述一对胎侧壁部包括从上述胎冠壁部的轴向两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并且形成生胎的侧壁内表面和胎圈内表面的胎侧成形面部; 圆筒状的芯部,其内插于上述型芯主体的中心孔,来阻止各上述型芯组合模向径向内侦U移动;以及 一对侧壁体,它们具有通过配置在上述型芯主体的轴向两侧来阻止各型芯组合模沿轴向移动的侧板部,而且 在上述芯部的径向外周面设置有包括沿轴向延伸的楔形槽和楔形榫中的一方的第一楔形连接部,并且在各型芯组合模的径向内周侧设置有包括沿轴向延伸且与上述第一楔形连接部卡合的楔形槽和楔形榫中的另一方的第二楔形连接部,并且 上述轴向ー侧的侧壁体固定在上述芯部的一侧的端部,并且轴向另ー侧的侧壁体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上述芯部的另ー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鬼松博幸高木克人吉田丰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