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床压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26077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床压头装置,包括压头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装置本体包括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顶部上方设有电磁阀,所述装置底座顶部下方设有气缸,所述气缸下方设有压头。该冷床压头装置能够进行手动操作控制,在钢筋下冷床时,挡住多余冷床钢筋,避免人工操作带来的高强度体力消耗和人身安全隐患。本设计效果显著、实用性强,提高了作业效率,且结构简单,装配拆卸方便,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轧钢精整设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扒钢装置上冷床压头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轧钢生产过程中,冷床精整区通过钢筋上冷床降温到下冷床进入输送辊道定尺剪切间,在老式自动化程度较低的冷床设计中,通过冷床与输送辊道的高度差进行扒钢,纯手工操作不仅加重了岗位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给人身安全带来了隐患,在下翻的过程中,区域的操作工必须身处冷床边缘,手动使用工具控制钢筋下滑的数量,容易被窜起的钢筋所伤。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可远程精确控制的冷床压头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冷床压头装置,包括压头装置本体,所述压头装置本体包括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顶部上方设有电磁阀,所述装置底座顶部下方设有气缸,所述气缸下方设有压头。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气缸与压头之间采用螺纹连接。进一步的,前述的冷床压头装置,所述气缸为锁紧螺栓固定形式吊装于所述装置底座顶下方。进一步的,前述的冷床压头装置,所述气缸与电磁阀通过金属软管连接。进一步的,前述的冷床压头装置,所述电磁阀通过电源线与所述装置底座上固定的控制开关相连接。更进一步的,前述的冷床压头装置,所述装置底座上设有可调整高度螺栓。本专利技术,其突出效果为该冷床压头装置能够进行手动操作控制,在钢筋下冷床时,挡住多余冷床钢筋,避免人工操作带来的高强度体力消耗和人身安全隐患。本设计效果显著、实用性强,提高了作业效率,且结构简单,装配拆卸方便,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床压头装置,结构如图所示,包括一个装置底座6,该装置底座顶部上方平台安装固定有电磁阀3。同时,在该装置底座顶部下方吊装有气缸1,吊装装置采用锁紧螺栓固定形式。气缸下方通过螺纹连接安装有压头8。其中,电磁阀上设有进气孔,压缩空气进气管5与电磁阀的进气孔相连。同时,电磁阀上还安装有两根金属软管,与气缸的顶部、底部相连接。电磁阀通过换位改变气缸进气孔,控制气缸轴伸缩,使得压头上下运行,进而阻挡钢筋下滑。同时,在电磁阀上还设有电源线,通过电源线与装置底座立柱上固定的控制开关按钮7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如图I所示,钢筋在下冷床进入输送滚道时,为了阻止其余钢筋滑下冷床,通过控制开关按钮,改变电磁阀出气孔位置,推动气缸压头挡住多余钢筋阻止其下滑。待输送滚道的钢筋定尺剪切完毕后,通过控制开关按钮,改变电磁阀出气孔位置,推动气缸压头回复,使钢筋继续滑下输送滚道,清点数量后,重新挡住剩余钢筋。该冷床压头装置能够进行手动操作控制,在钢筋下冷床时,挡住多余冷床钢筋,避 免人工操作带来的高强度体力消耗和人身安全隐患。本设计效果显著、实用性强,提高了作业效率,且结构简单,装配拆卸方便,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除上述实施例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床压头装置,包括压头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装置本体包括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顶部上方设有电磁阀,所述装置底座顶部下方设有气缸,所述气缸下方设有压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床压头装置,包括压头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装置本体包括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顶部上方设有电磁阀,所述装置底座顶部下方设有气缸,所述气缸下方设有压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床压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与压头之间采用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床压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为锁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孝军陆洪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