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冷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86148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4 2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冷床,包括有框架式的床体,床体的右侧床沿部位分布有若干间隔分布的纵向输送辊,床体上设有可在其上横向移动的移动架,移动架的右侧设有支撑杆,支撑杆分别位于对应纵向输送辊之间的部位且其端部设有勾手,包括有控制移动架移动的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由于床体是框架式结构,透气性能好,从而提高了冷却效率,满足了企业的使用需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冶金轧钢行业,具体是一种自动冷床
技术介绍
冷床,是冶金轧钢行业对轧制产品(螺纹钢、园钢、钢管等)有效进行冷却的工作台面。已有技术中的冷床结构存在透气性差,冷却效果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透气性好的自动冷床。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动冷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框架式的床体,床体的右侧床沿部位分布有若干间隔分布的纵向输送辊,床体上设有可在其上横向移动的移动架,移动架的右侧设有支撑杆,支撑杆分别位于对应纵向输送辊之间的部位且其端部设有勾手,包括有控制移动架移动的控制机构。一种自动冷床,其特征在于控制机构包括有固定在移动架的底部设有竖杆,以及安装在床体上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方向与移动架的移动方向相同,气缸的活塞杆端部铰接在竖杆上。操作前,先将移动架移动到床体的右侧,并且使勾手插入到对应的纵向输送辊之间。接着,工件在纵向输送辊的输送作用下输送到床体的右侧。最后,使移动架向左侧移动,与此同时,勾手勾带住工件将工件勾向床体上。所述移动架在床体上的移动是通过气缸活塞杆的运动来实现的,具体动作如下启动气缸,通过气缸活塞杆的伸缩运动以及竖杆的作用,来带动移动架在横向导轨上来回移动。最终实现移动架在床体上不断来回横向移动的目的。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由于床体是框架式结构,透气性能好,从而提高了冷却效率,满足了企业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一种自动冷床,包括有框架式的床体1,床体I的右侧床沿部位分布有若干间隔分布的纵向输送辊2,床体I上设有可在其上横向移动的移动架3,移动架3的右侧设有支撑杆4,支撑杆4分别位于对应纵向输送辊之间的部位且其端部设有勾手5。包括有控制移动架3移动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有固定在移动架3的底部设有竖杆6,以及安装在床体I上的气缸7,气缸7的活塞杆8的伸缩方向与移动架3的移动方向相同,气缸7的活塞杆8端部铰接在竖杆6上。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冷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框架式的床体,床体的右侧床沿部位分布有若干间隔分布的纵向输送辊,床体上设有可在其上横向移动的移动架,移动架的右侧设有支撑杆,支撑杆分别位于对应纵向输送辊之间的部位且其端部设有勾手;还包括有控制移动架移动的控制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动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有固定在移动架的底部设有竖杆,以及安装在床体上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方向与移动架的移动方向相同,气缸的活塞杆端部铰接在竖杆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冷床,包括有框架式的床体,床体的右侧床沿部位分布有若干间隔分布的纵向输送辊,床体上设有可在其上横向移动的移动架,移动架的右侧设有支撑杆,支撑杆分别位于对应纵向输送辊之间的部位且其端部设有勾手,包括有控制移动架移动的控制机构。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由于床体是框架式结构,透气性能好,从而提高了冷却效率,满足了企业的使用需求。文档编号B21B43/00GK202591252SQ201220108040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1日专利技术者李保华, 付斌 申请人:安徽澳德矿山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冷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框架式的床体,床体的右侧床沿部位分布有若干间隔分布的纵向输送辊,床体上设有可在其上横向移动的移动架,移动架的右侧设有支撑杆,支撑杆分别位于对应纵向输送辊之间的部位且其端部设有勾手;还包括有控制移动架移动的控制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华付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澳德矿山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