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蟹种分离
,具体地说,是ー种蟹种分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中华绒螯蟹蟹种养殖过程中,由于稻田生态环境变化较大,蟹苗长势不一,蟹种规格有一定差异,从100只/千克至240只/千克。这样不但销售价格低,而且在进行成蟹养殖时也会因蜕皮不同步而出现残杀,导致成活率降低。这就要求在蟹种养殖过程中对蟹种进行分级。蟹种主要有160只/千克、200只/千克和240只/千克三个级别可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目前,对于中华绒螯蟹蟹种的分离主要是靠目测和简单手工分离的方式进行。众所周知的人工分离主要是河蟹在笼内展开,利用工人目测体宽大小预测体重,然后手动选出分类,从而达到分离目的。但是该种分离方式需要付出大量劳カ成本,且工人对蟹种大小·的认知有差异,人为操作误差较大,因而无法给予充分的分离,分离效率低,同时蟹种在分离和释放过程容易挣扎而断肢受伤,影响今后的成蟹养殖的成活率。中国专利文献CN 201120020433. 5,申请日2011-01-22,公开了ー种大小螃蟹分拣输出装置,包括成对布设于机架上的自后向前倾斜的滚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组件俯视成八字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蟹种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框和收集槽,所述的分离框设有支撑框架和附在支撑框架内壁的分离网片,所述的分离网片上设有网孔;所述的收集槽设有槽体,所述的槽体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可使槽体内部形成水流。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蟹种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框和收集槽,所述的分离框设有支撑框架和附在支撑框架内壁的分离网片,所述的分离网片上设有网孔;所述的收集槽设有槽体,所述的槽体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可使槽体内部形成水流。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蟹种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网片上端设有防逃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蟹种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逃板是由PV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蟹种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框架是圆柱形。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蟹种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体是长方体形状,所述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设于槽体的两个面积较小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贤继,沈亚达,王成辉,魏华,马旭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