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农业水稻种子生产领域,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我国杂交籼稻的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杂交粳稻的发展却十分缓慢。目前全国的粳稻面积已达I亿亩左右,其中杂交粳稻面积还不到粳稻种植面积的5%,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杂交粳稻是近期内最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跨越式发展、对粮食总产贡献率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将是粮食增产新的增长点。目前影响杂交粳稻推广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杂交制种产量不高、种子质量不稳。相对杂交籼稻,杂交粳稻制种父本花粉量较小,传统方式制种产量较低。因此有必要通过对杂交粳稻制种过程中机械插秧、机械打药、机械割叶、机械赶粉、机械收割、机械烘干精选等技术的研究推广,从而在国内杂交粳稻中率先开展全程机械化规模化高效制种,提高杂交粳稻繁殖制种异交结实率、建成规模化制种基地,大幅度降低制种成本。并建立一套杂交粳稻机械化繁殖制种技术,扩大杂交粳稻组合的种源生产,促进现有杂交粳稻组合的产业化开发,增强农业科技服务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亲本机插、园林修剪机割叶、拖拉机变速赶粉、机械收割、机械烘干精选、机械打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杂交粳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适合杂交粳稻全程机械化的制种基地;2)选择适宜机械化制种的杂交粳稻组合,合理安排亲本播差期;3)确定杂交粳稻组合亲本机插秧适宜的父母本行比;4)机插秧制种田水肥管理;5)杂交粳稻组合机插秧亲本花期预测及调节;6)园林修剪机割叶及拖拉机变速赶粉;7)杂交种机械化收割、烘干精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杂交粳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适合杂交粳稻全程机械化的制种基地; 2)选择适宜机械化制种的杂交粳稻组合,合理安排亲本播差期; 3)确定杂交粳稻组合亲本机插秧适宜的父母本行比; 4)机插秧制种田水肥管理; 5)杂交粳稻组合机插秧亲本花期预测及调节; 6)园林修剪机割叶及拖拉机变速赶粉; 7)杂交种机械化收割、烘干精选。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建立百亩以上规模化杂交粳稻组合机械化制种基地,基地地理位置相对独立,周围500米内不允许种植其他水稻品种;制种田块平整,肥力均匀,田宽30米,适合机械赶粉、打药,四周田埂能行驶大型机械。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父母本播始历期相近,分蘖力较强,株叶型紧凑,后期青杆活熟的适合全程机械化操作的杂交粳稻组合,根据亲本生育特性合理安排播差期,父母本播差期以15天为宜,机插秧母本移栽秧龄18天,两期父本大田育秧移栽秩龄26_33天,父母本同时适龄移栽。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机插完母本后人工插父本,父母本行比为2 6,母本行株距为30 X 12厘米,父本间及父本与母本间行距30厘米,每穴2-3株种子苗机插,每亩插母本I. 3-1. 5万穴,基本苗3-4万株/亩,且机插母本后要及时补苗,力保足够的母本基本苗。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机插秧制种田相对人工移栽行距较大,秧苗较小,因此要求底肥足,増加基肥用量,追肥早,促进早分蘖,保证母本有效穗,拔节肥、穗肥要稳,提高成穗率和大穗,施肥要均匀,防止局部地块偏肥或偏瘦影响花期;一般总用氮量控制在每亩25公斤,移栽前施基肥碳氨3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氯化钾7. 5公斤作基月巴,移栽后5-10天及时追施苗肥尿素10公斤,栽后20天内施好第2次追肥尿素10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勤,曹黎明,程灿,倪林娟,周继华,牛付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农科种子种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