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两性花葡萄授粉效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76449 阅读:13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3 0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两性花葡萄授粉效率的方法,包括母本花穗去雄、授粉、套袋。在第二步中,选择晴天进行授粉,在上午10至12时采摘稍大于母本去雄花穗且处于盛花期的父本花穗,然后解除母本去雄花穗上的纸袋,再立即将父本花穗固定在母去雄花穗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但节省了父本花穗的提前采集与花粉粒的干燥收集等繁琐步骤,而且具有简便、省时、省工、省力且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杂交授粉结实率约为35%左右,显著高于目前常用方法的杂交授粉结实率。总之,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葡萄常规杂交育种去雄授粉的基础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简便、省工、省时、省力、可操作性强,提高了两性花葡萄的杂交授粉效率,进一步提高了两性花葡萄常规杂交育种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母本花期早于父本花期的两性花葡萄杂交组合的人工杂交授粉方法,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葡萄,是人类栽培驯化最早的果树之一,是适应性广、结果快、更新易、经济效益高、多年生的藤本果树,是世界性重要栽培的浆果类果树,其果实和加工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杂交育种是葡萄育种的常规途径,也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多、最广泛和有效的育 种方法之一,是根据希望得到后代的品种特性来仔细选择特定的亲本,通过有目的的控制花粉和选择亲本品种来获得杂交种子,层积后催芽播种,进而获得杂交实生苗,从实生苗中初选出理想单株,之后陆续通过复选、决选,最终选育出葡萄新品种。自2000至2009年以来,我国通过审定或鉴定的葡萄新品种约67个,其中,利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了 49个品种,占总数的73%,有的品种已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有的又作为新的育种材料培育出了新的品种。因此,杂交育种是葡萄新品种选育的主要途径。葡萄的花有三种类型,即两性花、雌能花和雄花。其中,雌能花和雄花为不完全花,而两性花为完全花。葡萄的花穗为复总状花穗,有的花穗上还有副穗,发育完全的花穗一般有花蕾200 - 500个,花蕾小,花期集中且短,人工去雄和授粉较为费时、费力,葡萄杂交坐果率也较低,从而使葡萄育种效率受到一定地限制。目前,两性花葡萄杂交育种常用的人工去雄授粉步骤是第一步采集父本花粉。用手指或镊子将即将开花的花药(雄蕊)逐个取下,平铺于光滑的纸盘上,放置室内向阳处阴干或利用电灯催熟。在放置花蕾的纸边必须写明品种名称,以免发生混乱。次日,用手指稍加揉搓,待充分干燥后经过丝底小筛过滤,收集的花粉装入指形管或小玻璃瓶中,用棉花塞紧瓶口,即可备用。第二步母本花穗去雄。在开花前3 — 4天,从生长健壮植株的中上部选择发育正常的花穗去雄,去雄完毕后对整个花穗要仔细检查,以免遗留花药和未去雄的花蕾。之后,立即套以纸袋扎紧,并在花穗柄上系以编号纸牌。第三步授粉。去雄之后,用毛刷、毛笔、铅笔橡皮头或棉花等蘸取事先采好的花粉,涂抹或点授到去雄的每个柱头上。第四步套袋。授粉完成后,用硫酸纸袋将花穗套起来,防止其它花粉授粉。该方法的操作过程较为复杂、费时、费工、费力、操作技术要求高,授粉效率低,杂交结实率仅约为20%左右。虽然郝燕等于2007年研究指出,通过增加多次隔天授粉可以提高葡萄的杂交结实率,但是该方法更为复杂、费时、费工,在多个杂交组合的杂交育种工作中,可执行性不高。此外,罗光武等于2008年研究指出,雌雄异株葡萄品种毛葡萄,直接采摘正在开花的雄花穗挂于盛花期的雌花穗上辅助授粉,然后套袋,其坐果率为18. 7%。此种方法虽然节省了花粉采集和人工去雄两个复杂步骤,但是该方法局限性很高,仅使用于单性花葡萄品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具有简便、省时、省工、省力且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同时本专利技术的杂交授粉结实率更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母本花穗去雄在开花前3或者前4天,从生长健壮植株的中上部选择发育正常的母本花穗去雄,使去雄后的母本花穗上无遗留花药和未去雄的花蕾,形成母本去雄花穗,然后立即将母本去雄花穗套以纸袋并且扎紧;第二步,授粉选择晴天进行授粉,在上午10时至12时采摘稍大于母本去雄花穗且处于盛花期的父本花穗,然后解除母本去雄花穗上的纸袋,再立即将父本花穗固定在母本雄花穗上;第三步,套袋将经过第二部处理后的母本去雄花穗和父本花穗套以纸袋并且扎紧。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第二步中,选择晴天进行授粉,在上午10时、11时或者12时采摘稍大于母本去雄花穗且处于盛花期的父本花穗,然后解除母本去雄花穗上的纸袋,再立即将父本花穗固定在母去雄花穗上。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第三步中,将经过第二步处理后的母本去雄花穗和父本花穗套以在第二步骤中从母本去雄花穗上解除掉的纸袋并且扎紧。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纸袋为葡萄专用纸袋。葡萄专用纸袋为现有技术,其形状和大小能够满足葡萄成熟的需要,葡萄逐渐成熟时,葡萄串会渐渐变大,一般的袋子其大小无法统一,有的会被葡萄撑破,起不到保护作用;而葡萄专用纸袋的大小能够满足葡萄逐渐变大的需要,在葡萄成熟时,或者说葡萄最大时,葡萄专用纸袋也足够大,不会被葡萄撑破。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纸袋为有机葡萄专用纸袋。有机葡萄纸袋更环保,有利资源循环利用。本专利技术与常规方法相比,不但节省了父本花穗的提前采集与花粉粒的干燥收集等繁琐步骤,而且具有简便、省时、省工、省力且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同时,本专利技术的杂交授粉结实率约为35%左右,显著高于目前常用方法的杂交授粉结实率。另外本专利技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仅适用于母本花期早于父本花期的两性花葡萄杂交组合。总之,本专利技术在葡萄常规杂交育种去雄授粉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简便、省工、省时、省力、可操作性强,提高了两性花葡萄的杂交授粉效率,进一步提高了两性花葡萄常规杂交育种的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实施例I第一步中的母本花穗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I第二步中的母本去雄花穗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I第三步中的将父本花穗固定在母本去雄花穗上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I第三步中的母本去雄花穗和父本花穗套袋后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参见图I、图2、图3和图4,本提闻两性花甸甸授粉效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母本花穗去雄在开花前三天或者前四天,从生长健壮植株的中上部选择发育正常的母本花穗I去雄,使去雄后的母本花穗I上无遗留花药和未去雄的花蕾,形成母本去雄花穗2,然后立即将母本去雄花穗2套以纸袋4并且扎紧;第二步,授粉选择晴天进行授粉,在上午10时至12时采摘稍大于母本去雄花穗2且处于盛花期的父本花穗3,然后解除母本去雄花穗2上的纸袋4,再立即将父本花穗3 固定在母本去雄花穗2上;第三步,套袋将经过第二部处理后的母本雄花穗套2和父本花穗3以纸袋4并且扎紧。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在第一步,从生长健壮植株的中上部选择发育正常的母本花穗去雄,仔细检查确定去雄花穗上无遗留花药和未去雄的花蕾后,立即套以有机葡萄专用纸袋扎紧,并在花穗柄上分别系以编号纸牌。在第二步中,选择晴天进行授粉,可以选择在上午10时、11时、12时或者上述时间之间采摘稍大于母本去雄花穗且处于盛花期的父本花穗,然后解除母本去雄花穗上的有机葡萄专用纸袋,再立即利用绑缚胶带将父本花穗小心固定在已经去雄的母本去雄花穗上。在第三步中,将经过第二步处理后的母本去雄花穗和父本花穗套以在第二步骤中从母本去雄花穗上解除掉的有机葡萄专用纸袋并且扎紧,然后在编号纸牌上标记授粉编号和日期,同时在有机葡萄专用纸袋上作已授粉标记。由于两性花葡萄品种花器小,且普遍存在“闭花受精”现象,故去雄日期对杂交效果影响很大。过早,去雄时容易创伤雌蕊,杂交结实率低;过晚,易自交结实,影响杂交质量。因此,选择在开花前3-4天进行母本花穗去雄。由于葡萄的杂交结实率低,如果去雄不彻底,也会影响杂交质量。葡萄母本花穗去雄,须在在开花前3 — 4天,从生长健壮植株的中上部选择发育正常的花穗;利用不锈钢直头小镊子进行母本花穗上每个花蕾里的去雄,首先移除蕾帽,然后轻轻的去除雌蕊周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两性花葡萄授粉效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母本花穗去雄:在开花前三天或者前四天,从生长健壮植株的中上部选择发育正常的母本花穗(1)去雄,使去雄后的母本花穗(1)上无遗留花药和未去雄的花蕾,形成母本去雄花穗,(2)然后立即将母本去雄花穗2套以纸袋并且扎紧;第二步,授粉:选择晴天进行授粉,在上午10时至12时采摘稍大于母本去雄花穗(2)且处于盛花期的父本花穗(3),然后解除母本去雄花穗(2)上的纸袋,再立即将父本花穗(3)固定在母去雄花穗(2)上;第三步,套袋:将经过第二步处理后的母本去雄花穗(2)和父本花穗(3)套以纸袋并且扎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莲赵密珍吴伟民钱亚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