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OS按键结构及其老人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4031 阅读:5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SOS按键结构及其老人手机,该SOS按键结构包括安装在手机背面壳体上当作紧急按键使用的SOS按键,其中,所述SOS按键与手机内部的喇叭元器件在手机厚度方向上的投影存在部分重叠,所述喇叭元器件的后声腔延伸至所述SOS按键的周边区域,部分后声腔相对所述前声腔位于所述SOS按键的另一侧。由于采用了SOS按键与喇叭元器件部分重叠摆放,相对集中了体积较大的零部件,节省了手机内部空间,利于手机尺寸做小,同时利用SOS按键周边区域延伸了喇叭元器件的后声腔,增大了后声腔体积,改善了喇叭元器件的音质,提高了喇叭元器件的音量,非常适合听力不如年轻人的老年人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带有紧急按键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手机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有利于缩小手机体积但又能增大喇叭音量的手机。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通讯产品的迅速发展,手机在老年人人群中已日益普及。为了满足老年人人群的特殊需要,现在的老人手机上都带有紧急按键,即SOS按键,通常该按键大都设置在手机背面上方的中央位置处。当老年人遇到紧急情况时,往往自己不能拨打电话报警,此时只需按住该SOS按键几秒钟,手机就会按照预先的设置自动发出求救信息,并自动拨通预设的报警电话或求救电话。如图I所示,图I是现有技术中老人手机位于SOS按键处的横向截面局部示意图; 按照常规设计,所述SOS按键130的键帽底部边沿向外延伸出一圈搭边133,便于所述SOS按键130从手机壳体110内侧装入按键孔113中之后,所述搭边133的顶面挂在所述按键孔113周边的壳体110内表面上,防止该SOS按键130从壳体110中脱出;所述SOS按键130的键柱底端与设在PCB板120上的锅仔片150顶端相对应;所述PCB板120上还设置有喇叭元器件140,该喇叭元器件140的顶面与所述壳体110内表面之间留有间隙,并通过所述壳体110内侧向所述PCB板120方向延伸出的筋条112侧面与所述喇叭元器件140的侧面相密封,形成所述喇叭元器件140的前声腔180 ;所述筋条112的顶端与所述PCB板120之间通过适配所述筋条112的海绵条160进行密封,并由所述喇叭元器件140的背面与所述PCB板120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喇叭元器件140的后声腔190。由于老人手机的SOS按键130和喇叭元器件140的体积尺寸都较大,如果SOS按键130与喇叭元器件140不能重叠或者部分重叠设计,那么老人手机的体积尺寸也将会变得很大,显然不利于将手机做小;此外,从图I也不难看出,由于其后声腔190的体积并不大,从而也制约了喇ΠΛ兀器件140所发出声音的音质和音量。因此,现有技术尚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SOS按键结构,可节省手机内部空间,有利于将手机尺寸做小。同时,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老人手机,不仅体积尺寸小,而且喇叭的声音音质好音量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SOS按键结构,包括安装在手机背面壳体上当作紧急按键使用的SOS按键,其中所述SOS按键与手机内部的喇叭元器件在手机厚度方向上的投影存在部分重叠,所述喇叭元器件的后声腔延伸至所述SOS按键的周边区域,部分后声腔相对所述前声腔位于所述SOS按键的另一侧。所述的SOS按键结构,其中所述SOS按键包括按键帽和硅胶按键,所述按键帽卡套在所述硅胶按键的中上部,所述硅胶按键的底端包括位于中心部位用于与设在PCB板上的锅仔片顶端相接触的中心柱,以及围绕该中心柱周边间隔设置一圈的裙边,所述裙边上设有连通内外的孔槽。所述的SOS按键结构,其中所述孔槽位于所述裙边的侧壁上。所述的SOS按键结构,其中所述孔槽的侧面延伸至所述裙边的底面。所述的SOS按键结构,其中所述裙边的顶面设有高出其表面的一圈凸筋,用于与设在所述壳体上的SOS按键孔腔的底面相接触。所述的SOS按键结构,其中所述按键帽包括一体连接的帽盖部和硅胶按键卡扣部,所述硅胶按键卡扣部的孔状内径与所述硅胶按键中上部的柱状外径相适配,所述壳体上的SOS按键孔腔包括容纳所述帽盖部的第一孔腔和容纳所述卡扣部的第二孔腔,所述第一孔腔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孔腔的径向尺寸。所述的SOS按键结构,其中所述硅胶按键卡扣部的外壁上设有卡钩,在所述第一孔腔与所述第二孔腔的连接处,向内延伸出一圈适配所述卡钩卡扣的边沿,用于卡住从所述壳体外侧安装的SOS按键。一种老人手机,包括手机背面的壳体和安装在该壳体上当作紧急按键使用的SOS按键,其中所述SOS按键采用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SOS按键结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SOS按键结构及其老人手机,由于采用了 SOS按键与喇叭元器件部分重叠摆放,相对集中了体积较大的零部件,节省了手机内部空间,利于手机尺寸做小,同时利用SOS按键周边区域延伸了喇叭元器件的后声腔,增大了后声腔体积,改善了喇叭元器件的音质,提高了喇叭元器件的音量,非常适合听力不如年轻人的老年人使用。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中老人手机位于SOS按键处的横向截面局部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SOS按键结构(卸掉壳体后)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SOS按键结构的纵向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SOS按键结构的横向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老人手机背面的局部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图2是本技术SOS按键结构(卸掉壳体后)的主视示意图,喇叭元器件240、振动马达221和音频连接器222等体积较大的一些元器件都安放在该手机PCB板220的中上部区域,而作为紧急按键使用的SOS按键230的体积也较大,通常情况下,所述SOS按230也大都设置在手机背面上部的中央位置,若所述SOS按键230不与所述喇叭元器件240产生叠置,势必要加宽加大手机PCB板220的宽度和面积,显然不利于将手机尺寸做小。本技术的SOS按键结构就是利用了所述SOS按键230的键帽边沿部分与所述喇叭元器件240的边沿部分在手机厚度方向上部分叠置,由此节省了手机内部空间,进而有利于将手机尺寸做小。同时,缩小尺寸后的手机还得兼顾喇叭元器件240所发出声音的音质和音量,由于传统的SOS按键采用的都是由内向外装的结构,导致该SOS按键孔处的壳体无法密封处理,因此无法充分利用该SOS按键周边的手机内部空间作为喇叭元器件的后声腔。而本技术的SOS按键结构采用了由外向内装的结构,由此就可以对该SOS按键孔处的壳体进行密封处理,进而就可以充分利用该SOS按键周边的手机内部空间作为喇叭元器件240的后声腔;图2还示出了由海绵条260在PCB板220上所留下的异形区域291外轮廓形状,该海绵条260的顶面用于与从所述壳体内壁向所述PCB板220方向延伸出的筋条端面相接触密封,以形成所述喇叭元器件240的后声腔。具体的,如图3所示,图3是本技术SOS按键结构的纵向剖视示意图,所述SOS按键230包括塑胶的按键帽231和橡胶的硅胶按键235两个部分,所述按键帽231卡套在所述硅胶按键235的中上部,所述按键帽231又包括一体连接的帽盖部232和硅胶按键卡扣部233,所述硅胶按键卡扣部233的内孔直径与所述硅胶按键235中上部的柱状外径相适 配,既不宜过紧也不宜过松;所述手机壳体210上设有SOS按键孔腔(211和213),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所述SOS按键孔腔(211和213)在整体上为一台阶孔,包括第一孔腔213和第二孔腔211,所述第一孔腔213用于容纳所述SOS按键230的帽盖部232,所述第二孔腔211用于容纳所述SOS按键230的硅胶按键卡扣部233,所述第二孔腔211的径向尺寸较第一孔腔213所述第一孔腔213的径向尺寸小,但所述第二孔腔211的深度较第一孔腔213的深度深。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所述SOS按键230钩挂在所述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SOS按键结构,包括安装在手机背面壳体上当作紧急按键使用的SOS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SOS按键与手机内部的喇叭元器件在手机厚度方向上的投影存在部分重叠,所述喇叭元器件的后声腔延伸至所述SOS按键的周边区域,部分后声腔相对所述前声腔位于所述SOS按键的另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SOS按键结构,包括安装在手机背面壳体上当作紧急按键使用的SOS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SOS按键与手机内部的喇叭元器件在手机厚度方向上的投影存在部分重叠,所述喇叭元器件的后声腔延伸至所述SOS按键的周边区域,部分后声腔相对所述前声腔位于所述SOS按键的另ー侧。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SOS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SOS按键包括按键帽和硅胶按键,所述按键帽卡套在所述硅胶按键的中上部,所述硅胶按键的底端包括位于中心部位用于与设在PCB板上的锅仔片顶端相接触的中心柱,以及围绕该中心柱周边间隔设置ー圈的裙边,所述裙边上设有连通内外的孔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OS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槽位于所述裙边的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OS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槽的侧面延伸至所述裙边的底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OS按键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选福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