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面立钩旋转冲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2375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金属板材加工的单面立钩旋转冲裁装置,包括可旋转的凸模和固定的平面凹模,当动力机构通过皮带轮传动装有凸模的滚轮或辊轴时,模具进入工作状态,当金属板材通过凸模与凹模之间时,模具便陷入板材,从而完成冲裁,冲裁过程是在滚轮或辊轮的旋转中实现的。该装置具有生产效率高,模具可修复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且制造和使用成本低。(*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金属板材上冲裁立钩的装置。公知的在金属板材上冲裁立钩均采用普通压力机配与模具来实现。国外曾有人研制一种旋转冲裁装置,该装置是由上下排列相配的一对滚轮组成,其滚轮的表面分别成凸模和凹模,通过一对齿轮,使上下滚轮实现同步转动,当材料通过上下滚轮间时,滚轮表面的凸模和凹模配合,陷入板材。冲裁过程是在滚轮旋转中完成的。这种冲裁装置可有效地提高生产率,但由于凸模和凹模是沿滚轮圆表面排列的,运转时凸模必须准确地进入凹模。因此,对于凹凸模的同步转动要求精确。此外,由于两滚轮的中心距是固定的,滚轮上的凸模或凹模一旦磨损,便无法修复,也无法调整,使用寿命较低。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旋转冲裁装置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兼顾旋转冲裁和压力冲裁之优点的,在金属板材上冲裁立钩的冲裁装置。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采用一装有凸模的滚轮或辊轴与一块固定的平面凹模相配;滚轮或辊轴的两侧分别装有梳齿形脱料板和进料托板。滚轮或辊轴的旋转由外接的动力机构传动,凸模是整体状或组合状。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动力机构通过皮带轮传动滚轮或辊轴,使之旋转。滚轮或辊轴上的凸模便与平面凹模啮合滑动,当板材通过进料托板进入模具之间时,凸模开始陷入板材,对板材进行冲裁,冲裁后的板材由脱料板实现板材与凸模的分离。只要滚轮或辊轴不断地转动,就能连续地实现冲裁。本技术的冲裁装置由于只采用一只滚轮或辊轴,消除了双滚轮或辊轴同步旋转装置,机构简单,制造精度要求低。平面状的凹模磨损后可对其工作面进行修磨,重复使用。若采用组合状凸模,则制造,维修时换-->件方便。该装置具有旋转冲裁生产效率高,模具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且制造,使用成本低。图1是单面立钩旋转冲裁装置的正视剖面图;图2是图1所示冲裁装置Ⅰ位置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单面立钩旋转冲裁装置的侧视剖面图;图4是图3所示冲裁装置Ⅱ位置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冲裁装置上脱料板8的俯视图。实施例:单面立钩旋转冲裁装置由机架7、辊轴4、凸模片2和垫片1组成的凸模、平面凹模3、滚动轴承5、皮带轮6、脱料板8、进料托板9等另件组成。机架7为一箱形体,若干齿形圆凸模片2和垫片1通过键11和螺母12组合为整体凸模固定在辊轴4上,辊轴4穿入机架7的轴承5孔中,由轴承5支承在机架7上,机架7的上方有一平面凹模3,用螺钉联接在机架7上,装有凸模的辊轴4两侧分别有进料托板9和脱料板8,辊轴4的一端装皮带轮6。平面凹模3上开有与凸模齿形厚度相等,排列间距相等的通槽,进料托板9,脱料板8的一端均开有同样的槽。工作时,电动机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辊轴4,辊轴4旋转,金属板材10由装置的进料托板9处送入,模具就开始陷入板材10,由凸模和凹模3配合使板材10上形成剪切刃口和立钩,在凸模的带动下板材10不断向前移动,由脱料板8将冲裁后板材10从凸模上脱离下来。冲裁过程在辊轴4的旋转中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单面立钩旋转冲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金属板材加工的单面立钩旋转冲裁装置,包括凸模、凹模3以及机架7,其特征在于凸模装在一可旋转的辊轴4上,凹模3是平面状并固装在机架7上,辊轴4的两侧分别是脱料板8和进料托板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金属板材加工的单面立钩旋转冲裁装置,包括凸模、凹模3以及机架7,其特征在于凸模装在一可旋转的辊轴4上,凹模3是平面状并固装在机架7上,辊轴4的两侧分别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立平刘玉成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气缸垫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