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直线离合装置的电动执行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23739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直线离合装置的电动执行机构,包括电机、中间传动齿轮组、手动轴、离合座、离合限位螺钉、回位弹簧,中间传动齿轮组的输入端与电机输出轴连接,中间传动齿轮组的输出端上设有齿轮爪形盘,手动轴的一端端部上装设有可与齿轮爪形盘相卡接联动的手动轴爪形盘,手动轴的另一端上固装有离合手轮,离合限位螺钉固装于离合手轮上,离合座套装于手动轴上,离合座的内端与外壳外表面固定,离合座的外端上设有限位槽和直线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实现了手、电动的相互切换操作,且在手动调节过程中,手动部分与电动部分完全脱离,因此手动操作时不会对电动执行机构的内部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害,操作起来也更为安全稳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电动执行机构,具体涉及ー种带直线离合装置的电动执行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电动执行机构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不带有手动功能纯电动工作的电动执行机构,这种电动执行机构操作単一、无断电情况下的调试和紧急情况手动处理,安全性能较差;另ー种是具备手动调节的电动执行机构,这种电动执行机构虽然可以进行相关的手动调节操作,但是由于手动操作与电动操作之间没有设置相互的离合机构或切換机构,因此手动操作的同时会带动电机同时转动并产生逆向电流,这样不仅很容易对电动执行机构的内部电子元器件带来损害,而且操作时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ー种带手动操作功能,且可进行手、电动相互切换操作的带直线离合装置的电动执行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直线离合装置的电动执行机构,包括外壳、电机、中间传动齿轮组、手动轴、蜗杆、蜗轮、输出轴,电机、中间传动齿轮组、蜗杆、蜗轮装设于外壳内,手动轴与输出轴穿设于外売上,中间传动齿轮组的输入端与电机输出轴连接,中间传动齿轮组的输出端上设有齿轮爪形盘,手动轴设于外壳内的一端与蜗杆同轴固接联动,且手动轴这端的端部上装设有可与齿轮爪形盘相卡接联动的手动轴爪形盘,手动轴穿出外壳之外的另一端上固装有离合手轮,所述的输出轴上固装有与蜗杆啮合联动的蜗轮,还包括离合座、离合限位螺钉、回位弹簧,离合限位螺钉固装于离合手轮上,所述的离合座套装于手动轴上,离合座的内端与外壳外表面固定,离合座的外端端面上设有一与离合限位螺钉相卡配固定的限位槽、和一向另一端延伸并构成与离合限位螺钉滑移配合的直线槽,且所述离合座上的限位槽与直线槽成一定旋转角度设置,所述的回位弹簧套装于手动轴上,且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外壳内表面、手动轴爪形盘相抵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本技术增设了离合座、离合限位螺钉、回位弹簧,因此当用户想手动调节时,用户可通过固装于离合手轮上的离合限位螺钉与离合座上直线槽的滑移配合,将手动轴提起,从而使手动轴下端的手动轴爪形盘与齿轮爪形盘相脱离,此时电机将无法通过中间传动齿轮组带动手动轴及输出轴转动,用户再将离合手轮转动一定角度,使离合限位螺钉卡装于离合座上的限位槽内,此时用户就可通过转动手动轴来调节蜗杆,进而控制输出轴的输出量;手动调节完毕想回复到电动状态时,用户只需旋转离合手轮,使离合手轮上的离合限位螺钉从限位槽上移动到直线槽内,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手动轴爪形盘将与齿轮爪形盘相卡配联动,此时电机工作,并通过中间传动齿轮组带动手动轴转动,手动轴再带动蜗杆转动,最终蜗杆再带动输出轴输出,综上所述,本技术有效地实现了手、电动的相互切換操作,且在手动调节过程中,手动部分与电动部分完全脱离,因此手动操作时不会对电动执行机构的内部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害,操作起来也更为安全稳定。本技术可进ー步设置为所述离合座上限位槽与直线槽的中心线夹角为90°。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电动状态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手动状态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中离合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给出了一种带直线离合装置的电动执行机构,包括外壳I、电机2、 中间传动齿轮组3、手动轴4、蜗杆5、蜗轮6、输出轴7、离合座8、离合限位螺钉9、回位弹簧 10,电机2、中间传动齿轮组3、蜗杆5、蜗轮6装设于外壳I内,手动轴4与输出轴7穿设于外壳I上,中间传动齿轮组3的输入端与电机2输出轴连接,中间传动齿轮组3的输出端上设有齿轮爪形盘31,手动轴4设于外壳I内的一端与蜗杆5同轴固接联动,且手动轴4这端的端部上装设有可与齿轮爪形盘31相卡接联动的手动轴爪形盘41,手动轴4穿出外壳I之外的另一端上固装有离合手轮11,所述的输出轴7上固装有与蜗杆5啮合联动的蜗轮6,离合限位螺钉9固装于离合手轮11上,所述的离合座8套装于手动轴4上,离合座8的内端与外壳I外表面固定,离合座8的外端端面上设有一与离合限位螺钉9相卡配固定的限位槽81、和一向另一端延伸并构成与离合限位螺钉9滑移配合的直线槽82,且所述离合座8上限位槽81与直线槽82的中心线夹角为90°,所述的回位弹簧10套装于手动轴4上,且回位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外壳I内表面、手动轴爪形盘41相抵配。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本技术增设了离合座8、离合限位螺钉9、回位弹簧10,因此当用户想手动调节时,用户可通过固装于离合手轮11上的离合限位螺钉9与离合座8上直线槽82的滑移配合,将手动轴4提起,从而使手动轴4下端的手动轴爪形盘41与齿轮爪形盘31相脱离,此时电机2将无法通过中间传动齿轮组3带动手动轴4及输出轴7转动,用户再将离合手轮11转动90度,使离合限位螺钉9卡装于离合座8上的限位槽81内,此时用户就可通过转动手动轴4来调节蜗杆5,进而控制输出轴7的输出量;手动调节完毕想回复到电动状态时,用户只需旋转离合手轮11,使离合手轮11上的离合限位螺钉9从限位槽81上移动到直线槽82内,在回位弹簧10的作用下手动轴爪形盘41将与齿轮爪形盘31相卡配联动,此时电机2工作,并通过中间传动齿轮组3带动手动轴4转动,手动轴4再带动蜗杆5转动,最終蜗杆5再带动输出轴7输出,综上所述,本技术有效地实现了手、电动的相互切換操作,且在手动调节过程中,手动部分与电动部分完全脱离,因此手动操作时不会对电动执行机构的内部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害,操作起来也更为安全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直线离合装置的电动执行机构,包括外壳、电机、中间传动齿轮组、手动轴、蜗杆、蜗轮、输出轴,电机、中间传动齿轮组、蜗杆、蜗轮装设于外壳内,手动轴与输出轴穿设于外壳上,中间传动齿轮组的输入端与电机输出轴连接,中间传动齿轮组的输出端上设有齿轮爪形盘,手动轴设于外壳内的一端与蜗杆同轴固接联动,且手动轴这端的端部上装设有可与齿轮爪形盘相卡接联动的手动轴爪形盘,手动轴穿出外壳之外的另一端上固装有离合手轮,所述的输出轴上固装有与蜗杆啮合联动的蜗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离合座、离合限位螺钉、回位弹簧,离合限位螺钉固装于离合手轮上,所述的离合座套装于手动轴上,离合座的内端与外壳外表面固定,离合座的外端端面上设有一与离合限位螺钉相卡配固定的限位槽、和一向另一端延伸并构成与离合限位螺钉滑移配合的直线槽,且所述离合座上的限位槽与直线槽成一定旋转角度设置,所述的回位弹簧套装于手动轴上,且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外壳内表面、手动轴爪形盘相抵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直线离合装置的电动执行机构,包括外壳、电机、中间传动齿轮组、手动轴、蜗杆、蜗轮、输出轴,电机、中间传动齿轮组、蜗杆、蜗轮装设于外壳内,手动轴与输出轴穿设于外売上,中间传动齿轮组的输入端与电机输出轴连接,中间传动齿轮组的输出端上设有齿轮爪形盘,手动轴设于外壳内的一端与蜗杆同轴固接联动,且手动轴这端的端部上装设有可与齿轮爪形盘相卡接联动的手动轴爪形盘,手动轴穿出外壳之外的另一端上固装有离合手轮,所述的输出轴上固装有与蜗杆啮合联动的蜗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离合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长松龙本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精华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