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元信专利>正文

叶轮前盘旋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298 阅读:5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叶轮前盘旋压机,它有基座,基座上安装下辊架和支架,下辊架上安装传动轴,传动轴上安装凸辊和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上安装支撑架,支撑架与基座连接,第二齿轮与第一铰连座连接,第一铰连座与第二铰连座铰连,第二铰连座与第三铰连座活动连接,第三铰连座与凹辊连接,凹辊与凸辊上下对应,凹辊上安装吊耳,吊耳上安装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与支架连接。它是利用上下压辊的旋转挤压作用高效优质地制造叶轮前盘,其生产的叶轮前盘精度高、质量好、无锤花外形美观,而且,制作时无须模具可为生产者节省大量资金,同时也节省了制作模具的大量材料资源,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便于操作优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叶轮前盘旋压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作叶轮前盘的设备,确切地讲是一种叶轮前盘旋压机。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制造叶轮前盘大都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用液压成型装置与模具配合压制叶轮前盘,另一种是通过工人用锤子敲打手工制造。但是,现有的两种制方法均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1、用液压成型装置与模具配合压制叶轮前盘,人们需花费大量资金购制液压设备和模具,因生产加工的叶轮前盘大小不同、规格各异,而每套模具只能生产一种规格的产品,所以生产者就必须根据制造的需要购买多套模具,每套模具都价格昂贵使得中小生产者难以购制生产,且液压成型装置与模具结构复杂、不易维修、操作难度较大难以推广使用;2、工人用锤子敲打制造叶轮前盘,其制造效率较低、生产质量也较差,尤其是在产品上会留下明显的锤花不但影响美观,更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制造精度。因此,人们需要一种新型设备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叶轮前盘旋压机,它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价格低廉、便于操作,适用任合生产者使用,并且,它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可充分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叶轮前盘旋压机有基座,基座上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叶轮前盘旋压机

【技术保护点】
叶轮前盘旋压机,它有基座(31),其特征在于:基座(31)上安装下辊架(7)和支架(12),下辊架(7)上安装传动轴(5),传动轴(5)上安装凸辊(8)和第一齿轮(3),第一齿轮(3)与第二齿轮(2)啮合,第二齿轮(2)上安装支撑架(5),支撑架(5)与基座(31)连接,第二齿轮(2)与第一铰连座(30)连接,第一铰连座(30)与第二铰连座(28)铰连,第二铰连座(28)与第三铰连座(26)活动连接,第三铰连座(26)与凹辊(22)连接,凹辊(22)与凸辊(8)上下对应,凹辊(22)上安装吊耳(23),吊耳(23)上安装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与支架(1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叶轮前盘旋压机,它有基座(31),其特征在于:基座(31)上安装下辊架(7)和支架(12),下辊架(7)上安装传动轴(5),传动轴(5)上安装凸辊(8)和第一齿轮(3),第一齿轮(3)与第二齿轮(2)啮合,第二齿轮(2)上安装支撑架(5),支撑架(5)与基座(31)连接,第二齿轮(2)与第一铰连座(30)连接,第一铰连座(30)与第二铰连座(28)铰连,第二铰连座(28)与第三铰连座(26)活动连接,第三铰连座(26)与凹辊(22)连接,凹辊(22)与凸辊(8)上下对应,凹辊(22)上安装吊耳(23),吊耳(23)上安装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与支架(1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前盘旋压机,其特征在于:第一铰连座(30)与第一连杆(29)连接,第一连杆(29)与第二铰连座(28)铰连,第二铰连座(28)与第三铰连座(26)活动连接,第三铰连座(26)与第二连杆(25)铰连,第二连杆(25)与第四铰连座(24)铰连,第四铰连座(24)与凹辊(2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叶轮前盘旋压机,其特征在于:升降装置有套管(14),套管(14)与支架(12)连接,套管(14)内安装滑管(11),滑管(11)内安装传动丝杠(15),传动丝杠(15)伸出支架(12)外的一端安装传动轮(18),传动轮(18)与动力装置连接,动力装置与支架(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元信
申请(专利权)人:刘元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