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星轮球道中心高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20960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星轮球道中心高测量装置,包括测量架,竖直安装在测量架上的长度误差量具,长度误差量具的底端连接有测量基板,在长度误差量具的正下方设有定位内星轮用的定位盘,在定位盘周向上均匀固定至少三颗定位球,测量时,被测内星轮通过内星轮球道的圆弧段与定位球配合而支撑在所述定位盘上,调整长度误差量具使所述测量基板与被测内星轮的上表面贴合;所述长度误差量具上设有百分表或千分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星轮球道中心高测量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测量,提高测量速率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量工装,特别是涉及一种内星轮球道中心高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球笼、内星轮作为等速万向节的关键零件,按其节型不同分为RE、AC、UF、VL等多种零件形式。其中心高的尺寸精度要求很高,直接影响装配的性能。内星轮球道中心高的测量通常在Helios内进行比较测量,在测量时需要专用夹具,如没有专用夹具就使用三坐标测量,这样会造成现场机床停机时间较长,又不利于工序过程质量控制。以前内星轮球道中心高的测量方法是采用德国ZEISS三坐标测量仪来检 测,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较为精确,但测量时间很长,约为20分钟,如再加上测量辅助时间,则花费的时间更多,对于需要频繁测量的场合来说,这种测量方式极其不利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中国专利CN201407975Y公开一种球笼、内星轮内外球面中心高量具,其包括限位柱、固定测头、活动测头、测杆和千分表,所述测杆中间铰接在所述限位柱上,所述测杆的上端连接活动测头,所述测杆的下端抵靠在所述千分表的测头上,所述千分表固定在所述限位柱上,所述固定测头设置在所述限位柱上。其通过比较测量推算内星轮中心高,该测量装置结构复杂且测量时需要精密调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星轮球道中心高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架(1),竖直安装在测量架(1)上的长度误差量具,长度误差量具的底端连接有测量基板(3),在长度误差量具的正下方设有定位内星轮用的定位盘(5),在定位盘(5)周向上均匀固定至少三颗定位球(6),测量时,被测内星轮通过内星轮球道的圆弧段与定位球(6)配合而支撑在所述定位盘(5)上,所述测量基板(3)与被测内星轮的上表面贴合;所述长度误差量具上设有百分表或千分表(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星轮球道中心高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架(I ),竖直安装在测量架(1)上的长度误差量具,长度误差量具的底端连接有测量基板(3),在长度误差量具的正下方设有定位内星轮用的定位盘(5),在定位盘(5)周向上均勻固定至少三颗定位球(6),测量时,被测内星轮通过内星轮球道的圆弧段与定位球(6 )配合而支撑在所述定位盘(5 )上,所述测量基板(3)与被测内星轮的上表面贴合;所述长度误差量具上设有百分表或千分表(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星轮球道中心高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架(I)包括底盘(101)和固定在底盘上的支架(102),所述定位盘(5)固定在所述底盘(101)上,所述长度误差量具安装在所述支架(102)上。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星轮球道中心高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误差量具上套设有旋转座(7),在旋转座(7)的底端设有卡槽(701 ),所述测量架(I)上设有支座(8),在支座(8)内设有过孔,在所述过孔顶端内壁上设有销柱(801),所述长度误差量具穿设在所述过孔内并且所述旋转座(7)位于所述支座(8)的上方,旋转旋转座(7)所述销柱(801)可卡入所述卡槽(701)内固定所述长度误差量具。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信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纳铁福传动轴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