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轮球道中心高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20959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星轮球道中心高测量装置,包括测量架,测量架上设有百分表、杠杆和活动设置的测试杆,杠杆的一端与所述百分表的测头抵触,杠杆的另一端与测试杆上的标杆抵触,测试杆的底部设有持球架,在持球架周向上均布至少三颗定位球,在持球架的正下方设有固定外星轮用的夹具,测量时,外星轮固定在所述夹具上,所述持球架伸入外星轮内所述定位球与外星轮球道对应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外星轮球道中心高测量装置,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测量精度高,易于使用,可以测量各种型号的外星轮,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量工装,特别是涉及一种外星轮球道中心高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外星轮、球笼、内星轮作为等速万向节的关键零件,按其节型不同分为RE、AC、UF、VL等多种零件形式。其中心高的尺寸精度要求很高,直接影响装配的性能。精锻件外星轮球道中心高测量通常在二点式中心高量具上进行比较测量,由于精锻件外星轮球道的轮廓形状误差太大,这样测量即不稳定也不准确。如没有可靠专用量具测量只有使用三坐标测量,这样会造成现场机床停机时间较长,又不利于工序过程质量控制。外星轮球道中心高的测量一般采用德国ZEISS三坐标测量仪来检测,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较为精确,但测量时间很长,如再加上测量辅助时间,花费的时间更多,对于需要频繁测 量的场合来说,这种测量方式极其不利于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中国专利CN201407975Y公开一种球笼、内星轮内外球面中心高量具,其包括限位柱、固定测头、活动测头、测杆和千分表,所述测杆中间铰接在所述限位柱上,所述测杆的上端连接活动测头,所述测杆的下端抵靠在所述千分表的测头上,所述千分表固定在所述限位柱上,所述固定测头设置在所述限位柱上。其通过比较测量推算内星轮或球笼的中心高,但由于外星轮外部轮廓误差较大,不适用于该测量装置。因此,缺乏一种外星轮球道中心高测量装置,既要能方便快速地进行测量,又能适应小批量多品种加工的工序控制,对提高生产效率有帮助。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星轮球道中心高测量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快速测量外星轮球道中心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外星轮球道中心高测量装置,包括测量架,测量架上设有百分表、杠杆和活动设置的测试杆,杠杆的一端与所述百分表的测头抵触,杠杆的另一端与测试杆上的标杆抵触,测试杆的底部设有持球架,在持球架周向上均布至少三颗定位球,在持球架的正下方设有固定外星轮用的夹具,测量时,外星轮固定在所述夹具上,所述持球架伸入外星轮内所述定位球与外星轮球道对应配合。优选的,所述定位球的直径与所述外星轮球道圆弧段对应直径相同。优选的,所述夹具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测量架上。优选的,所述夹具上具有外星轮柄部穿设的台阶孔。 优选的,所述持球架包括连接柱,连接柱的顶端与所述测试杆相连,连接柱的底端设有放置所述定位球的一圈凹槽,在凹槽内设有多个限位柱,所述定位球置于相邻两限位柱间。优选的,所述测量架的底部设有支撑腿。如上所述,本技术的外星轮球道中心高测量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采用定位球与圆弧段接触,实现弧面与弧面的紧密贴合,外星轮圆鼓底部为基准面,该基准面与定位球中 心的距离即可以作为外星轮球道中心高测量的比较值,其测量精度高,易于使用,可以测量各种型号的外星轮,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I显示为本技术的外星轮球道中心高测量装置的正视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的外星轮球道中心高测量装置的侧视图。元件标号说明I测量架2百分表3杠杆4测试杆41标杆5持球架51连接柱 52限位柱53凹槽6定位球7夹具8支撑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I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I及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外星轮球道中心高测量装置,包括测量架1,测量架I上设有百分表2、杠杆3和活动设置的测试杆4,杠杆3的一端与百分表2的测头抵触,杠杆3的另一端与测试杆4上的标杆41抵触,测试杆4的底部设有持球架5,在持球架5周向上均布至少三颗定位球6,在持球架5的正下方设有固定外星轮用的夹具7,测试杆4穿设在测量架I上并能上下活动,测量时,外星轮固定在夹具7上,持球架5伸入外星轮内,定位球6与外星轮球道对应配合。本技术采用三颗定位球来定位外星轮球道的中心高,因为外星轮球道由圆弧段和直线端构成,圆弧段位于外星轮球道的两端,因此,采用定位球与圆弧段接触,实现弧面与弧面的紧密贴合,外星轮圆鼓底部为基准面,该基准面与定位球中心的距离即可以作为外星轮球道中心高测量的比较值。在测量时,首先将外星轮标准件固定在夹具上,进行标准调整,此时调整百分表的读数为零;再次将待测外星轮固定在夹具上,读取百分表的读数,若读数在误差范围内,则待测外星轮球道中心高合格,若超出误差范围则待测外星轮球道中心高不合格。如图2所示,上述持球架5包括连接柱51 ,连接柱51的顶端与测试杆4相连,连接柱51的底端设有放置定位球6的一圈凹槽52,在凹槽53内设有多个限位柱52,定位球6置于相邻两限位柱52间。为方便定位球的安装和更换,上述凹槽53由连接柱51上固定的第一限位板和螺栓连接在连接柱底部的第二限位板围成。上述夹具7通过螺栓固定在测量架I上,夹具7上具有外星轮柄部穿设的台阶孔,夹具可根据所测外星轮的大小和形状相应改动,使本技术的测量装置满足各种外星轮球道中心高的测量。测量架I的底部设有支撑腿8。为提高测量精度,上述定位球6的直径与外星轮球道圆弧段对应直径相同,根据所测外星轮不同,定位球可以进行更换。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外星轮球道中心高测量装置,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但测量精度高,易于使用,可以测量各种型号的外星轮,提高了生产效率。所以,本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星轮球道中心高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架(1),测量架(1)上设有百分表(2)、杠杆(3)和活动设置的测试杆(4),杠杆(3)的一端与所述百分表(2)的测头抵触,杠杆(3)的另一端与测试杆(4)上的标杆(41)抵触,测试杆(4)的底部设有持球架(5),在持球架(5)周向上均布至少三颗定位球(6),在持球架(5)的正下方设有固定外星轮用的夹具(7),测量时,外星轮固定在所述夹具(7)上,所述持球架(5)伸入外星轮内所述定位球(6)与外星轮球道对应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星轮球道中心高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架(I),测量架(I)上设有百分表(2)、杠杆(3)和活动设置的测试杆(4),杠杆(3)的一端与所述百分表(2)的测头抵触,杠杆(3 )的另一端与测试杆(4)上的标杆(41)抵触,测试杆(4 )的底部设有持球架(5 ),在持球架(5)周向上均布至少三颗定位球(6),在持球架(5)的正下方设有固定外星轮用的夹具(7),测量时,外星轮固定在所述夹具(7)上,所述持球架(5)伸入外星轮内所述定位球(6)与外星轮球道对应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外星轮球道中心高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球(6)的直径与所述外星轮球道圆弧段对应直径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信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纳铁福传动轴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