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泰和专利>正文

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20863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所述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为在具有较大安定蓄温容量的固态自然蓄温体中,设置供流体流通的均热装置及流体传输管道,再由流体流经固态或气态半导体应用装置,以对固态或气态半导体应用装置作均温调节,而后流体再回流至设置于自然蓄温体中的均热装置时,由与自然蓄温体具良好均热传导功能的均热装置,对回流流体产生均温功能的运作,以及通过均热装置以对其周围自然蓄温体所构成的储热区块传输热能进行储热供对特定释热标的物释放热能,从而成本及能耗较小,而且半导体热损能直接以热能形态作废热回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所述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为在具有较大安定蓄温容量的地层、地表、沙漠等固态的自然蓄温体中,设置均热装置及流体传输管道,以通过均热装置本身直接对所流动经过并流经固态或气态半导体应用装置具温差的流体,作均温运作与储存热能并通过均热装置102以对其周围自然蓄温体所构成的储热区块1500传输热能进行储热供对特定释热标的物2000释放热能;或通过加设与均热装置有良好热传导的中继均热器,供对所流动经过具温差的流体作均温功能的运作,并通过均热装置102以对其周围自然蓄温体所构成的储热区块1500传输热能进行储热供对特定释热标的物2000释放热能。技术背景 传统固态或气态半导体应用装置的温度的保持、冷却、或加热,通常须设置保温、冷却、或加热等主动调温装置,其成本及能耗较大,而且半导体热损极少直接以热能形态作废热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所述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为通过自然界中蓄储自然界相对安定的温能的地层、地表的自然蓄温体中,设置热传导特性良好的均热装置,以对流过固态或气态半导体的具温度差的流体作均温的调节功能运作,并通过均热装置102以对其周围自然蓄温体所构成的储热区块1500传输热能进行储热供对特定释热标的物2000释放热能;此系统为设有至少一处流体传输管道105,以通过泵106的泵动,使流体流过半导体应用装置103、再经流体传输管道105以回流至设置于具有较大相对安定蓄温容量的地层、地表、沙漠的固态自然蓄温体所构成的自然蓄温体101的均热装置102,而构成流体的流路;系统主要构成含-均热装置102:为由良好热传导特性的材料所构成,并与自然蓄温体101具有良好热传导的结构,均热装置102本身具有流体入口、流体出口及内部流体的通路;或通过自然蓄温体101内部供流体流通的空间,直接构成均热装置102的蓄温的功能,而取代由良好热传导特性材料所制成的均热装置102,或两者同时设置;包括由一个以上均热装置102对同一个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作均温;或由一个均热装置102对一个以上的独立设置的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作均温;或由两个以上均热装置102对两个以上独立设置的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作均温,并通过均热装置102以对其周围自然蓄温体所构成的储热区块1500传输热能进行储热供对特定释热标的物2000释放热能;—特定释热标的物2000:为指贴近均热装置102周围自然蓄温体所构成的储热区块1500的地表地面或路面或建筑物的地板,或凹入地面的墙壁;-半导体应用装置103:半导体应用装置包括由固态或气态半导体所构成、或由结合于散热装置的半导体所构成、或由封装的半导体所构成、或由结合于散热装置的封装后的半导体所构成;半导体所结合的散热装置包括液态、或气态、或固态、或具热管的散热装置,半导体应用装置的半导体种类为含以下一种以上所构成,包括各种发光二极管、气态半导体的电能转光能的发光装置、光能转电能的光能发电装置、功率晶体管、整流二极管、闸流体、M0SFET、IGBT、GT0、SCR、TRIAC、及线性晶体管、各种含半导体的集成电路、内存、中央处理器、服务器,或由含半导体的应用装置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应用光能转电能的光能发电装置、半导体元件构成的中央处理器、大型计算机主机、服务器、电源供给装置、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变流装置、换流装置、充电装置、电热能控制装置、电磁能控制器、电能转光能的驱动控制装置;而上述半导体应用装置并具有拟作均温的结构,或以上各种半导体应用装置103本身所配置冷却或加热装置的散热器作为均温结构;半导体应用装置103本身内部具有供流体104流通的管道,以及在半导体应用装 置103拟作均温调节标的结构的位置,设置供与流体104作均温调节的结构,或直接以流体104流通的管道,通过拟作均温调节标的的位置,而直接作均温调节功能的运作,此外,依需要选择性设置流体分流管道119、分流操控阀120、分流辅助泵121,供导入来自通过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1中均热装置102的流体104,以流经半导体应用装置103所选定的个别拟作均温调节的部分作均温调节,并再回流至均热装置102形成循环,以作均温功能的运作;—流体104:为供作为热传输功能的气体或液体,在系统运作中接受泵106的泵动,使流体流经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1内的均热装置102,及流经流体传输管道105,及流经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于半导体应用装置103的分流管道119,再经流体传输管道105回流至均热装置102形成循环,供作均温功能的运作;—流体传输管道105:为由供流体104流动的管道结构所构成,供设置于均热装置102与半导体应用装置103之间,并供串设泵106 ;流体传输管道105依需要选择性设置具有能开启或能抽取的结构,以方便保养作业;前述的流体传输管道105进一步由具较佳隔热性质的材料所构成,或由具至少一层隔热性质的材料所构成,或由具隔热性质的材料涂布层所构成,以使内部流体通过流体传输管道105时,较不受周边温度所影响;-泵106:为由电力、或机力、或人力、或其它自然力为动力源所驱动的流体泵所构成,供串设于流体传输管道105,供接受操控单元110的操控,以泵动流体104 ;此项泵动功能由流体热升冷降的对流效应所取代;—温度检测装置107:为由各常用模拟、或数字的机电或固态电子装置所构成供设置于半导体应用装置103,供作温度指示、或提供操控信号回授至操控单元110,以及通过操控泵106运作或停止使系统运作于设定温度范围,以及在系统设置辅助调温装置109而泵106运作达设定时间,温度仍未能运作在设定范围时,启动辅助调温装置109 ;此项装置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过滤装置108:为供过滤流体杂质防止管路阻塞,及供确保流体清洁的过滤装置,为装置于流体循环回路中各项装置的流体吸入口或出口,或设置于流体传输管道105中的选定位置,此项过滤装置108依需要作选择性设置或不设置;—辅助调温装置109:为供对流体104加热或致冷的机电式的固态、或气态、或液态调温装置所构成,或由固态、或半导体所构成的电能致热或致冷装置所构成,以接受操控单元110的操控,在系统温度飘离设定范围时,启动辅助调温装置109,以对流体104致热或致冷的位置作加热或致冷的温度调控的运作,此项装置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操控单元110:为由机电或固态电子电路及相关软件所构成,其功能为供依温度检测装置107的温度检测信号及系统的温度设定值,操控流体泵106,泵送流体104作单流向的连续泵送运转、或间歇泵送运转,操控均热装置102与半导体应用装置103间流体104流向与流量;以及通过操控泵106运作或停止,使系统运作于设定温度范围,以及在系统设置辅助调温装置109而泵106运作达设定时间,温度仍未运作在设定范围时,启动辅助调温装置109,以操控辅助调温装置109作辅助调温;以及在系统温度异常时,操控系统作减载或切断供电;若半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为通过自然界中蓄储自然界相对安定的温能的地层、地表的自然蓄温体中,设置热传导特性良好的均热装置,以对流过固态或气态半导体的具温度差的流体作均温的调节功能运作,并通过均热装置(102)以对其周围自然蓄温体所构成的储热区块(1500)传输热能进行储热供对特定释热标的物(2000)释放热能;此系统为设有至少一处流体传输管道(105),以通过泵(106)的泵动,使流体流过半导体应用装置(103)、再经流体传输管道(105)以回流至设置于具有较大相对安定蓄温容量的地层、地表、沙漠的固态自然蓄温体所构成的自然蓄温体(101)的均热装置(102),而构成流体的流路;系统主要构成含:???均热装置(102):为由良好热传导特性的材料所构成,并与自然蓄温体(101)具有良好热传导的结构,均热装置(102)本身具有流体入口、流体出口及内部流体的通路;或通过自然蓄温体(101)内部供流体流通的空间,直接构成均热装置(102)的蓄温的功能,而取代由良好热传导特性材料所制成的均热装置(102),或两者同时设置;包括由一个以上均热装置(102)对同一个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作均温;或由一个均热装置(102)对一个以上的独立设置的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作均温;或由两个以上均热装置(102)对两个以上独立设置的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作均温,并通过均热装置(102)以对其周围自然蓄温体所构成的储热区块(1500)传输热能进行储热供对特定释热标的物(2000)释放热能;???特定释热标的物(2000):为指贴近均热装置(102)周围自然蓄温体所构成的储热区块(1500)的地表:地面或路面或建筑物的地板,或凹入地面的墙壁;???半导体应用装置(103):半导体应用装置包括由固态或气态半导体所构成、或由结合于散热装置的半导体所构成、或由封装的半导体所构成、或由结合于散热装置的封装后的半导体所构成;半导体所结合的散热装置包括液态、或气态、或固态、或具热管的散热装置,半导体应用装置的半导体种类为含以下一种以上所构成,包括:各种发光二极管、气态半导体的电能转光能的发光装置、光能转电能的光能发电装置、功率晶体管、整流二极管、闸流体、MOSFET、IGBT、GTO、SCR、TRIAC、及线性晶体管、各种含半导体的集成电路、内存、中央处理器、服务器,或由含半导体的应用装置: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应用光能转电能的光能发电装置、半导体元件构成的中央处理器、大型计算机主机、服务器、电源供给装置、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变流装置、换流装置、充电装置、电热能控制装置、电磁能控制器、电能转光能的驱动控制装置;而上述半导体应用装置并具有拟作均温的结构,或以上各种半导体应用装置(103)本身所配置冷却或加热装置的散热器作为均温结构;半导体应用装置(103)本身内部具有供流体(104)流通的管道,以及在半导体应用装置(103)拟作均温调节标的结构的位置,设置供与流体(104)作均温调节的结构,或直接以流体(104)流通的管道,通过拟作均温调节标的的位置,而直接作均温调节功能的运作,此外,依需要选择性设置流体分流管道(119)、分流操控阀(120)、分流辅助泵(121),供导入来自通过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1)中均热装置(102)的流体(104),以流经半导体应用装置(103)所选定的个别拟作均温调节的部分作均温调节,并再回流至均热装置(102)形成循环,以作均温功能的运作;???流体(104):为供作为热传输功能的气体或液体,在系统运作中接受泵(106)的泵动,使流体流经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1)内的均热装置(102),及流经流体传输管道(105),及流经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于半导体应用装置(103)的分流管道(119),再经流体传输管道(105)回流至均热装置(102)形成循环,供作均温功能的运作;???流体传输管道(105):为由供流体(104)流动的管道结构所构成,供设置于均热装置(102)与半导体应用装置(103)之间,并供串设泵(106);流体传输管道(105)依需要选择性设置具有能开启或能抽取的结构,以方便保养作业;前述的流体传输管道(105)进一步由具较佳隔热性质的材料所构成,或由具至少一层隔热性质的材料所构成,或由具隔热性质的材料涂布层所构成,以使内部流体通过流体传输管道(105)时,较不受周边温度所影响;???泵(106):为由电力、或机力、或人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为通过自然界中蓄储自然界相对安定的温能的地层、地表的自然蓄温体中,设置热传导特性良好的均热装置,以对流过固态或气态半导体的具温度差的流体作均温的调节功能运作,并通过均热装置(102)以对其周围自然蓄温体所构成的储热区块(1500)传输热能进行储热供对特定释热标的物(2000)释放热能;此系统为设有至少一处流体传输管道(105),以通过泵(106)的泵动,使流体流过半导体应用装置(103)、再经流体传输管道(105)以回流至设置于具有较大相对安定蓄温容量的地层、地表、沙漠的固态自然蓄温体所构成的自然蓄温体(101)的均热装置(102),而构成流体的流路;系统主要构成含 -均热装置(102):为由良好热传导特性的材料所构成,并与自然蓄温体(101)具有良好热传导的结构,均热装置(102)本身具有流体入口、流体出口及内部流体的通路;或通过自然蓄温体(101)内部供流体流通的空间,直接构成均热装置(102)的蓄温的功能,而取代由良好热传导特性材料所制成的均热装置(102),或两者同时设置;包括由一个以上均热装置(102)对同一个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作均温;或由一个均热装置(102)对一个以上的独立设置的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作均温;或由两个以上均热装置(102)对两个以上独立设置的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作均温,并通过均热装置(102)以对其周围自然蓄温体所构成的储热区块(1500)传输热能进行储热供对特定释热标的物(2000)释放热能; -特定释热标的物(2000):为指贴近均热装置(102)周围自然蓄温体所构成的储热区块(1500)的地表地面或路面或建筑物的地板,或凹入地面的墙壁; -半导体应用装置(103):半导体应用装置包括由固态或气态半导体所构成、或由结合于散热装置的半导体所构成、或由封装的半导体所构成、或由结合于散热装置的封装后的半导体所构成;半导体所结合的散热装置包括液态、或气态、或固态、或具热管的散热装置,半导体应用装置的半导体种类为含以下一种以上所构成,包括各种发光二极管、气态半导体的电能转光能的发光装置、光能转电能的光能发电装置、功率晶体管、整流二极管、闸流体、MOSFET、IGBT, GTO, SCR、TRIAC、及线性晶体管、各种含半导体的集成电路、内存、中央处理器、服务器,或由含半导体的应用装置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应用光能转电能的光能发电装置、半导体元件构成的中央处理器、大型计算机主机、服务器、电源供给装置、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变流装置、换流装置、充电装置、电热能控制装置、电磁能控制器、电能转光能的驱动控制装置;而上述半导体应用装置并具有拟作均温的结构,或以上各种半导体应用装置(103)本身所配置冷却或加热装置的散热器作为均温结构; 半导体应用装置(103)本身内部具有供流体(104)流通的管道,以及在半导体应用装置(103)拟作均温调节标的结构的位置,设置供与流体(104)作均温调节的结构,或直接以流体(104)流通的管道,通过拟作均温调节标的的位置,而直接作均温调节功能的运作,此夕卜,依需要选择性设置流体分流管道(119)、分流操控阀(120)、分流辅助泵(121),供导入来自通过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1)中均热装置(102)的流体(104),以流经半导体应用装置(103)所选定的个别拟作均温调节的部分作均温调节,并再回流至均热装置(102)形成循环,以作均温功能的运作; —流体(104):为供作为热传输功能的气体或液体,在系统运作中接受泵(106)的泵动,使流体流经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1)内的均热装置(102),及流经流体传输管道(105),及流经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于半导体应用装置(103)的分流管道(119),再经流体传输管道(105)回流至均热装置(102)形成循环,供作均温功能的运作; -流体传输管道(105):为由供流体(104)流动的管道结构所构成,供设置于均热装置(102)与半导体应用装置(103)之间,并供串设泵(106);流体传输管道(105)依需要选择性设置具有能开启或能抽取的结构,以方便保养作业; 前述的流体传输管道(105)进一步由具较佳隔热性质的材料所构成,或由具至少一层隔热性质的材料所构成,或由具隔热性质的材料涂布层所构成,以使内部流体通过流体传输管道(105)时,较不受周边温度所影响; -泵(106):为由电力、或机力、或人力、或其它自然力为动力源所驱动的流体泵所构成,供串设于流体传输管道(105),供接受操控单元(110)的操控,以泵动流体(104);此项泵动功能由流体热升冷降的对流效应所取代; -温度检测装置(107):为由各常用模拟、或数字的机电或固态电子装置所构成供设置于半导体应用装置(103),供作温度指示、或提供操控信号回授至操控单元(110),以及通过操控泵(106)运作或停止使系统运作于设定温度范围,以及在系统设置辅助调温装置(109)而泵(106)运作达设定时间,温度仍未能运作在设定范围时,启动辅助调温装置(109);此项装置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过滤装置(108):为供过滤流体杂质防止管路阻塞,及供确保流体清洁的过滤装置,为装置于流体循环回路中各项装置的流体吸入口或出口,或设置于流体传输管道(105)中的选定位置,此项过滤装置(108)依需要作选择性设置或不设置; —辅助调温装置(109):为供对流体(104)加热或致冷的机电式的固态、或气态、或液态调温装置所构成,或由固态、或半导体所构成的电能致热或致冷装置所构成,以接受操控单元(110)的操控,在系统温度飘离设定范围时,启动辅助调温装置(109),以对流体(104)致热或致冷的位置作加热或致冷的温度调控的运作,此项装置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操控单元(110):为由机电或固态电子电路及相关软件所构成,其功能为供依温度检测装置(107)的温度检测信号及系统的温度设定值,操控流体泵(106),泵送流体(104)作单流向的连续泵送运转、或间歇泵送运转,操控均热装置(102)与半导体应用装置(103)间流体(104)流向与流量;以及通过操控泵(106)运作或停止,使系统运作于设定温度范围,以及在系统设置辅助调温装置(109)而泵(106)运作达设定时间,温度仍未运作在设定范围时,启动辅助调温装置(109),以操控辅助调温装置(109)作辅助调温;以及在系统温度异常时,操控系统作减载或切断供电; 若半导体应用装置(103)选择性设置流体分流管道(119)、分流操控阀(120)、及分流辅助泵(121)时,操控单元(110)供操控分流操控阀(120)、及分流辅助泵(121)的运作,以泵送各流体分流管道(119)中的流体(104)、或停止泵送,以及操控其流量或其它相关功能的运作; 此项操控单元(110)依需要作功能的设定,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2.如权利要求I所述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包括通过单流向流体间接作均温及储热的系统,为通过加设的中继均热器(202)间接传输温能,以构成单流向间接作均温的调节系统,其主要构成含 -均热装置(102):为由良好热传导特性的材料所构成,与自然蓄温体(101)具有良好热传导的结构,供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1)中;半导体应用装置(103)通过流体(104)、流体传输管道(105)、泵(106)、温度检测装置(107)、过滤装置(108)、操控单元(110)、及选择性设置的辅助调温装置(109)、分流管道(119)、分流操控阀(120)、及分流辅助泵(121)的运作,供均热装置(102)形成均热传输功能,经均热装置(102)以对其周围自然蓄温体所构成的储热区块(1500)传输热能进行储热,供对特定释热标的物(2000)释放热能; -特定释热标的物(2000):为指贴近均热装置(102)周围自然蓄温体所构成的储热区块(1500)的地表地面或路面或建筑物的地板,或凹入地面的墙壁; —中继均热器(202),为设有一个以上由良好蓄热及热传导材料所构成,中继均热器(202)本身具有流体(104)流入口、流通通道、及流出口的第一流体通路,以及具有流体(204)流入口、流通通道、及流出口的第二流体通路,流体(104)与流体(204)通过中继均热器(202)相互传输温能; —均热装置(102)与中继均热器(202)之间,设有流体传输管道(205),及设有流体中继泵(206),供连续或间歇作单流向泵送均热装置(102)与中继均热器(202)间的流体(204)作循环泵送,形成封闭环状流路,以构成均热装置(102)与中继均热器(202)间均温的调节功能运作;-半导体应用装置(103)与中继均热器(202)之间,设有流体传输管道(105),及设有泵(106),供连续或间歇作单向泵送半导体应用装置(103)与中继均热器(202)间的流体(104),作均温功能的运作; -流体传输管道(105):为由供流体(104)流动的管道结构所构成;流体传输管道(105)依需要选择性设置具有能开启或能抽取的结构,以方便保养作业;前述的流体传输管道(105)进一步由具较佳隔热性质的材料所构成,或由具至少一层隔热性质的材料所构成,或由具隔热性质的材料涂布层所构成,以使内部流体通过流体传输管道(105)时,较不受周边温度所影响; -流体(104):含具蓄热及热传导性良好的气体或液体所构成,供通过泵(106)的泵动,使中继均热器(202)与半导体应用装置(103)间的流体(104),经流体传输管道(105)构成流路,以作均温功能的运作;流体(104)依需要选择与流体(204)相同或不同; -流体传输管道(205):为由供流体(204)流动的管道结构所构成;流体传输管道(205)依需要选择性设置具有能开启或能抽取的结构,以方便保养作业;前述的流体传输管道(205)进一步由具较佳隔热性质的材料所构成,或由具至少一层隔热性质的材料所构成,或由具隔热性质的材料涂布层所构成,以使内部流体通过流体传输管道(205)时,较不受周边温度所影响; -流体(204):含具蓄热及热传导性良好的气体或液体所构成,供通过中继泵(206)的泵动,使均热装置(102)与中继均热器(202)间的流体(204),经流体传输管道(205)构成流路,以作均温功能的运作;流体(204)依需要选择与流体(104)相同或不同; —泵(106):为由电力或机力驱动的流体泵所构成,以供泵动流体(104);此项泵动功能由流体热升冷降的对流效应所取代; -中继泵(206):为由电力或机力驱动的流体泵所构成,以供泵动流体(204);此项泵动功能由流体热升冷降的对流效应所取代; -半导体应用装置(103)与中继均热器(202)之间,设有流体传输管道(105)、以及设有泵(106),而通过泵(106)泵动半导体应用装置(103)与中继均热器(202)间的流体(104),以作均温功能的运作; -操控单元(110):为由机电或固态电子电路及相关软件所构成,其功能为供依温度检测装置(107)的温度检测信号及系统的温度设定值,操控流体泵(106),泵送流体(104)作单流向的连续泵送运转、或间歇泵送运转,以及操控半导体应用装置(103)与中继均热器(202)间的流体(104)的流向及流量,及操控中继均热器(202)与均热装置(102)间流体(204)的流向与流量,以及操控流体泵(106)泵送流体(104),或操控中继泵(206)泵送流体(204),作单流向的连续泵送运转或间歇泵送运转;以及通过操控泵(106)运作或停止,使系统运作于设定温度范围,以及在系统设置辅助调温装置(109)而泵(106)运作达设定时间,温度仍未运作在设定范围时,启动辅助调温装置(109),以操控辅助调温装置(109)作辅助调温;以及在系统温度异常时,操控系统作减载或切断供电;其操控运转含 通过操控单元(110)操控泵(106),以作单流向的连续泵动运转或间歇泵动运转,以泵动半导体应用装置(103)与中继均热器(202)间的流体(104),而构成单流向的均温调控;通过操控单元(110)操控中继泵(206),以作单流向的连续泵动或间歇泵动运转,以泵动均热装置(102)与中继均热器(202)间的流体(204),而构成单流向的均温调控; 若半导体应用装置(103)选择性设置分流管道(119)、分流操控阀(120)、及分流辅助泵(121)时,操控单元(110)供操控分流操控阀(120)、及分流辅助泵(121)的运作,以泵送各流体分流管道(119)中的流体(104)、或停止泵送,以及操控其流量或其它相关功能的运作; 此项操控单元(110)依需要作功能的设定,也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3.如权利要求I所述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包括通过双流向流体直接作均温及储热的系统,以供在具有较大相对安定蓄温容量的地层、地表、沙漠的固态自然蓄温体所构成的自然蓄温体(101)中,设置热传导特性良好的均热装置(102),由均热装置(102)与自然蓄温体(101)形成均热传输功能的运作,其主要构成含 -均热装置(102):为由良好热传导特性的材料所构成,并与自然蓄温体(101)具有良好热传导的结构,均热装置(102)本身具有流体入口、流体出口及内部流体的通路;或通过自然蓄温体(101)内部供流体流通的空间,直接构成均热装置(102)的蓄温的功能,而取代由良好热传导特性材料所制成的均热装置(102),或两者同时设置;包括由一个以上均热装置(102)对同一个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作均温;或由一个均热装置(102)对一个以上的独立设置的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作均温;或由两个以上均热装置(102)对两个以上独立设置的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作均温,并通过均热装置(102)以对其周围自然蓄温体所构成的储热区块(1500)传输热能进行储热供对特定释热标的物(2000)释放热能; -特定释热标的物(2000):为指贴近均热装置(102)周围自然蓄温体所构成的储热区块(1500)的地表地面或路面或建筑物的地板,或凹入地面的墙壁; -半导体应用装置(103):半导体应用装置包括由固态或气态半导体所构成、或由结合于散热装置的半导体所构成、或由封装的半导体所构成、或由结合于散热装置的封装后的半导体所构成;包括半导体所结合的散热装置包括液态、或气态、或固态、或具热管的散热装置,半导体应用装置的半导体种类为含以下一种以上所构成,包括各种发光二极管、气态半导体的电能转光能的发光装置、光能转电能的光能发电装置、功率晶体管、整流二极管、闸流体、MOSFET、IGBT、GTO、SCR、TRIAC、及线性晶体管、各种含半导体的集成电路、内存、中央处理器、服务器,或由含半导体的应用装置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应用光能转电能的光能发电装置、半导体元件构成的中央处理器、大型计算机主机、服务器、电源供给装置、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变流装置、换流装置、充电装置、电热能控制装置、电磁能控制器、电能转光能的驱动控制装置;而上述半导体应用装置并具有拟作均温的结构,或以上各种半导体应用装置(103)本身所配置冷却或加热装置的散热器作为均温结构; 半导体应用装置(103)本身内部具有供流体(104)流通的管道,以及在半导体应用装置(103)拟作均温调节标的结构的位置,设置供与流体(104)作均温调节的结构,或直接以流体(104)流通的管道,通过拟作均温调节标的的位置,而直接作均温调节功能的运作,此夕卜,依需要选择性设置流体分流管道(119)、分流操控阀(120)、分流辅助泵(121),供导入来自通过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1)中均热装置(102)的流体(104),以流经半导体应用装置(103)所选定的个别拟作均温调节的部分作均温调节,并再回流至均热装置(102)形成循环,以作均温功能的运作; —流体(104):为供作为热传输功能的气体或液体,在系统运作中接受泵(106)的泵动,使流体流经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1)内的均热装置(102),及流经流体传输管道(105),及流经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于半导体应用装置(103)的分流管道(119),再经流体传输管道(105)回流至均热装置(102)形成循环,供作均温功能的运作; -流体传输管道(105):为由供流体(104)流动的管道结构所构成,供设置于均热装置(102)与半导体应用装置(103)之间,并供串设泵(106);流体传输管道(105)依需要选择性设置具有能开启或能抽取的结构,以方便保养作业;前述的流体传输管道(105)进一步由具较佳隔热性质的材料所构成,或由具至少一层隔热性质的材料所构成,或由具隔热性质的材料涂布层所构成,以使内部流体通过流体传输管道(105)时,较不受周边温度所影响; -泵(106):为由电力、或机力、或人力、或其它自然力为动力源所驱动的流体泵所构成,供串设于流体传输管道(105),供接受操控单元(110)的操控,以泵动流体(104);此项泵动功能由流体热升冷降的对流效应所取代; -温度检测装置(107):为由各常用模拟、或数字的机电或固态电子装置所构成供设置于半导体应用装置(103),供作温度指示、或提供操控信号回授至操控单元(110),以及通过操控泵(106)运作或停止使系统运作于设定温度范围,以及在系统设置辅助调温装置(109)而泵(106)运作达设定时间,温度仍未能运作在设定范围时,启动辅助调温装置(109);此项装置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过滤装置(108):为供过滤流体杂质防止管路阻塞,及供确保流体清洁的过滤装置,为装置于流体循环回路中各项装置的流体吸入口或出口,或设置于流体传输管道(105) 中的选定位置,此项过滤装置(108)依需要作选择性设置或不设置; —辅助调温装置(109):为供对流体(104)加热或致冷的机电式的固态、或气态、或液态调温装置所构成,或由固态、或半导体所构成的电能致热或致冷装置所构成,供接受操控单元(Iio)的操控,在系统温度飘离设定范围时,启动辅助调温装置(109),以对流体(104)致热或致冷的位置作加热或致冷的温度调控,此项装置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操控单元(110):为由机电或固态电子电路及相关软件所构成,其功能为供依温度检测装置(107)的温度检测信号及系统的温度设定值,操控流体泵(106),泵送流体(104)作连续泵送运转、或间歇泵送运转,操控均热装置(102)与半导体应用装置(103)间流体(104)流向与流量;以及通过操控泵(106)运作或停止,使系统运作于设定温度范围,以及在系统设置辅助调温装置(109)而泵(106)运作达设定时间,温度仍未运作在设定范围时,启动辅助调温装置(109),以操控辅助调温装置(109)作辅助调温;以及在系统温度异常时,操控系统作减载或切断供电;作周期性正向或反向或正反向交换所泵送流体(104)流向,其运转方式包括连续泵送运转、间歇泵送运转;其操控运转含 --通过操控单元(Iio)操控泵(106),对流体(104)作周期性正向及反向泵送,使流经均热装置(102)、流体传输管道(105)及半导体应用装置(103)内部流体(104)的流向作周期交换,使流经均热装置(102)、及半导体应用装置(103)流体入口与出口的流体(104),因流向的周期交换而使均温效果更佳,而构成双流向均温的调控; 若半导体应用装置(103)选择性设置流体分流管道(119)、分流操控阀(120)、及分流辅助泵(121)时,操控单元(110)供操控分流操控阀(120)、及分流辅助泵(121)的运作,以泵送流体分流管道(119)中的流体(104)、或停止泵送,以及操控其流量或其它相关功能的 运作; 此项操控单元(110)依需要作功能的设定,也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4.如权利要求I所述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包括通过双流向间接作均温调节及储热的系统,为通过加设的中继均热器(202)间接传输温能,以构成双流向间接作均温的调节系统,除具有供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1)的均热装置(102)、半导体应用装置(103)、流体(104)、流体传输管道(105)、泵(106)、温度检测装置(107)、过滤装置(108)、操控单元(110)、及选择性设置辅助调温装置(109)、分流管道(119)、分流操控阀(120)、及分流辅助泵(121),以供在具有较大相对安定蓄温容量的地层、地表、沙漠的固态自然蓄温体所构成的自然蓄温体(101)中,设置热传导特性良好的均热装置(102),由均热装置(102)与自然蓄温体(101)形成均热传输功能的运作外,此项通过双流向流体间接作均温的调节系统,其主要构成进一步含 —中继均热器(202),为设有一个以上由良好蓄热及热传导材料所构成,中继均热器(202)本身具有流体(104)流入口、流通通道、及流出口的第一流体通路,以及具有流体(204)流入口、流通通道、及流出口的第二流体通路,流体(104)与流体(204)通过中继均热器(202)相互传输温能; —均热装置(102)与中继均热器(202)之间,设有流体传输管道(205),及设有流体中继泵(206),供连续或间歇作周期性正向及反向泵送均热装置(102)与中继均热器(202)间的流体(204)作循环泵送,形成封闭环状流路,以构成均热装置(102)与中继均热器(202)间均温的调节功能运作,并通过均热装置(102)以对其周围自然蓄温体所构成的储热区块(1500)传输热能进行储热供对特定释热标的物(2000)释放热能;-特定释热标的物(2000):为指贴近均热装置(102)周围自然蓄温体所构成的储热区块(1500)的地表地面或路面或建筑物的地板,或凹入地面的墙壁; -半导体应用装置(103)与中继均热器(202)之间,设有流体传输管道(105),及设有泵(106),供连续或间歇作周期性正向及反向泵送半导体应用装置(103)与中继均热器(202)间的流体(104),作均温功能的运作; -流体传输管道(105):为由供流体(104)流动的管道结构所构成;流体传输管道(105)依需要选择性设置具有能开启或能抽取的结构,以方便保养作业;前述的流体传输管道(105)进一步由具较佳隔热性质的材料所构成,或由具至少一层隔热性质的材料所构成,或由具隔热性质的材料涂布层所构成,以使内部流体通过流体传输管道(105)时,较不受周边温度所影响; -流体(104):含具蓄热及热传导性良好的气体或液体所构成,供通过泵(106)的泵动,使中继均热器(202)与半导体应用装置(103)之间,经流体传输管道(105)构成流路,以作均温功能的运作;流体(104)依需要选择与流体(204)相同或不同; -流体传输管道(205):为由供流体(204)流动的管道结构所构成;流体传输管道(205)依需要选择性设置具有能开启或能抽取的结构,以方便保养作业;前述的流体传输管道(205)进一步由具较佳隔热性质的材料所构成,或由具至少一层隔热性质的材料所构成,或由具隔热性质的材料涂布层所构成,以使内部流体通过流体传输管道(205)时,较不受周边温度所影响; -流体(204):含具蓄热及热传导性良好的气体或液体所构成,供通过中继泵(206)的泵动,使均热装置(102)与中继均热器(202)之间的流体(204),经流体传输管道(205)构成流路,以作均温功能的运作;流体(204)依需要选择与流体(104)相同或不同; -泵(106):为由电力、或机力、或人力、或其它自然力为动力源所驱动的流体泵所构成,供串设于流体传输管道(105),供接受操控单元(110)的操控,以泵动流体(104);此项泵动功能也由流体热升冷降的对流效应所取代; -中继泵(206):为由电力或机力驱动的流体泵所构成,以供泵动流体(204);此项泵动功能也由流体热升冷降的对流效应所取代; -操控单元(110):为由机电或固态电子电路及相关软件所构成,其功能为供依温度检测装置(107)的温度检测信号及系统的温度设定值,操控流体泵(106),泵送流体(104)作连续泵送运转、或间歇泵送运转,以及操控半导体应用装置(103)与中继均热器(202)间的流体(104)的流向及流量,及操控中继均热器(202)与均热装置(102)间的流体(204)的流向与流量,以及操控流体泵(106)泵送流体(104)或操控中继泵(206)泵送流体(204),作周期性正向或反向或正反向交换所泵动流体(104)、或流体(204)的流向,其运转方式包括连续泵动运转或间歇泵动运转;以及通过操控泵(106)运作或停止,使系统运作于设定温度范围,以及于系统设置辅助调温装置(109)而泵(106)运作达设定时间,温度仍未运作在设定范围时,启动辅助调温装置(109),以操控辅助调温装置(109)作辅助调温;以及在系统温度异常时,操控系统作减载或切断供电;其操控运转含 通过操控单元(110)操控泵(106),对流体(104)作周期性正向及反向泵送,使流经中继均热装置(202)、流体传输管道(105)及半导体应用装置(103)内部流体(104)的流向作周期交换,使流经中继均热器(202)、及半导体应用装置(103)流体入口与出口的流体(104),因流向的周期交换而使均温效果更佳,而构成双流向均温的调控; 通过操控单元(110)操控中继泵(206),对流体(204)作周期性正向及反向泵送,使流经均热装置(102)、流体传输管道(205)及中继均热器(202)内部流体(204)的流向作周期交换,使流经中继均热器(202)及均热装置(102)流体入口与出口的流体(204),因流向的周期交换而使均温效果更佳,而构成双流向均温的调控; 若半导体应用装置(103)选择性设置分流管道(119)、分流操控阀(120)、及分流辅助泵(121)时,操控单元(110)供操控分流操控阀(120)、及分流辅助泵(121)的运作,以泵送流体分流管道(119)中的流体(104)、或停止泵送,以操控其流量或其它相关功能的运作; 此项操控单元(110)的功能依需要作功能设定,也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5.如权利要求I所述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包括应用于背面具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或气态灯具构成的半导体应用装置构成路灯,为通过具有较大相对安定蓄温容量的地层、地表、沙漠的固态自然蓄温体所构成的自然蓄温母体(101)的温能,以对发光二极管所构成的背面具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或气态灯具构成的半导体应用装置(1031)所产生的热能作均温,其主要构成为设有至少一处流体传输管道(105),以通过泵(106)的泵动,或通过流体热升冷降的对流效应所驱动,或通过流体使流体流过背面具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或气态灯具构成的半导体应用装置(1031),再经流体传输管道(105)以回流至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1)的均热装置(102),而构成流体的循环;其主要构成含 -均热装置(102):为由良好热传导特性的材料所构成,并与自然蓄温体(101)具有良好热传导的结构,均热装置(102)本身具有流体入口、流体出口及内部流体的通路;或通过自然蓄温体(101)内部供流体流通的空间,直接构成均热装置(102)的蓄温的功能,而取代由良好热传导特性材料所制成的均热装置(102),或两者同时设置;均热装置(102)也由支撑体(600)埋入于自然蓄温体(101)的根管所构成;为由一个以上均热装置(102)对同一个背面具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或气态灯具构成的半导体应用装置(1031)所构成的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作均温;或由一个均热装置(102)对一个以上的独立设置的背面具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或气态灯具构成的半导体应用装置(1031)所构成的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作均温;或由两个以上均热装置(102)对两个以上独立设置的背面具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或气态灯具构成的半导体应用装置(1031)所构成的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作均温,并通过均热装置(102)以对其周围自然蓄温体所构成的储热区块(1500)传输热能进行储热供对特定释热标的物(2000)释放热能; -特定释热标的物(2000):为指贴近均热装置(102)周围自然蓄温体所构成的储热区块(1500)的地表,地面或路面或建筑物的地板,或凹入地面的墙壁; -背面具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或气态灯具构成的半导体应用装置(1031):为由发光二极管或气态灯具(300)及所配置的散热装置所构成,散热装置并配置流体传输管路(105),以供通过流体(104); -驱动控制电路(310):为供操控输入电能的开关功能,以及驱动发光二极管或气态灯具(300),并依设定功能作开或关或亮度控制或开或关时机的操控,以及接受温度检测装置(107)信号,在系统温度异常时,操控系统作减载或切断供电;上述减少电能负载功率的方式,包括变动电源电压,或变动负载阻抗,以减少输入电能或切断部分负载;驱动控制电路(310)的送电开启系统的时机包括人工操作、定时设定、随机信号驱动、环境明暗为参考条件,特别是环境由明转暗所启动系统,开关系统的时间包括人工操作、定时操作、随机信号驱动、环境明暗为参考条件,特别是环境由暗转亮时关闭系统;驱动控制电路(310)为独立或设置于背面具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或气态灯具构成的半导体应用装置(1031)的散热装置,以共同通过自然蓄温体(101)作均温; —流体(104):为供作为热传输功能的气体或液体,在系统运作中接受泵(106)的泵动,使流体流经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1)内的均热装置(102),及流经流体传输管道(105),及流经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于背面具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或气态灯具构成的半导体应用装置(1031),再经流体传输管道(105)回流至均热装置(102)形成循环,供作均温功能的运作;或通过流体热升冷降效应形成循环,供作均温功能的运作; -流体传输管道(105):为由供流体(104)流动的管道结构所构成,供设置于均热装置(102)与背面具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或气态灯具构成的半导体应用装置(1031)之间,并供串设泵(106);流体传输管道(105)依需要选择性设置具有能开启或能抽取的结构,以方便保养作业; -泵(106):为由电力、或机力、或人力、或其它自然力为动力源所驱动的流体泵所构成,供串设于流体传输管道(105),供接受操控单元(110)的操控,以泵动流体(104);此项泵动功能也由流体热升冷降的对流效应所取代; -温度检测装置(107):为由各常用模拟、或数字的机电或固态电子装置所构成供设置于背面具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或气态灯具构成的半导体应用装置(1031),供作温度指示、或提供操控信号回授至操控单元(110)及/或驱动控制电路(310),以及通过操控泵(106)运作或停止,使系统运作于设定温度范围,以及在系统设置辅助调温装置(109)而泵(106)运作达设定时间,温度仍未能运作在设定范围时,启动辅助调温装置(109);此项装置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过滤装置(108):为供过滤流体杂质防止管路阻塞,及供确保流体清洁的过滤装置,为装置于流体循环回路中各项装置的流体吸入口或出口,或设置于流体传输管道(105)中的选定位置,此项过滤装置(108)依需要作选择性设置或不设置; —辅助调温装置(109):为供对流体(104)加热或致冷的机电式的固态、或气态、或液态调温装置所构成,或由固态、或半导体所构成的电能致热或致冷装置所构成,以接受操控单元(110)的操控,在系统温度飘离设定范围时,启动辅助调温装置(109),以对流体(104)致热或致冷的位置作加热或致冷的温度调控的运作,此项装置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操控单元(110):为由机电或固态电子电路及相关软件所构成,其功能为供依温度检测装置(107)的温度检测信号及系统的温度设定值,操控流体泵(106),泵送流体(104)作连续泵送运转、或间歇泵送运转,操控均热装置(102)与背面具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或气态灯具构成的半导体应用装置(1031)间流体(104)流向与流量;以及通过操控泵(106)运作或停止,使系统运作于设定温度范围,以及在系统设置辅助调温装置(109)而泵(106)运作达设定时间,温度仍未运作在设定范围时,启动辅助调温装置(109),以操控辅助调温装置(109)作辅助调温;以及在系统温度异常时,操控系统作减载或切断供电; -支撑体(600):为一个以上呈柱状或支架状结构所构成,其低端并设有均热装置(102)供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1)之中,均热装置(102)依需要设置导温翼片(601)以增加导热效果,支撑体(600)并供设置由发光二极管或气态灯具(300)及所配置的散热装置所构成的背面具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或气态灯具构成的半导体应用装置(1031),以及相关灯具的光学及壳体结构(400),及以下部分或全部单元装置,包括操控单元(110),泵(106),温度检测装置(107),过滤装置(108);上述设置于支撑体¢00)的背面具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或气态灯具构成的半导体应用装置(1031)具有流体传输管道,及流体的进口与出口供分别联结流体传输管道(105),通往均热装置(102)而构成封闭流路;流体传输管道(105)内部供流通流体(104); 流体(104)为通过流体热升冷降的对流效应作循环,或为通过依需加设的泵(106)作泵动,以使均热装置(102)与背面具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或气态灯具构成的半导体应用装置(1031)之间,通过流体(104)作均温传输; -隔热物质(700):为各种隔热物质供置入于露出自然蓄温体(101)的支撑体(600)与内部流体传输管路(105)间以对外具隔热效果以减少温能的散逸;此项隔热物质(700)依需要选择置入;隔热物质也由抽出空气的真空效应以取代,而支撑体(600)为较佳隔热 材料所制成,或流体传输管路(105)为具隔热效果的管路结构所构成时,则能不设置; -导热体(800):为由导热物质所构成供设置于支撑体(600)置入自然蓄温体(101)内的根管内部与流体传输管路(105)之间,以利于流体传输管路(105)的流体(104)经均热装置(102)与自然蓄温体(101)的均温效果;导热体也由均热装置(102)本身结构所一体构成。6.如权利要求I所述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包括应用于背面具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或气态灯具构成的半导体应用装置构成路灯及设置电能储存装置,为通过具有较大相对安定蓄温容量的地层、地表、沙漠的固态自然蓄温体所构成的自然蓄温母体(101)的温能,以对发光二极管所构成的背面具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或气态灯具构成的半导体应用装置(1031)及电能储存装置(900)所产生的热能作均温,其主要构成为设有至少一处流体传输管道(105),以通过泵(106)的泵动,或通过流体热升冷降的对流效应所驱动,或通过流体使流体流过背面具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或气态灯具构成的半导体应用装置(1031)及电能储存装置(900),再经流体传输管道(105)以回流至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1)的均热装置(102),而构成流体的循环;其主要构成含 -均热装置(102):为由良好热传导特性的材料所构成,并与自然蓄温体(101)具有良好热传导的结构,均热装置(102)本身具有流体入口、流体出口及内部流体的通路;或通过自然蓄温体(101)内部供流体流通的空间,直接构成均热装置(102)的蓄温的功能,而取代由良好热传导特性材料所制成的均热装置(102),或两者同时设置;均热装置(102)也由支撑体(600)埋入于自然蓄温体(101)的根管所构成;为由一个以上均热装置(102)对同一个由背面具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或气态灯具构成的半导体应用装置(1031)及/或电能储存装置(900)所构成的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作均温;或由一个均热装置(102)对一个以上由背面具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或气态灯具构成的半导体应用装置(1031)及/或电能储存装置(900)所构成的独立设置的半导体热损通过自然蓄温体均温的储热系统作均温;或由两个以上均热装置(102)对两个以上由背面具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或气态灯具构成的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泰和
申请(专利权)人:杨泰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