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管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对电子元件散热的热管结构,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该热管结构的散热模组及使用该散热模组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电子元件的功率与效能日益提升,连带地在操作时也产生更多的热量;倘若这些热量未能及时散逸出去而累积于该电子元件的内部,将会导致该电子元件的温度升高且影响其效能,甚至严重者将导致该电子元件故障损坏。所以业界为了有效解决电子元件散热的问题,便陆续提出具有导热效能较佳的均温板(Vapor chamber) 及薄型化的热管(Heat pipe),并将其可与散热器做搭配组合,以有效解决现阶段的散热问题。目前薄型化的热管结构,其于圆管口径的热管内的中空部分填入金属粉末,并通过烧结的方式于该薄型热管的内壁形成一环状的毛细结构,其后将该薄型热管抽真空并填充工作流体,最后封闭压扁以成就薄型化的热管结构;然而由于所述毛细结构布满该薄型扁平热管的腔室表面,当工作流体由蒸发部受热蒸发后扩散至该冷凝端,并该工作流体于该蒸发部为汽态,由该蒸发部离开后向该冷凝端扩散时逐步受冷却冷凝转换为液态,并且再通过毛细结构回流至该蒸发部;另外,由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管体,包含:一第一封闭端;一第二封闭端;一蒸发部,设置在靠近该第一封闭端处,具有一第一外表面及一第一内表面,该第一外表面界定一第一厚度,一第一毛细结构连续或非连续状的环设形成在该第一内表面,并界定一第一流道;及一冷凝部,设置在靠近该第二封闭端处,具有一第二外表面及一第二内表面,该第二外表面界定一第二厚度小于该第一外表面的第一厚度,该第二内表面界定至少一第一侧相对一第二侧,且该冷凝部局部设有一或数个第二毛细结构,该第二毛细结构位于该第一侧及该第二侧之间,并连接该第一侧及该第二侧,且该一或数个第二毛细结构界定一或数个第二流道在该第一侧及该第二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管体,包含 一第一封闭端; 一第二封闭端; 一蒸发部,设置在靠近该第一封闭端处,具有一第一外表面及一第一内表面,该第一外表面界定一第一厚度,一第一毛细结构连续或非连续状的环设形成在该第一内表面,并界定一第一流道;及 一冷凝部,设置在靠近该第二封闭端处,具有一第二外表面及一第二内表面,该第二外表面界定一第二厚度小于该第一外表面的第一厚度,该第二内表面界定至少一第一侧相对一第二侧,且该冷凝部局部设有一或数个第二毛细结构,该第二毛细结构位于该第一侧及该第二侧之间,并连接该第一侧及该第二侧,且该一或数个第二毛细结构界定一或数个第二流道在该第一侧及该第二侧之间,该第二流道连通该第一流道。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表面为光滑面或设有多个沟槽。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表面为光滑面或设有多个沟槽。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部的形状为圆形、半圆形或平板状。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部的形状为扁平状。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的面积大于该一或数个第二流道的面积或面积总和。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及该第二毛细结构为粉末烧结(powder-sintering)或网格(mesh)或纤维(ber)。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表面还界定一第三侧相对该第四侧,该一第二毛细结构连接该第三侧,该一第二流道界定在该第二毛细结构与该第四侧之间。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表面还界定一第三侧相对该第四侧,该一第二毛细结构设在该第三侧与第四侧实质上中间处,多个第二流道分别界定在该第二毛细结构与该第三侧之间及该第二毛细结构与该第四侧之间。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表面还界定一第三侧相对该第四侧,该多个第二毛细结构间隔设在该第三侧与该第四侧之间,且其中一第二毛细结构连接该第三侧,另一第二毛细结构连接该第四侧,另一第二毛细结构设在该第三侧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俊铭,
申请(专利权)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