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传导
,尤其涉及一种热管。
技术介绍
热管可依靠自身内部的工作液体的相变来实现快速导热,具有极高的导热效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高效散热的领域。常规的热管主要为一密闭的金属管,在管内开设沟槽,并在沟槽附近设置毛细烧结结构,管内注有适量的工作液。配合热源使用时,热源的热量传递于热管一端,管内的工作液吸热而汽化,蒸汽在压差作用下高速流向热管的另一端,遇到冷源后放出潜热而凝结成液体,凝结液体在毛细作用下,利用沟槽及毛细烧结结构从冷源返回至热源。如此循环,便将热量高效迅速的从热源传至冷源,达到快速导热的目的。但上述热管仍存在不足,具体的,毛细结构通过烧结贴设在沟槽上,由于结构细微,在烧结后贴合效果不一定很理想,容易脱落;另外,由于烧结时与沟槽接触点过多且不规则,会使二者的结合情况多变,不可控,易出现堵塞沟槽,或间隙过大等问题,这样就会使热管的导水性能、保水性能都得不到保障,最终影响工作液体的回流速度,降低导热效率;甚至可能使热管因为热量积累而产生干烧,导致热管降低了热传导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旨在解决现有热管的毛细结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密封且空心的金属管,所述金属管中填充有工作液,在所述金属管的内壁开设有多条沿所述金属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沟槽;在所述金属管内套设有金属网,所述金属网由多束金属束相互交叉编织而成,所述金属束由多条金属丝于同一平面平行排布组成;在所述金属网内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向所述金属网施加向外的弹性力,使所述金属网紧密贴合于所述金属管的内壁;其中每束所述金属束的全部或部分金属丝的表面开设有至少一条沿所述金属丝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细沟槽纹,以增加对工作液的吸附能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克勤,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伟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