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20746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干燥装置,包括炉体和设置在炉体上的炉门和排烟口,炉体包括火室和烟道,火室通过烟道与排烟口相通,烟道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转筒通过排烟口与炉体相通,转筒上设置有出料口,转筒内壁上连接设置有扬料板,扬料板沿所述转筒的轴向呈螺旋形排列,转筒上设置有转动驱动装置;干式除尘器包括壳体、进气口、出气口和排尘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转筒相连通;排尘口经第一引风机与火室相连通,用于向所述火室内输送粉尘作为燃料。本干燥装置将滞留在干式除尘器内的粉尘回收利用作为火室的燃料,节约了成本,同时也使大气环境免于粉尘的污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干燥装置,属于干燥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新开采的煤中含有很高的水分,水分的存在会大大降低煤的燃烧热值,因此需要对煤进行干燥处理。通常采用高温烟气对煤进行干燥处理所采用的设备一般为转筒烘干机,包括产生高温烟气的加热炉、进出物料的转筒和转筒驱动装置等,物料经过转筒内的同时,由加热炉产生的高温烟气在转筒腔内与物料进行热交换,从而完成对物料的烘干过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032333Y公开了一种转筒卧式烘干机,包括鼓风机、高温沸腾炉、提升机、料仓、变频调速皮带机、下料管、转筒、扬料板、传动系统、除尘系统、引风机、卸料罩、下料器和皮带运输机;扬料板均匀分布在转筒的内壁上,在转筒的内壁上还设置有二次扬料打散器,用于与扬料板配合将物料分散均匀;除尘系统包括旋风除尘器和气箱脉冲袋式 收尘器。上述技术中,由高温沸腾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转筒中对物料进行干燥后,经干燥的物料经卸料罩进入下料器,并通过皮带运输机及时运送出去;使用后的高温烟气经除尘系统除尘后直接排放到外界。在上述过程中,由除尘系统脱除下来的粉尘在现有技术中都是通过除尘系统在该系统的出尘口进行收集,然后做废弃物进行处理,并没有使收集的粉尘得到进一步的利用,浪费了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使用后的高温烟气经除尘系统除尘后直接排放到外界,但由除尘系统脱除下来的粉尘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利用;进而提出一种可将脱除后的粉尘进行再利用的煤干燥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干燥装置,包括,加热炉,所述加热炉包括炉体和设置在所述炉体上的炉门和排烟口,所述炉体包括火室和烟道,所述火室通过所述烟道与所述排烟口相通,所述烟道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 ;转筒,所述转筒通过所述排烟口与所述炉体相通,所述转筒上设置有出料口 ;与所述转筒连接设置有转动驱动装置;干式除尘器,所述干式除尘器包括壳体、进气口、出气口和排尘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转筒相连通;所述排尘口经第一引风机与所述火室相连通,用于向所述火室内输送粉尘作为燃料。所述第一引风机与所述火室之间设置有储料罐。所述储料罐通过给料机与所述火室相连接,所述给料机上设置有输送带,沿所述输送带的传动方向,所述输送带的末端位于与所述炉门相接触的位置,用于向所述火室中添加燃料。在所述烟道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挡火焰板和第二挡火焰板,所述第一挡火焰板的上端与所述炉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二挡火焰板的下端与所述炉体的内壁相连接;沿所述烟道的轴向,所述第一挡火焰板与第二挡火焰板之间具有适于烟气流通的通道;垂直于所述烟道的轴向,所述第一挡火焰板和第二挡火焰板具有交错区域。还设置有湿式除尘器,在所述湿式除尘器的顶部设置有气体进口,所述气体进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干式除尘器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湿式除尘器的下部设置有气体出口,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湿式除尘器的气体出口连接设置有干燥机。 所述干燥机通过第二引风机与烟囱相连接。在所述转筒内壁上连接设置有扬料板,所述扬料板沿所述转筒的轴向呈螺旋形排列。本技术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技术所述的煤干燥装置,包括加热炉,所述加热炉包括炉体和设置在所述炉体上的炉门和排烟口,所述炉体包括火室和烟道,所述火室通过所述烟道与所述排烟口相通,所述烟道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 ;转筒,所述转筒通过所述排烟口与所述炉体相通,所述转筒上设置有出料口 ;与所述转筒连接设置有转动驱动装置;干式除尘器,所述干式除尘器包括壳体、进气口、出气口和排尘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转筒相连通;所述排尘口经第一引风机与所述火室相连通,用于向所述火室内输送粉尘作为燃料。待干燥的煤粉由加料口进入转筒,同时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转筒,转筒带动煤粉随之转动并与进入转筒中的高温烟气相混合,使煤粉与高温烟气混合得更均匀,煤粉被充分地干燥。干燥后的煤粉由出料口收集使用,含有粉尘的高温烟气由进气口进入干式除尘器中,除尘后的气体由出气口排出,滞留下的粉尘由排尘口排出,并在第一引风机的带动下进入相连通的火室作为燃料燃烧,从而使经除尘器脱除的粉尘得到了再利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除尘系统脱除下来的粉尘得不到利用,只能做废弃物处理的问题。(2)本技术所述的煤干燥装置,所述第一引风机与所述火室之间设置有储料罐。由排尘口排出的粉尘来不及进入火室中燃烧时,可事先储存在储料罐中,待火室中需要燃料时,直接将储料罐中的粉尘作为燃料加进火室中燃烧。(3)本技术所述的煤干燥装置,所述储料罐通过给料机与所述火室相连接,所述给料机上设置有输送带,沿所述输送带的传动方向,所述输送带的末端位于与所述炉门相接触的位置,用于向所述火室中添加燃料。通过在储料罐与炉门之间设置给料机,尤其是通过在给料机上设置输送带,可以方便地自动向火室中输送燃料,从而免去了人工操作所带来的不便和危险。(4)本技术所述的煤干燥装置,在所述烟道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挡火焰板和第二挡火焰板,所述第一挡火焰板的上端与所述炉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二挡火焰板的下端与所述炉体的内壁相连接;沿所述烟道的轴向,所述第一挡火焰板与第二挡火焰板之间具有适于烟气流通的通道;垂直于所述烟道的轴向,所述第一挡火焰板和第二挡火焰板具有交错区域。这样燃料在火室中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转筒,用于对物料进行干燥,同时火室中的火焰被第一挡火焰板和第二挡火焰板隔挡住,不能进入转筒,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高温烟气极易将火室中的火焰携带入转筒中引燃物料,而引发产品损失和生产安全的问题。(5)本技术所述的煤干燥装置,还设置有湿式除尘器,在所述湿式除尘器的顶部设置有气体进口,所述气体进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干式除尘器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湿式除尘器的下部设置有气体出口,底部设置有排污口。经干式除尘器除尘后的气体中仍含有颗粒较小的粉尘,这部分粉尘排放到外界仍然会污染大气环境,因此需要进一步处理;通过湿式除尘器的水浴或喷淋作用使颗粒较小的粉尘与水接触、混合,之后一起由排污口排出收集,同时经干式除尘器和湿式除尘器两次除尘的气体排出到外界。这样,通过进一步设置湿式除尘器能够更好地除去气体中颗粒较小的粉尘,使气体得到进一步净化,达到排放标准。(6)本技术所述的煤干燥装置,所述湿式除尘器的气体出口连接设置有干燥机。除尘净化后的气体中仍含有大量的水分,由于工业中所使用的气体都有一定的含水量标准,因此这部分的净化气体不能直接回用于工业,通过干燥机脱除掉净化气体中的水分,所得到的干燥气体可直接回用于工业生产,节约了工业成本。(7)本技术所述的煤干燥装置,所述干燥机通过第二引风机与烟 相连接。通过烟 和第二引风机可以直接将净化后的气体排放到外界大气中。(8)本技术所述的煤干燥装置,在所述转筒内壁上连接设置有扬料板,所述扬 料板沿所述转筒的轴向呈螺旋形排列。在转筒转动的过程中,扬料板将待干燥的煤粉扬起,并在拋落过程中与高温烟气均匀地混合,从而使煤粉能够被充分地干燥。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理解,本技术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图I本技术所述的煤干燥装置;图2本技术所述带有储料罐的煤干燥装置;图3本技术所述带有储料罐和给料机的煤干燥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干燥装置,包括,加热炉,所述加热炉包括炉体(2)和设置在所述炉体(2)上的炉门(1)和排烟口(5),所述炉体(2)包括火室(3)和烟道(4),所述火室(3)通过所述烟道(4)与所述排烟口(5)相通,所述烟道(4)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6);转筒(8),所述转筒(8)通过所述排烟口(5)与所述炉体(2)相通,所述转筒(8)上设置有出料口(9);与所述转筒(8)连接设置有转动驱动装置(28);干式除尘器,所述干式除尘器包括壳体(10)、进气口(11)、出气口(12)和排尘口(13),所述进气口(11)与所述转筒(8)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尘口(13)经第一引风机(14)与所述火室(3)相连通,用于向所述火室(3)内输送粉尘作为燃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干燥装置,包括, 加热炉,所述加热炉包括炉体(2)和设置在所述炉体(2)上的炉门(I)和排烟口(5),所述炉体(2)包括火室(3)和烟道(4),所述火室(3)通过所述烟道(4)与所述排烟口(5)相通,所述烟道(4)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6); 转筒(8 ),所述转筒(8 )通过所述排烟口( 5 )与所述炉体(2 )相通,所述转筒(8 )上设置有出料口(9); 与所述转筒(8)连接设置有转动驱动装置(28); 干式除尘器,所述干式除尘器包括壳体(10)、进气口(11)、出气口(12)和排尘口( 13),所述进气口( 11)与所述转筒(8 )相连通;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尘口(13)经第一引风机(14)与所述火室(3)相连通,用于向所述火室(3)内输送粉尘作为燃料。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风机(14)与所述火室(3)之间设置有储料罐(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罐(15)通过给料机(16)与所述火室(3)相连接,所述给料机(16)上设置有输送带(17),沿所述输送带(17)的传动方向,所述输送带(17)的末端位于与所述炉门(I)相接触的位置,用于向所述火室(3)中添加燃料。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山刘玺宽
申请(专利权)人:鄂尔多斯市中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