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TRT的进气导流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8585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9:04
一种用于TRT的进气导流组件,由导流盆、导流叶片和内支承环组成,所述内支承环位于导流盆的内腔,且其中心线与导流盆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导流叶片至少为四片,各导流叶片等间隔分布在导流盆内壁与内支承环外壁所围成的环形空间,各导流叶片的一侧分别与导流盆的内壁焊接,各导流叶片的另一侧分别与内支承环的外壁焊接,从而使导流盆、导流叶片和内支承环成为一个整体。进气导流组件安装在侧向进气、轴向排气TRT的进气蜗壳内并靠近进气蜗壳的气流出口,其中心线与TRT转子的中心线重合。(*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气流导向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简称TRT)进气通道上的导流组件。
技术介绍
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TRT)是将高炉冶炼的副产品——高炉炉顶煤气具有的压カ能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电机发电,进行能量回收的ー种节能装置。若TRT采用侧向进气、轴向排气的结构形式(即煤气经过管道从TRT主机中分面上部侧向水平进入TRT,膨胀做功后轴向水平排出),则将导致进入进气蜗壳内的气体产生旋转,设计计算表明,不同流量下,进气蜗壳出口气流与TRT主机轴向间的夹角均在30° 35°间变化,若仅仅设置导流盆,TRT主机的旋转部件(动叶、主轴)在设计上将有较大的变动,致使制造成 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TRT的进气导流组件,以减小进气蜗売出ロ气流与TRT主机轴向间的夹角。本技术所述用于TRT的进气导流组件,由导流盆、导流叶片和内支承环组成,所述内支承环位于导流盆的内腔,且其中心线与导流盆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导流叶片至少为四片,各导流叶片等间隔分布在导流盆内壁与内支承环外壁所围成的环形空间,各导流叶片的ー侧分别与导流盆的内壁焊接,各导流叶片的另一侧分别与内支承环的外壁焊接,从而使导流盆、导流叶片和内支承环成为ー个整体。本技术所述用于TRT的进气导流组件,其导流叶片通常为六片。本技术所述用于TRT的进气导流组件,其导流盆的进气端为弧面喇叭ロ。本技术所述用于TRT的进气导流组件安装在侧向进气、轴向排气TRT的进气蜗壳内并靠近进气蜗壳的气流出ロ,且该进气导流组件的中心线与TRT转子的中心线重ムロ o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技术所述用于TRT的进气导流组件可调整气流角度,安装该进气导流组件后,进气蜗壳出口气流与TRT主机轴向间的夹角可由30° 35°减小至7°或更小的角度。2、本技术所述用于TRT的进气导流组件零件少,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作。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所述用于TRT的进气导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用于TRT的进气导流组件在侧向进气、轴向排气TRT的进气蜗壳内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_导流盆、2_导流叶片、3_内支承环、4_进气蜗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述用于TRT的进气导流组件的结构作进ー步说明。本实施例中,用于TRT的进气导流组件如图I、图2所示,由导流盆I、导流叶片2和内支承环3组成。导流盆I为圆筒体,其进气端为弧面喇叭ロ,其出气端设置有安装用的法兰;内支承环3为圆环状,位于导流盆I的内腔,且其中心线与导流盆I的中心线重合;导流叶片2为六片,各导流叶片等间隔分布在导流盆I内壁与内支承环3外壁所围成的环形空间,各导流叶片的ー侧分别与导流盆的内壁焊接,各导流叶片的另一侧分别与内支承环的外壁焊接,从而使导流盆、导流叶片和内支承环成为ー个整体。 上述用于TRT的进气导流组件在侧向进气、轴向排气TRT的进气蜗壳4内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如图3所示,其中心线与TRT转子的中心线重合。从图2可以看出,气流进入所述进气导流组件前,与TRT主机轴向间的夹角a为30° 35°,气流流出所述进气导流组件后,与TRT主机轴向间的夹角P为7°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TRT的进气导流组件,包括导流盆(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叶片(2)和内支承环(3),所述内支承环(3)位于导流盆(1)的内腔,且其中心线与导流盆(1)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导流叶片(2)至少为四片,各导流叶片等间隔分布在导流盆(1)内壁与内支承环(3)外壁所围成的环形空间,各导流叶片的一侧分别与导流盆的内壁焊接,各导流叶片的另一侧分别与内支承环的外壁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TRT的进气导流组件,包括导流盆(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叶片(2)和内支承环(3),所述内支承环(3)位于导流盆(I)的内腔,且其中心线与导流盆(I)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导流叶片⑵至少为四片,各导流叶片等间隔分布在导流盆⑴内壁与内支承环(3)外壁所围成的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志远刘栋梁王志强谭兴徐欣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