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穿引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预应力筋的穿引装置,属于土木工程桥梁建造
技术介绍
所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在结构构件受外力荷载作用前,先人为地对其施加压力,由此产生的预应力状态用以减小或抵消外荷载所引起的拉应力,即借助于混凝土较高的抗压强度来弥补其抗拉强度的不足,达到推迟受拉区域混凝土开裂的目的。以预应力混凝土制成的结构,通常采用张拉钢筋的方法来达到预压应力的目的,所以也称之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铁路、公路桥梁的建造过程中,各种连续梁、连续刚构和连续梁拱等结构,都大量采用了这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具体来说,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制造过程通常包括如下几个步骤,首先,将钢绞线 编束;其次,将编集成束的钢绞线先后诸根拉入波纹管内待用;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最后,实施预应力筋的张拉作业,张拉后,锁定锚具即可。根据实际施工的需要,预应力筋可能由4-24根编集成一束,每束的长度大约在80-120米左右,总重量可达5-7吨。由于预应力筋的数量多、重量大,在穿束的过程中通常要借助卷扬机和穿束机等外部设备的帮助方可完成,工作效率低且费时费力。预应力筋的端部与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应力筋穿引装置,包括外套筒(1)和牵引头(2),待穿引的整束预应力筋(4)穿设在牵引头(2)内部,外套筒(1)内壁和牵引头(2)的外壁对应设置有螺纹,牵引头(2)能够旋入外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穿引的整束预应力筋(4)的外部和外套筒(1)的内壁之间置入多个内夹持片(3),所述内夹持片(3)的厚度延所述牵引头(2)的旋入方向逐渐变薄,所述外套筒(1)的部分筒壁延所述牵引头(2)的旋入方向逐渐变厚,所述牵引头(2)向外套筒(1)内部旋进,牵引头(2)的前端与内夹持片(3)的末端相抵顶,内夹持片(3)的外壁与外套筒(1)的内壁能够相对滑动,使多个内夹持片(3)将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筋穿引装置,包括外套筒(I)和牵引头(2),待穿引的整束预应力筋(4)穿设在牵引头(2)内部,外套筒(I)内壁和牵引头(2)的外壁对应设置有螺纹,牵引头(2)能够旋入外套筒(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穿引的整束预应力筋(4)的外部和外套筒(I)的内壁之间置入多个内夹持片(3),所述内夹持片(3)的厚度延所述牵引头(2)的旋入方向逐渐变薄,所述外套筒(I)的部分筒壁延所述牵引头(2)的旋入方向逐渐变厚,所述牵引头(2)向外套筒(I)内部旋进,牵引头(2)的前端与内夹持片(3)的末端相抵顶,内夹持片(3)的外壁与外套筒(I)的内壁能够相对滑动,使多个内夹持片(3)将待穿引的整束预应力筋⑷夹紧固定。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预应力筋穿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夹持片(3)的内壁与所述夹持片(3)的中心线平行,外壁与所述夹持片(3)的中心线呈第一夹角α,所述的第一夹角 α 为 3. 5° -5. 8°。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筋穿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I)的部分筒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坡,师琳,刘万宝,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鑫坤泰预应力专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