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弯管头成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1659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U型弯管头成形装置,包括U形块机体和固定在其机体上的气缸,它是在其U形块机体的开口端各自连有一个齿轮座及齿轮轴,齿轮轴与气缸通过齿条连接,其两个齿轮轴分别与两个曲柄的一端相连,两个曲柄的另一端各自固连一滚轮,通过两滚轮互为中心旋转使工件弯曲连续成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将冷凝器、蒸发器的蛇形管连续加工成形,且结构简单,弯曲灵活,加工的工件质量好,效率高。(*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型弯管头成形装置本技术属冷凝器、蒸发器的蛇形管连续成形的装置。我国在冰箱生产初期,冷凝器、蒸发器的蛇形管成形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国外生产的弯管机进行蛇形管成形,这种方法由于进口设备价格昂贵,结构复杂,故只有个别大厂进口。另一种成形方式是:一个滚轮固定,另一个滚轮转动后将工件的一头成形,再将工件调头成形。这种装置不能将工件连续成形。且劳动强度大,质量、产量都得不到保证。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工件连续成形的U型弯管头成形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U型弯管头成形装置,包括U形块机体(1),固定在机体上的气缸底板(2)及气缸(3),其特征在于:在U形块机体(1)的开口两端分别有齿轮座(6)及齿轮轴(10),与两齿轮轴(10)分别通过键联接的有两曲柄(14),曲柄(14)的另一端固连着滚轮(16),两滚轮(16)分别与另一齿轮轴(10)同轴,气缸(3)及齿轮轴(10)通过齿条(13)连接。气缸(3)和U形块机体(1)上分别有撞块(4)和限位开关(5)。在U形块机体(1)的开口处有撑杆(19)。在U形块机体(1)的开口端有调整块(18)。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图1:U型弯管头成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C向图。图1-2中:U形块机体(1)、气缸底板(2)、气缸(3)、撞块(4)、限位开关(5)、齿轮座(6)、端盖(7)、轴承(8)、衬套(9)、齿轮轴(10)、气缸接头(12)、齿条(13)、曲柄(14)、轴用挡圈(15)、滚轮(16)、工件(17)、调整块(18)、撑杆(19)、盖板(21),在U形块机体(1)机座的两端分别通过气缸底板(2)固接气缸(3),在U形块机体(1)开口两端分别连接一个齿轮座(6)及齿轮轴(10),两齿轮轴(10)分别通过键连接两曲柄(14),曲柄(14)的一端固连着滚轮(16),两滚轮(16)分别与另一齿轮轴(10)同轴,气缸(3)与齿轮轴(10)通过齿条(13)连接。当其中的一个气缸(3)推动齿条(13)从而带动U形块机体(1)的开口两端的齿轮轴(10)旋转,带动通过键联的曲柄(14)旋转,从而使其中一滚轮(16)以另一滚轮(16)为中心旋转,使工件(17)弯曲,-->然后将另一个气缸(3)推动另一个齿条(13)时从而使这个滚轮(16)以上一个滚轮(16)为中心旋转,使工件(17)连续弯曲。在气缸(3)和U形块机体(1)上分别有撞块(4)和限位开关(5),用以调节弯曲角度。在机体(1)开口处有撑杆(19),用以调节U形块机体开挡的尺寸,以调整两滚轮中心的平行度,在U形块机体(1)的开口端有用于改变两滚轮中心距的调整块(18),变换不同尺寸的滚轮(16),从而完成不同半径的工件(17)的弯曲。本技术结构简单、可靠、弯曲灵活,只需简单地加一些辅助机构,就可成为一台多功能的自动弯管机,且价格大大低于国外同类进口设备,适合我国国情,受到国内广大用户的欢迎。由于气缸等制造元件全部安装在U形块上,而U形块是整件铸件,我们只需在加工时保证上、下两组孔的位置精度和中心的平行度,就可基本保证两滚轮的平行度和相互位置精度,从而使得弯曲形后的蛇形管的平面度和园弧尺寸精度得到保证。同时撑杆还可对两滚轮中心平行度进行微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U型弯管头成形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U型弯管头成形装置,包括U形块机体(1),固定在机体上的气缸底板(2)及气缸(3),其特征在于:在U形块机体(1)的开口两端分别有齿轮座(6)及齿轮轴(10),与两齿轮轴(10)分别通过键联接的有两曲柄(14),曲柄(14)的另一端固连着滚轮(16),两滚轮(16)分别与另一齿轮轴(10)同轴,气缸(3)及齿轮轴(10)通过齿条(13)连接,气缸(3)和机体(1)上分别有撞块(4)和限位开关(5)。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U型弯管头成形装置,包括U形块机体(1),固定在机体上的气缸底板(2)及气缸(3),其特征在于:在U形块机体(1)的开口两端分别有齿轮座(6)及齿轮轴(10),与两齿轮轴(10)分别通过链联接的有两曲柄(14),曲柄(14)的另一端固连着滚轮(16),两滚轮(16)分别与另一齿轮轴(10)同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强司德延吴金林
申请(专利权)人:荆沙市自动化应用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