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吸多级卧式水平中开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6403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吸多级卧式水平中开泵,主要包括泵盖、泵座和泵轴,泵盖和泵座上下拼合组成泵壳压水室,泵轴上从左往右安装有首级叶轮和一对以上背靠背设计的次级叶轮,首级叶轮连通蜗壳上的一级吸水室和一级压水室,一级吸水室与进口连通,次级叶轮连通有相对应的吸水室和压水室,反向布置的次级叶轮所连通的压水室与出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泵座上只有一个进口,管路安装方便,首级叶轮为双吸叶轮,进一步提高泵的抽吸性能,次级叶轮背靠背安装,平衡了轴向力,泵的结构为出口在泵的中部,使密封腔压力接近进口压力,因而有效降低了机械密封的PV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开泵,尤其是一种双吸多级卧式水平中开泵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双吸中开泵有专利200820185699. 3,200920063893. 9所公布的方案,有两个首级叶轮背靠背对称分布于次级叶轮两侧,次级叶轮为双吸叶轮,泵座有两进口一个出口。这种方案需要安装两个进口管路,相同性能扬程需要更多的叶轮级数,蜗壳相对更长更笨重,因为两个首级叶轮和次级双吸叶轮实际只相当于两级叶轮增压,需要四级叶轮增压时需要再增加两对首级叶轮,需要蜗壳增加一倍的长度,增加了制造困难,水泵更加笨重, 安装维修更加困难。现有的绝大部分的离心泵都是采用单蜗壳,这样的结构如在非设计点使用时就会产生一定的径向力,偏离设计点越多,径向力就越大,对水泵整机运转的平稳性就越不利。而国内目前的水平中开泵还是采用填料式密封,不但泄漏难以避免,更主要的是功率损耗较大。虽也有采用机械密封形式,但都是散装式结构,安装和更换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性能更高且拆装更换方便的双吸多级卧式水平中开泵。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双吸多级卧式水平中开泵,主要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吸多级卧式水平中开泵,主要包括泵盖(1)、泵座(2)和泵轴(3),其特征是:泵盖(1)和泵座(2)上下拼合组成泵壳压水室,泵壳压水室为双蜗壳双流道结构,泵轴(3)上从左往右安装有首级叶轮(4)和一对以上背靠背设置的次级叶轮(5),首级叶轮(4)连通蜗壳上的一级吸水室(11)和一级压水室(12),一级吸水室(11)与进口(9)连通,次级叶轮(5)连通有相对应的吸水室和压水室,反向布置的次级叶轮(5)所连通的压水室与出口(10)连通,进口(9)和出口(10)都位于泵轴(3)下方且与泵座(2)铸成一体,泵壳与泵轴(3)两端的密封采用便拆式集装机械密封结构(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吸多级卧式水平中开泵,主要包括泵盖(I )、泵座(2)和泵轴(3),其特征是泵盖(I)和泵座(2)上下拼合组成泵壳压水室,泵壳压水室为双蜗壳双流道结构,泵轴(3)上从左往右安装有首级叶轮(4)和一对以上背靠背设置的次级叶轮(5),首级叶轮(4)连通蜗壳上的一级吸水室(11)和一级压水室(12),一级吸水室(11)与进口(9)连通,次级叶轮(5)连通有相对应的吸水室和压水室,反向布置的次级叶轮(5)所连通的压水室与出口(10)连通,进口(9)和出口(10)都位于泵轴(3)下方且与泵座(2)铸成一体,泵壳与泵轴(3)两端的密封采用便拆式集装机械密封结构(13)。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吸多级卧式水平中开泵,其特征是所述次级叶轮(5)为两对,前两个次级叶轮(5)与后两个次级叶轮(5)为背靠背对称设置,四个次级叶轮(5)中的每个次级叶轮(5)均连通有对应吸水室和压水室,按液体的流通顺序依次为二级吸水室(21)、二级压水室(22)、三级吸水室(31)、三级压水室(32)、四级吸水室(41)、四级压水室 (42),五级吸水室(51)和五级压水室(52),五级压水室(52)与出口( 10)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吸多级卧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才甫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