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强自吸卧式多级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6401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强自吸卧式多级泵,包括:卧式多级泵内的泵轴、电磁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真空泵体,该真空泵体内部设有传动轴、套设在传动轴上的真空转轮,该真空泵体外部连接的真空分配器和与真空分配器连接的真空均分器,该真空均分器的进气口与多级泵的内腔贯通连接,传动轴的端部穿过真空泵体与所述电磁传动装置的一端连接,该电磁传动装置的另一端与卧式多级泵内的泵轴的尾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节约成本,安装既简单又方便,不占体积,而且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卧式多级泵,特别是一种新型具有强自吸功能的卧式多级泵。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卧式多级泵主要由轴、轴承部件、进水段、中段、导叶、出水段、末级导叶、叶轮、尾盖等组成(见附图一)。这样的结构设计导致多级泵自身并没有抽真空的功能,在工业运用中,它存在以下缺点当用户需要卧式多级泵安装在液面以上时,需另外配一台真空泵以辅助多级泵,即先用真空泵抽真空引水进多级泵,待卧式多级泵内充满水后,起动卧式多级泵,并停止运行真空泵。设备整体的安装布置过程中,在多级泵的基础上还要多考虑真空泵的固定方式和摆放位置,且这种使用方式占用体积,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强自吸卧式多级泵。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强自吸卧式多级泵,包括卧式多级泵内的泵轴、电磁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真空泵体,该真空泵体内部设有传动轴、套设在传动轴上的真空转轮,该真空泵体外部连接的真空分配器和与真空分配器连接的真空均分器,该真空均分器的进气口与多级泵的内腔贯通连接,传动轴的端部穿过真空泵体与所述电磁传动装置的一端连接,该电磁传动装置的另一端与卧式多级泵内的泵轴的尾端连接。所述真空分配器有3个容室。本专利技术的优点节约成本,安装既简单又方便,不占体积,而且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图中,一种新型强自吸卧式多级泵,包括卧式多级泵I内的泵轴2、电磁传动装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真空泵体4,该真空泵体内部设有传动轴5、套设在传动轴上的真空转轮6,该真空泵体外部连接的真空分配器7和与真空分配器连接的真空均分器8,该真空均分器的进气口 9与多级泵的内腔10贯通连接,传动轴的端部穿过真空泵体与所述电磁传动装置的一端连接,该电磁传动装置的另一端与卧式多级泵内的泵轴的尾端连接。所述真空分配器有3个容室。在多级泵需要抽真空引水时,通过电磁传动装置2带动真空转轮6旋转,产生真空,由真空均分器8抽取卧式多级泵内的气体,使卧式多级泵内产生真空,吸上水充满卧式多级泵,待卧式多级泵正常工作后,再通过电磁传动装置2断开真空转轮6,使真空转轮6停止工作。以上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 为对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既简单、方便,又节省工时,而且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强自吸卧式多级泵,包括:卧式多级泵内的泵轴、电磁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真空泵体,该真空泵体内部设有传动轴、套设在传动轴上的真空转轮,该真空泵体外部连接的真空分配器和与真空分配器连接的真空均分器,该真空均分器的进气口与多级泵的内腔贯通连接,传动轴的端部穿过真空泵体与所述电磁传动装置的一端连接,该电磁传动装置的另一端与卧式多级泵内的泵轴的尾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新型强自吸卧式多级泵,包括卧式多级泵内的泵轴、电磁传动装置,其特征在干还包括一真空泵体,该真空泵体内部设有传动轴、套设在传动轴上的真空转轮,该真空泵体外部连接的真空分配器和与真空分配器连接的真空均分器,该真空均分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青松张锡淼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