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液下离心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6400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液下离心泵,包括泵盖、叶轮、泵体、支撑管、出液管和泵轴,所述的泵盖与泵体连接,所述的泵体上设有出液流道,所述的泵体与支撑管连接,所述的支撑管的一侧安装有出液管,出液管与出液流道的上部出液口连接,所述的支撑管、出液管与法兰连接,所述的泵轴安装在泵体、支撑管内,滑动轴承体安装在法兰上,泵轴的一端安装有叶轮,所述出液流道的下部进液口正对叶轮的切向出液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各零部件材质相近或相同,产生的热膨胀力基本相同,可以消除轴向的不均匀膨胀,故适用于输送高温、粘性介质的工况场合,使用寿命长;满足用户采用小口径底板安装的要求,适用于输送普通介质但对安装空间有限制的工况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输送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立式液下离心泵
技术介绍
石化行业中有多种需要输送高温、粘性介质的工况场合,这些介质大多粘度大、熔点高、凝固点高,降低温度后易结晶或粘度增大,如苯酐、高温熔盐、浙青、液态硫磺等介质。传统设计多采用弯管将由泵体导出的径向流介质改变为侧面轴向排出,这样做增大了泵的径向尺寸,无法完全保证均匀的热膨胀量。为了避免因温度下降而引起的介质结晶或粘度增大现象发生,往往需要在出液管路上设置保温夹套,通过保温蒸汽进行保温,同时为了防止温度降低产生的结晶物质在滑动轴承的间隙处停滞、凝结,破坏滑动轴承的正常使用,还要在滑动轴承体外部设置保温夹套,通入蒸汽进行保温。这样一来,增加了多处的保温夹套和繁琐的蒸汽管路系统,再加上泵本身的自冲洗管路等,使泵的结构变得复杂,增加了使用和维修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立式液下离心泵。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立式液下离心泵,包括泵盖、叶轮、泵体、支撑管、出液管和泵轴,所述的泵盖与泵体连接,所述的泵体上设有出液流道,所述的泵体与支撑管连接,所述的支撑管的一侧安装有出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立式液下离心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盖(1)、叶轮(4)、泵体(5)、支撑管(7)、出液管(8)和泵轴(14),所述的泵盖(1)与泵体(5)连接,所述的泵体(5)上设有出液流道(6),所述的泵体(5)与支撑管(7)连接,所述的支撑管(7)的一侧安装有出液管(8),出液管(8)与出液流道(6)的上部出液口连接,所述的支撑管(7)、出液管(8)与法兰(11)连接,所述的泵轴(14)安装在泵体(5)、支撑管(7)内,所述的泵轴(14)上安装有轴套(9),轴套(9)上安装有轴衬(10),轴衬(10)安装在滑动轴承体(13)内,滑动轴承体(13)安装在法兰(11)上,所述泵轴(14)的一端安装有叶轮(4)...

【技术特征摘要】
1.立式液下离心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盖(I)、叶轮(4)、泵体(5)、支撑管(7)、出液管(8)和泵轴(14),所述的泵盖(I)与泵体(5)连接,所述的泵体(5)上设有出液流道(6),所述的泵体(5)与支撑管(7)连接,所述的支撑管(7)的一侧安装有出液管(8),出液管(8)与出液流道(6)的上部出液口连接,所述的支撑管(7)、出液管(8)与法兰(11)连接,所述的泵轴(14)安装在泵体(5)、支撑管(7)内,所述的泵轴(14)上安装有轴套(9),轴套(9)上安装有轴衬(10 ),轴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秋菊韩燕云李佳蓉武涛
申请(专利权)人:大耐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