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结构吊装棱角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钢结构框架都是采用分片或分部建造然后再整体组装的模式,由于分片制造,因此吊装时需要借助临时吊点来完成,单从施工工艺方面考虑,可通过投入大量人力进行各个分片建造的方式来提高施工进度,但是钢结构若分片数量增加,则所需吊装使用的临时吊点随之增多,这样势必增加分片建造工作量,造成不必要的工作量和成本浪费,另外割除后的吊点不能重复使用,增加生产成本。因此,有待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钢结构吊装棱角保护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重量轻、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以及可循环使用的功效,可以避免在分片上焊接临时吊点,省去了下料、焊接及加工临时吊点的麻烦,大大减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施工时间。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钢结构吊装棱角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角钢I两个外侧壁11、12的自由边分别与弯曲板2的左右两侧连接,该角钢I的两个内侧壁13、14上分别设有凹槽15,该凹槽15内设置吸铁石3,角钢I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台座4、5,其中角钢I上端台座4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结构吊装棱角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角钢(1)两个外侧壁(11、12)的自由边分别与弯曲板(2)的左右两侧连接,该角钢(1)的两个内侧壁(13、14)上分别设有凹槽(15),该凹槽(15)内设置吸铁石(3),角钢(1)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台座(4、5),其中角钢(1)上端台座(4)的顶面设有吊耳(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吊装棱角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角钢(I)两个外侧壁(11、12)的自由边分别与弯曲板⑵的左右两侧连接,该角钢⑴的两个内侧壁(13、14)上分别设有凹槽(15),该凹槽(15)内设置吸铁石(3),角钢(I)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台座(4、5),其中角钢(I)上端台座⑷的顶面设有吊耳(6)。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结构吊装棱角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板(2)为断面呈弧形的弯曲板体,该弯曲板体的长度小于角钢(I)的长度,且该弯曲板体左右两侧分别与角钢⑴两个外侧壁(11、12)的自由边连接,使弯曲板体与角钢⑴的两个外侧壁面之间形成中空状。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结构吊装棱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秀海,李凡,宋广舟,于仲福,由臣,程兆欣,刘传辉,王松松,于琦,李春祥,于强秀,常小龙,赵家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