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贴胶机构,包含架体,架体上设有胶膜供给装置、胶膜贴合装置、胶膜裁切装置、胶模压持装置;上述四个装置,均分别设有一气缸固定在架体上,使上述四个装置可分别在架体上动作;一架体位移装置,包含伺服马达及传动组件,架体结合在传动组件上受伺服马达驱动可作前后位移;一过程控制单元分别与四个气缸及伺服马达电性连接,以控制各个装置的动作;卷状胶膜设置于胶膜供给装置上,由伺服马达驱动架体位移至贴胶处,胶膜供给装置将卷状胶膜以条状形态送出,胶模压持装置将胶膜固定,胶膜裁切装置切断胶膜,再由胶膜贴合装置将胶膜压贴于工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替代人工贴合作业的不稳定性,提升软板制作中的输送、定位与其加工的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自动贴胶机构,尤其涉及ー种用过程控制单元结合多个气缸及伺服马达,顺序进行胶膜的送出、固定、裁切、及贴合エ件,以完成软硬板自动贴胶的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产品不断扩增其应用功能,其中,以软性基板制成软性板材,更是3C电子产业中相当重要的零件,如光学薄膜、电子纸、太阳能基板等;这ー类软板通常需要经过曝光、印刷、蚀刻、清洗、浸泡、烘干、涂布、贴合等エ序,但因软板太薄,其刚性不足,エ序中容易弯曲变形,因此需在其侧边粘贴一片具有刚性的带板,以利于各エ序中的夹持、定位与输送作业;现有技术中,软板与带板的粘贴,都是用人工来进行该作业;其过程要先裁切适当 长度的胶膜等待粘贴,接着需将软板与带板分别摆放在工作台的正确位置,再将胶膜粘贴在两片板子的接合处;这种人工操作除了需耗费许多人力外,裁切后胶膜的质量与其裁切长度也不容易符合要求;而更重要的是,胶膜的粘贴位置及其粘贴的可靠度,ー但未达标准,往往会影响其后续エ序的输送、定位,更进而影响其エ序的质量;因此,人工贴胶作业的不稳定性,在软板制作过程中一直是急待克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贴胶机构以代替人工贴胶作业,并确保胶膜粘贴过程的一致性,及软硬板贴合的可靠性,进而提升软板制作エ序的作业质量。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ー种自动贴胶机构,所述自动贴胶机构包含有一架体;—胶膜供给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架体ー侧,包括一第一气缸、一第一滑动件、一胶膜盛放座、一上滚轮、及一下滚轮;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连接在架体上,所述第一滑动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缸的端部,并使所述第一滑动件可随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作前后位移;所述胶膜盛放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动件上,卷状胶膜套设在所述胶膜盛放座上,并使卷状胶膜可在所述第一滑动件上枢转;所述上滚轮及下滚轮分别固接在所述第一滑动件上,且其位置处于所述胶膜盛放座的下方,并使卷状胶膜的前端穿过所述上滚轮及下滚轮,使带状胶膜平稳送出;一胶膜贴合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架体的另ー侧,其包括一第二气缸、一第二滑动件、及ー压胶轮;所述第二气缸固定连接在架体上,所述第二滑动件连接在第二气缸的端部,所述压胶轮枢接在所述第二滑动件下方,且使所述第二滑动件随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下移时,所述压胶轮可压紧带状胶膜使之紧密贴合在エ件上;一胶膜裁切装置,紧贴所述胶膜贴合装置且固定连接于所述架体上,其包括一第三气缸、一第三滑动件、及一切刀;所述第三气缸固定连接在架体上,所述第三滑动件连接在第三气缸的端部,所述切刀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滑动件下方,且使所述第三滑动件随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下移时,该切刀可将带状胶膜切断;一架体位移装置,固定连接到所述架体,用于带动所述架体横向位移;一过程控制単元,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及所述架体位移装置,用于控制其作动顺序及位移距离;所述带状胶膜通过所述胶膜供给装置平稳送出,所述架体位移装置带动架体将带状胶膜头端移送至贴胶处,所述胶膜贴合装置以其压胶轮将胶膜头端压贴于エ件,所述胶膜裁切装置以其切刀将胶膜切断,再通过所述架体位移装置带动架体横移,所述压胶轮将切断后的胶膜紧密的压贴于エ件上。根据本技术的上述构思,所述架体位移装置包含一前、后支架、一伺服马达、 一传动组件、一结合组件、及一支撑组件;所述伺服马达固定连接在所述前支架上,与所述过程控制単元电性连接,所述传动组件与伺服马达链接,并安装在所述前、后支架之间,通过所述结合组件将传动组件与架体结合成连动关系,另所述架体固定连接在支撑组件上;当所述伺服马达作正、反向旋转时,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架体在支撑组件上做横向位移。根据本技术的上述构思,在所述下滚轮的上方,还设置一胶模压持装置,其设有一第四气缸,与所述过程控制单元作电性连接,所述第四气缸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动件上,所述第四气缸端部结合一压持块,用于压持所述下滚轮上方的带状胶膜。根据本技术的上述构思,还设置ー夹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件上,其位置靠近所述下滚轮的后侧,并使带状胶膜通过所述下滚轮与夹板之间,使带状胶膜得以平顺送至エ件上。根据本技术的上述构思,还包括ー感测器,用于感测通过所述上滚轮及下滚轮之间的带状胶膜,所述感测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动件上,且其位置设置于所述上滚轮及下滚轮之间的上方,所述感测器与所述过程控制单元作电性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上述构思,所述传动组件为皮帯,且所述前、后支架还设置ー组皮带轮以带动所述皮带;所述支撑组件为线性滑轨,包含一只以上的滑座,所述架体锁固在所述线性滑轨的滑座上。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可提供自动化贴胶机构以代替人工贴胶作业,同时该机构可确保胶膜黏贴过程的一致性,及软硬板完成贴合的可靠性,以达成创作的目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自动贴胶机构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自动贴胶机构的组件电性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自动贴胶机构的作业步骤2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自动贴胶机构的作业步骤3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自动贴胶机构的作业步骤4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自动贴胶机构的作业步骤5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自动贴胶机构的作业步骤6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自动贴胶机构的作业步骤7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自动贴胶机构的作业步骤8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自动贴胶机构的作业步骤9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架体11:前侧板12:中侧板13:后侧板20:胶膜供给装置21:第一气缸22:第一滑动件23:胶膜盛放座24:上滚轮25:下滚轮26:夹板30:胶膜贴合装置31:第二气缸32:第二滑动件33:压胶轮40:胶膜裁切装置41:第三气缸42:第三滑动件43:切刀50:胶膜压持装置51:第四气缸52:压持块60:架体位移装置61:前支架62:后支架63:伺服马达64:传动元件/皮带65:结合元件66:支撑元件/线性滑轨67:皮带轮68:螺丝70:感测器Ml:卷状胶膜M2:带状胶膜PO :生产线床台。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參阅图I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包含有一架体10,其包含前侧板11、中侧板12、及后侧板13 ;ー胶膜供给装置20,固定连接于该架体10的中侧板12的ー侧,用以盛放粘贴エ序所需的卷状胶膜M1,并得以使之成条状平稳送出;其包括一第一气缸21、一第一滑动件22、一胶膜盛放座23、一上滚轮24、一下滚轮25、及ー夹板26 ;所述第一气缸21固定连接在所述架体10的中侧板12的前侧下方,所述第一滑动件22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缸21活塞杆的端部,并使所述第一滑动件22可随所述第一气缸21的活塞杆作轴向的前后位移;所述胶膜盛放座2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动件22上,卷状胶膜Ml的中心套设在所述胶膜盛放座23,并使卷状胶膜Ml可在所述第一滑动件22上枢转;所述上滚轮24、所述下滚轮25及所述夹 板26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动板22上,其位置设置于所述胶膜盛放座23的下方,而所述夹板26则靠近所述下滚轮25的后侧,并使卷状胶膜Ml被以条状型态送出成为带状胶膜M2吋,穿过所述上滚轮24的外周缘下方及所述下滚轮25的外周缘上方后,再从所述夹板26的下缘穿出,当所述带状胶膜M2被一外力拉动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贴胶机构包含有:一架体;一胶膜供给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架体一侧,包括一第一气缸、一第一滑动件、一胶膜盛放座、一上滚轮、及一下滚轮;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连接在架体上,所述第一滑动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缸的端部,并使所述第一滑动件可随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作前后位移;所述胶膜盛放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动件上,卷状胶膜套设在所述胶膜盛放座上,并使卷状胶膜可在所述第一滑动件上枢转;所述上滚轮及下滚轮分别固接在所述第一滑动件上,且其位置处于所述胶膜盛放座的下方,并使卷状胶膜的前端穿过所述上滚轮及下滚轮,使带状胶膜平稳送出;一胶膜贴合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架体的另一侧,其包括一第二气缸、一第二滑动件、及一压胶轮;所述第二气缸固定连接在架体上,所述第二滑动件连接在第二气缸的端部,所述压胶轮枢接在所述第二滑动件下方,且使所述第二滑动件随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下移时,所述压胶轮可压紧带状胶膜使之紧密贴合在工件上;一胶膜裁切装置,紧贴所述胶膜贴合装置且固定连接于所述架体上,其包括一第三气缸、一第三滑动件、及一切刀;所述第三气缸固定连接在架体上,所述第三滑动件连接在第三气缸的端部,所述切刀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滑动件下方,且使所述第三滑动件随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下移时,该切刀可将带状胶膜切断;一架体位移装置,固定连接到所述架体,用于带动所述架体横向位移;一过程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及所述架体位移装置,用于控制其作动顺序及位移距离;所述带状胶膜通过所述胶膜供给装置平稳送出,所述架体位移装置带动架体将带状胶膜头端移送至贴胶处,所述胶膜贴合装置以其压胶轮将胶膜头端压贴于工件,所述胶膜裁切装置以其切刀将胶膜切断,再通过所述架体位移装置带动架体横移,所述压胶轮将切断后的胶膜紧密的压贴于工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贴胶机构包含有 一架体; 一胶膜供给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架体一侧,包括一第一气缸、一第一滑动件、一胶膜盛放座、一上滚轮、及一下滚轮;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连接在架体上,所述第一滑动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缸的端部,并使所述第一滑动件可随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作前后位移;所述胶膜盛放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动件上,卷状胶膜套设在所述胶膜盛放座上,并使卷状胶膜可在所述第一滑动件上枢转;所述上滚轮及下滚轮分别固接在所述第一滑动件上,且其位置处于所述胶膜盛放座的下方,并使卷状胶膜的前端穿过所述上滚轮及下滚轮,使带状胶膜平稳送出; 一胶膜贴合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架体的另一侧,其包括一第二气缸、一第二滑动件、及一压胶轮;所述第二气缸固定连接在架体上,所述第二滑动件连接在第二气缸的端部,所述压胶轮枢接在所述第二滑动件下方,且使所述第二滑动件随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下移时,所述压胶轮可压紧带状胶膜使之紧密贴合在工件上; 一胶膜裁切装置,紧贴所述胶膜贴合装置且固定连接于所述架体上,其包括一第三气缸、一第三滑动件、及一切刀;所述第三气缸固定连接在架体上,所述第三滑动件连接在第三气缸的端部,所述切刀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滑动件下方,且使所述第三滑动件随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下移时,该切刀可将带状胶膜切断; 一架体位移装置,固定连接到所述架体,用于带动所述架体横向位移; 一过程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及所述架体位移装置,用于控制其作动顺序及位移距离; 所述带状胶膜通过所述胶膜供给装置平稳送出,所述架体位移装置带动架体将带状胶膜头端移送至贴胶处,所述胶膜贴合装置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发保,刘智远,
申请(专利权)人:迅得机械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