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冲击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5961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了一种抗冲击垃圾桶,包括桶体,其为周向设置的桶壁以及与桶壁端部相接的桶底围护而成的一侧开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桶底设置有蜂窝状结构;所述蜂窝状结构设于桶底背离桶体开口结构一侧;所述蜂窝状结构与桶体一体注塑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日常生活中垃圾桶由于底部强度低,易被重物击穿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抗冲击垃圾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通常从材质的选择上来提高垃圾桶的抗冲击能力,再者,就是从加工工艺上进行改进,进而提高垃圾桶耐受外力冲击的能力。垃圾桶在使用过程中,其桶底易遭受外力冲击而遭受毁损,这将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抗冲击垃圾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冲击垃圾桶,包括桶体,其为周向设置的桶壁以及与桶壁端部相接的桶底围护而成的一侧开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桶底设置有蜂窝状结构,解决了日常生活中垃圾桶由于底部强度低,易被重物击穿的问题。优选地,所述蜂窝状结构设于桶底背离桶体开口结构一侧。优选地,所述蜂窝状结构下表面设有支撑脚。优选地,所述桶底周向设有凸缘部。优选地,所述支撑脚至桶底下表面的高度等于凸缘部至桶底下表面的高度。优选地,所述蜂窝状结构与桶体一体注塑成型。垃圾桶的桶底遭受的外力之时,通常都是某个部位集中受力,如此极易造成该受力点的桶底部分穿孔,蜂窝状结构的布局起到加强肋的作用,从点状受力状态变成将荷载传递给整个桶底面均匀受力,而且蜂窝状结构增强了桶底的局部强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垃圾桶的桶底遭受外力冲击之时,设于桶底的蜂窝状结构能够有效分散外力,从而保护垃圾的桶底不破裂。在日常生活中具有积极意义,能给用户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倒立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容易理解,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施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如无特别说明,桶底朝向桶体内腔一侧称之为桶底上表面,另一侧则称之为桶底下表面。如图1、2所示,一种抗冲击垃圾桶,包括桶体1,其为周向设置的左侧桶壁、右侧桶壁10、前侧桶壁、后侧桶壁11以及与各桶壁端部相接的桶底12围护而成的一侧开口结构,该桶底靠近后侧桶壁11 一端为弧形部分,且延伸至后侧桶壁,该弧形部分设有移动轮安装位13,该安装位包括设于两端部且设置轴孔的支架部分以及设于两支架部分之间的三支撑片状结构,该支撑片状结构设有弧形开口,所述桶底设置有蜂窝状结构14,位于桶底周向设有凸缘部15,轮轴(图中未示)安装于支架部分的轴孔中,移动轮(图中未示)安装于轮轴的两个端部。所述蜂窝状结构设于桶底背离桶体开口结构一侧,蜂窝状结构凸出于桶底下表 面,位于蜂窝状结构的表面设有四支撑脚16,其布局方式参见图2,该支撑脚至桶底下表面的高度与凸缘部顶部至桶底下表面的高度一致,进一步增加桶底的支撑点。为节约加工成本,所述蜂窝状结构与桶体采用模具一体注塑成型,该蜂窝状结构离桶底下表面的最远端的高度小于凸缘部或者是支撑脚至桶底下表面的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冲击垃圾桶,包括桶体,其为周向设置的桶壁以及与桶壁端部相接的桶底围护而成的一侧开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桶底设置有蜂窝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击垃圾桶,包括桶体,其为周向设置的桶壁以及与桶壁端部相接的桶底围护而成的一侧开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桶底设置有蜂窝状结构。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冲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状结构设于桶底背离桶体开口结构一侧。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冲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中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奥图环卫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