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正东专利>正文

自动旋转模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523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旋转模压机,机架Ⅰ、蜗轮副Ⅱ及离合器Ⅲ装配在一根主轴(7)上,其特点是主轴端部加工有装配靠模(5)与压模(6)的径向槽,机架飞轮(3)通过辊子(4)在主轴上滚动,带动靠模(5)和压模(6)作径向周期性移动,对冷态下进入机架中心的圆料或圆管进行缩径加工。利用本模压机进行管头缩径加工,可以改进拔管工艺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可以改善生产劳动条件,节省能源消耗,降低工厂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冷态下对圆管料或圆棒料的端部进行模压缩径加工所用的专用设备。目前国内各冷拨管材生产厂家,对管材端部进行缩径加工时大都沿用普通锻锤。该生产工艺特点是将工件端部首先加热到锻打温度,再用锻锤将工件端部打实,达到缩径目的。其缺点是1、将工件加热到锻打温度,不仅需要损耗大量能源,而且加热炉产生的粉尘、烟雾对车间及周围环境均有污染,操作工人的劳动条件较差。2、工件在加热过程中,管子的内外管壁表面被氧化,生成一层坚硬的氧化皮层。现有技术中,该氧化皮需用酸液清洗、脱掉。但由于工件在缩径加工中,管料一端被锻锤制成实心体,酸洗时酸液难以进入管子内腔,管内的氧化皮等杂物不易被腐蚀掉。部分残留在管壁上的氧化皮,容易损坏拨管模具和管材表面质量,不利于拨管作业。3、由于工件管头被打实,不仅酸液难以进入管材内腔,而且磷化液、皂化液也难以进入管材内腔,磷化、皂化质量较差,拨管时每道次工件的变形量较小,生产效率低。本技术克服了上述现有
技术介绍
之不足,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冷态下对圆管料或圆棒料进行模压缩径加工的新型专用设备。利用该专用设备加工圆管料,其加工管料端头部位形状类似于酒瓶口缩径部位形状(参见图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装配在同一主轴[7]上的机架Ⅰ、动力传递装置Ⅱ及离合器Ⅲ组成的自动旋转模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主轴[7]的端部横向断面加工有若干径向槽,每个径向槽装有可沿主轴径向滑动的靠模[5]与压模[6],飞轮[3]由布置在飞轮[3]内圆表面与主轴[7]径向槽部位外圆表面之间若干只滚动的辊子[4]支承,主轴端套[8]与主轴[7]端部固定,将上述靠模[5]与压模[6]以及辊子[4]定位,组成模压机机架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装配在同一主轴[7]上的机架Ⅰ、动力传递装置Ⅱ及离合器Ⅲ组成的自动旋转模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主轴[7]的端部横向断面加工有若干径向槽,每个径向槽装有可沿主轴径向滑动的靠模[5]与压模[6],飞轮[3]由布置在飞轮[3]内圆表面与主轴[7]径向槽部位外圆表面之间若干只滚动的辊子[4]支承,主轴端套[8]与主轴[7]端部固定,将上述靠模[5]与压模[6]以及辊子[4]定位,组成模压机机架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主轴[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正东袁君胜
申请(专利权)人:施正东袁君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