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式横向稳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5058 阅读:3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液压式横向稳定器,包括左稳定杆,左稳定杆第一端为套筒状,套筒内壁上设有第一凸块;右稳定杆,所述右稳定杆第一端侧表面上设有第二凸块,右稳定杆的第一端插入左稳定杆第一端的套筒中,所述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相互配合且相互配合后的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之间具有间隙;端盖,用于将左、右稳定杆的接口处密封,第一凸块的侧面、第二凸块的侧面、左稳定杆第一端套筒内壁、右稳定杆侧表面以及端盖形成多个空间;右稳定杆还设有腔室,腔室中放置有液压阻尼阀,所述右稳定杆上还设有将多个空间与腔室连通的径向通孔;多个空间以及右稳定杆的腔室中充满液态流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稳定器能很好吸收悬架的振动,保证车辆的舒适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横向稳定器,尤其涉及一种液压式横向稳定器
技术介绍
现在轿车用的较多的是杆式横向稳定器,又称横向稳定杆,横向稳定杆对汽车的悬挂系统至关重要,横向稳定杆在汽车遇到特殊状况时(例如急转弯)对车身的倾斜具有很大抑制作用。纵观整个汽车行业,汽车消费市场对汽车的舒适性越来越高,在传统的悬挂模式下是以较软的悬挂刚度来实现的,如图I所示,该横向稳定器包括左稳定杆I、右稳定杆2、套筒5、中空结构的左橡胶件3和中空结构的右橡胶件4 ;所述左稳定杆I的外壁与左橡胶件3的内壁6硫化连接,所述右稳定杆2的外壁与右橡胶件4的内壁7硫化连接,所述左、右橡胶件的外壁与所述套筒5内壁硫化连接,这种传统的模式设置实现了稳定杆的变刚度需求,能吸收由于路面不平等状况引起的车辆的颠簸。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能吸收路面不平引起的车辆颠簸等问题,从而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式横向稳定器,衰减车辆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行驶引起的振动。所述液压式横向稳定器包括左稳定杆,所述左稳定杆第一端为套筒状,所述套筒内壁上设有第一凸块;右稳定杆,所述右稳定杆第一端侧表面上设有第二凸块,所述右稳定杆的第一端插入左稳定杆第一端的套筒中,所述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相互配合且相互配合后的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之间具有间隙;端盖,用于将左、右稳定杆的接口处密封,所述的相互配合后的第一凸块的侧面、第二凸块的侧面、左稳定杆第一端套筒内壁、右稳定杆第一端侧表面以及端盖形成多个空间;所述右稳定杆还设有腔室,所述封闭腔室中放置有双向液压阻尼阀,所述右稳定杆上还设有将多个空间与腔室连通的径向通孔;所述多个空间以及右稳定杆的腔室中充满液态流体。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的液压式横向稳定器中所述左、右稳定杆的第二端的端面宽度小于第一端的端面宽度。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的液压式横向稳定器中,所述的径向通孔为多个。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的液压式横向稳定器还包括一密封圈,设置在端盖与稳定杆端面之间,用于实现端盖与稳定杆端面无缝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的液压式横向稳定器中所述端盖表面设有自锁止螺纹,所述端盖插入左稳定杆套筒中通过其表面的螺纹与套筒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的液压式横向稳定器中所述左、右稳定杆的制造材料为弹簧钢;所述稳定杆上的凸块的形状为扇形,所述稳定杆为圆柱形。本技术稳定杆上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相互配合后与套筒内壁以及端盖形成多个空间,空间和右稳定杆的腔室中充满液态流体,当稳定杆转动角度较小时(例如,汽车行驶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时,左右车轮的相对上下跳动引起稳定杆发生扭转),液态流体通过双向液压阻尼阀产生阻尼,衰减车身的颠簸,保证当稳定器应用于汽车等移动工具时,具有较好的舒适性,如果稳定杆转动角度达到预定角度后所述第一凸块将所述径向通孔堵塞,液压流体被封闭在空间中,这时稳定杆的扭转刚度保持不变,相当于普通的刚度不可变化的稳定杆,其优点是能防止车身过大的横向侧倾;本技术的其它有效效果,将在后面实施例中结合附图进行阐述。附图说明图I现有技术横向稳定器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液压式横向稳定器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液压式横向稳定器实施例中左稳定杆上的凸块与右稳定杆的凸块相互配合后与套筒内壁以及端盖形成的空间的结构示意图。图4A本技术液压式横向稳定器中右稳定杆上的一个径向通孔示意图。图4B本技术液压式横向稳定器中右稳定杆上的另一个径向通孔示意图。图5本技术液压式横向稳定器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本技术液压式横向稳定器中液压流体对稳定杆转动的阻尼力F随稳定杆角速度w变化的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所述液压式横向稳定器可用于汽车及其它的移动工具中,通常在汽车上的应用较多。图2和图3和图4A和图4B所示为本技术液压式横向稳定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本技术液压式横向稳定器包括左稳定杆I和右稳定杆2,所述左稳定杆I的第一端5为套筒状,所述套筒8的内壁上设有凸块6 ;所述右稳定杆第一端侧表面3上设有凸块7,还包括套设于右稳定杆上的一端盖11(为了图示更清楚显示右稳定杆的各部分,图2中将右稳定杆第二端4与第一端3分开,实际上右稳定杆是一体的),当所述右稳定杆第一端3插入左稳定杆的第一端套筒8后,右稳定杆上的凸块7与左稳定杆套筒内壁上的凸块6相互配合且相互配合后的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端盖11将左稳定杆第一端5端面密封,如图3所示,相互配合后的所述左稳定杆内壁上的凸块6的侧面、右稳定杆外侧面上的凸块7的侧面、套筒内壁、右稳定杆侧表面以及端盖形成两个空间A和B,所述右稳定杆第一端设有径向通孔14和腔室9,所述腔室9中放置有双向液压阻尼阀13 (图I中为了方便演示,将双向液压阻尼阀摆放在腔室9外面),径向通孔14将空间A、B与腔室9连通,所述空间A、B以及右稳定杆的腔室中充满液态流体,所述左、右稳定杆可以转动且转动时具有两种状态,一左、右稳定杆转动,液态流体从一个空间通过所述径向通孔后经过液压阻尼阀向另一空间流动,此时的液压横向稳定器产生阻尼,衰减悬架的振动,二左稳定转动预定角度后所述第一凸块将所述径向通孔堵塞,液压流体被封闭在密闭空间A或B中,这时稳定杆上凸块与液态流体接触,接触较为柔和,产生振动小,且对车身的倾斜具有很大抑制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压阻尼阀13为双向液压阻尼阀,双向液压阻尼阀保证液压流体既能从空间A流向空间B,又能从空间B流向空间A,用于当本技术稳定器用于车辆等移动工具时,吸收车辆的振动,保证车辆舒适性,具体工作原理为当稳定杆转动时,液态流体从一个空间通过径向通孔后再经过双向液压阻尼阀流向另一个空间,液压流体流过液压阻尼阀时,阻尼阀衰减车辆悬架的振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腔室9是从右稳定杆第一端端面沿轴向开设的未穿通右稳定杆第二端的半封闭孔,孔的长度根据双向液压阻尼阀的长度而定。本实施例中液态流体充满第一凸块、第二凸块与套筒内壁形成的空间和右稳定杆 的腔室9中,在稳定杆转动时,保证稳定杆产生阻尼力;当然液态流体也可以只填充了第一凸块、第二凸块形成的空间和腔室的一部分体积,这种液态流体的填充方式将液态流体对稳定杆的阻尼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液态流体没与稳定杆接触,稳定杆没有产生阻尼力力;第二阶段,液态流体与稳定杆接触,产生阻尼力。如图4A所示,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右稳定杆上一个径向通孔14的开设位置,径向通孔14设置在右稳定杆的侧表面上靠近第二凸块7 ;如图4B所示,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右稳定杆上另一个径向通孔14的开设位置,径向通孔14设置在右稳定杆的侧表面上且靠近第二凸块7,本实施例中右稳定杆上的将一个空间A或B与腔室9连通的径向通孔14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本实施例为I个,径向通孔的孔径和个数影响液态流体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的流速,液态流体的流速又影响稳定杆产生的阻尼力大小,径向通孔的个数和孔径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这里不做限制;另外径向通孔的开设位置决定了第二凸块堵塞径向通孔时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式横向稳定器,包括:左稳定杆,所述左稳定杆第一端为套筒状,所述套筒内壁上设有第一凸块;右稳定杆,所述右稳定杆第一端侧表面上设有第二凸块,所述右稳定杆的第一端插入左稳定杆第一端的套筒中,所述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相互配合且相互配合后的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之间具有间隙;端盖,用于将左、右稳定杆的接口处密封,第一凸块的侧面、第二凸块的侧面、左稳定杆第一端套筒内壁、右稳定杆第一端侧表面以及端盖形成多个空间;所述右稳定杆还设有腔室,所述腔室中放置有双向液压阻尼阀,所述右稳定杆上还设有将多个空间与腔室连通的径向通孔;所述多个空间以及右稳定杆的腔室中充满液态流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式横向稳定器,包括 左稳定杆,所述左稳定杆第一端为套筒状,所述套筒内壁上设有第一凸块; 右稳定杆,所述右稳定杆第一端侧表面上设有第二凸块,所述右稳定杆的第一端插入左稳定杆第一端的套筒中,所述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相互配合且相互配合后的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之间具有间隙; 端盖,用于将左、右稳定杆的接ロ处密封,第一凸块的侧面、第二凸块的侧面、左稳定杆第一端套筒内壁、右稳定杆第一端侧表面以及端盖形成多个空间; 所述右稳定杆还设有腔室,所述腔室中放置有双向液压阻尼阀,所述右稳定杆上还设有将多个空间与腔室连通的径向通孔; 所述多个空间以及右稳定杆的腔室中充满液态流体。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压式横向稳定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桂新申苗吴健瑜杨荣山陈应津王更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