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万向滚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5016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载万向滚珠,具有一个内腔为凹球面的滚珠座、一个承置在滚珠座上的受力滚珠和一个套装在滚珠座外的壳体,在壳体上设有供受力滚珠部分伸出的圆孔,在滚珠座和受力滚珠之间排布有多只弹子滚珠,在壳体内滚珠座上沿口至受力滚珠侧壁间设有封尘圈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传统万向滚珠的结构原理,通过分析其受力传递方式而对之进行合理改进,增加了滚珠的承载重负荷和大冲击力的能力,其结构简单、移动灵活,产品能够适应平面物流及立体仓库领域现有大型设备的使用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受力承载元件
,涉及ー种用于支承重物并可使支承物滑动的装置,特别是一种适于平面物流及立体仓库应用的重载万向滚轮。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平面物流及立体仓库的万向活动滚轮的种类虽然林林总总,但其结构原理基本属于应用范围为轻载、小冲击平面传送的范畴,不能满足重载、大冲击的使用要求,因而难以在现有的ー些大型设备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移动灵活方便、能够满足大型设备承受重载和大冲击使用要求的重载万向滚珠。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所提供的重载万向滚珠具有ー个内腔为凹球面的滚珠座、一个承置在滚珠座上的受カ滚珠和ー个套装在滚珠座外的壳体,在壳体上设有供受カ滚珠部分伸出的圆孔,在滚珠座和受カ滚珠之间排布有多只弹子滚珠。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包括在壳体内滚珠座上沿ロ至受カ滚珠侧壁间设有封尘圈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根据传统万向滚珠的结构原理,通过分析其受カ传递方式而对之进行合理改进,増加了滚珠的承载重负荷和大冲击力的能力,其结构简单、移动灵活,产品能够适应现有大型设备的使用要求,并且不会増加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另夕卜,由于滚珠座与受カ滚珠间被封尘圈板封盖,可防止尘土异物等进入滚珠座内腔中,保证了弹子滚珠工作的灵活性,使本重载万向滚珠适合与重物移运等用途。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ー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俯视向结构图。图中各标号名称分别是ト受カ滚珠,2-封尘圈板,3-壳体,4-弹子滚珠,5-滚珠座。具体实施方式參见附图,本技术所述的重载万向滚珠由壳体3、滚珠座5、受カ滚珠I、弹子滚珠4及封尘圈板组成。滚珠座5中心为ー个凹球形内腔,受カ滚珠I装放在滚珠座5内腔上,在滚珠座5和受カ滚珠I之间设有由多只弹子滚珠4排布组成的弹子层。壳体3套装在滚珠座5タト,在壳体3上设有供受カ滚珠I的上部球体部分伸出的圆孔。在滚珠座5上沿ロ至受カ滚珠I侧壁问设有可防止尘土异物等进入滚珠座内腔中的封尘圈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载万向滚珠,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内腔为凹球面的滚珠座(5)、一个承置在滚珠座(5)上的受力滚珠(1)和一个套装在滚珠座(5)外的壳体(3),在壳体(3)上设有供受力滚珠(1)部分伸出的圆孔,在滚珠座(5)和受力滚珠(1)之间排布有多只弹子滚珠(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载万向滚珠,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内腔为凹球面的滚珠座(5)、一个承置在滚珠座(5)上的受力滚珠(I)和一个套装在滚珠座(5)外的壳体(3),在壳体(3)上设有供受力滚珠⑴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军李素萍刘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天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