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移动器械的
,尤其是指一种活动双刹脚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脚轮的种类已越来越多,但总体质量还是参差不齐,目前,现有一种活动双刹脚轮,就整体而言,由于其设计上的不足,使得其存在结构笨重复杂、操作麻烦、安全稳定性差、刹车效果不理想等缺点,仍有待研究人员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可靠、操作简单 方便、动作平稳的活动双刹脚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活动双刹脚轮,它包括有底板、第一铆钉、钢球、第一波盘、第二波盘、支架、轮子、螺栓、防松螺母、防缠盖、齿形垫圈,其中,所述底板、第一波盘、第二波盘、齿形垫圈按从上往下的顺序通过立置的第一铆钉铆合在支架的上端,并且,该底板和第一波盘对应设在支架的上端顶部,第二波盘和齿形垫圈对应设在支架的上端内部,同时,所述第一波盘和第二波盘通过各自钢球与支架的顶板的开口边缘相接触,实现其滑动旋转;所述轮子通过横向穿过支架下端脚部的螺栓安装在该支架的轮子安装位内,并且,该螺栓经防松螺母锁紧,同时,轮子的两侧分别装有防缠盖;它还包括有脚踏板、复位按钮、金属双刹片、第二铆钉,其中,所述脚踏板通过第二铆钉铆合在支架的上端,同时,该脚踏板的中部贯穿有一供复位按钮穿过的槽口,复位按钮设在该脚踏板的下方,且与上述槽口相对应,同时,该复位按钮通过第一插销与金属双刹片的一端枢接,该金属双刹片的另一端通过横穿支架的第二插销安装在支架的上端内部,并且,金属双刹片的该端往齿形垫圈的方向延伸有多个在刹轮时用于卡住齿形垫圈的插齿,同时,在金属双刹片的该端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动双刹脚轮,它包括有底板(1)、第一铆钉(2)、钢球(3)、第一波盘(4)、第二波盘(5)、支架(6)、轮子(7)、螺栓(8)、防松螺母(9)、防缠盖(10)、齿形垫圈(11),其中,所述底板(1)、第一波盘(4)、第二波盘(5)、齿形垫圈(11)按从上往下的顺序通过立置的第一铆钉(2)铆合在支架(6)的上端,并且,该底板(1)和第一波盘(4)对应设在支架(6)的上端顶部,第二波盘(5)和齿形垫圈(11)对应设在支架(6)的上端内部,同时,所述第一波盘(4)和第二波盘(5)通过各自钢球(3)与支架(6)的顶板(12)的开口边缘相接触,实现其滑动旋转;所述轮子(7)通过横向穿过支架(6)下端脚部的螺栓(8)安装在该支架(6)的轮子安装位内,并且,该螺栓(8)经防松螺母(9)锁紧,同时,轮子(7)的两侧分别装有防缠盖(10);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脚踏板(13)、复位按钮(14)、金属双刹片(15)、第二铆钉(16),其中,所述脚踏板(13)通过第二铆钉(16)铆合在支架(6)的上端,同时,该脚踏板(13)的中部贯穿有一供复位按钮(14)穿过的槽口(17),复位按钮(14)设在该脚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动双刹脚轮,它包括有底板(I)、第一铆钉(2)、钢球(3)、第一波盘(4)、第二波盘(5)、支架(6)、轮子(7)、螺栓(8)、防松螺母(9)、防缠盖(10)、齿形垫圈(11),其中,所述底板(I)、第一波盘(4)、第二波盘(5)、齿形垫圈(11)按从上往下的顺序通过立置的第一铆钉(2 )铆合在支架(6 )的上端,并且,该底板(I)和第一波盘(4)对应设在支架(6 )的上端顶部,第二波盘(5)和齿形垫圈(11)对应设在支架(6)的上端内部,同时,所述第一波盘(4)和第二波盘(5)通过各自钢球(3)与支架(6)的顶板(12)的开口边缘相接触,实现其滑动旋转;所述轮子(7)通过横向穿过支架(6)下端脚部的螺栓(8)安装在该支架(6)的轮子安装位内,并且,该螺栓(8)经防松螺母(9)锁紧,同时,轮子(7)的两侧分别装有防缠盖(10);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脚踏板(13)、复位按钮(14)、金属双刹片(15)、第二铆钉(16),其中,所述脚踏板(13)通过第二铆钉(16)铆合在支架(6)的上端,同时,该脚踏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