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伪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471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3:34
公开了一种安全防伪薄膜。具体地,该安全防伪薄膜包括:聚合物层;以及微透镜阵列层,其中所述聚合物层被设置在所述微透镜阵列层下面并且与所述微透镜阵列层接触,且所述微透镜阵列层包含多个能够将预定的辐射光束聚焦在所述聚合物层中而将所述聚合物层的相应部分碳化的微透镜;其中所述聚合物层中分布有在所述预定的辐射光束的聚焦位置处的碳化部分,所述碳化部分与所述聚合物层的其他部分存在颜色上的反差而构成图案,所述图案在普通环境光线下呈现为肉眼可见的三维浮动图像。该薄膜具有易碎、可自支撑、可印刷、透明等应用特性。由于三维浮动图像由材料本身的不可逆物理变化产生,故而其无法被篡改、复制或替换。基于以上特性,该薄膜可应用于防伪标识、防伪覆膜、防伪包装、防转移等安全防伪领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防伪薄膜,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利用激光3D浮动图像技术的安全防伪薄膜。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利用激光3D浮动图像技术的安全防伪薄膜出售。激光3D浮动图像是3M的独特技术。它是利用辐射能量在具有微透镜阵列的膜结构中写立体浮动图案的一种技术。现在,该技术已在车牌防伪标识、护照防伪覆膜等产品中得到应用。目前该技术使用较多的两种材料是3M微复制工艺制作的透镜阵列薄膜和包含玻璃微球的反光膜——以交通标识部门的Scotchlite 系列和安全系统部门的Confirm 产品系列为典型代表。这些材料中的透镜阵列和玻璃微球是3D成像的关键光学部件。微复 制形成的微透镜阵列可用于物质转移工艺制作彩色浮动图像。而用于制作浮动图像的反光膜材料通常包含一层玻璃微球和通过真空蒸镀工艺制作的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等材料层,该层一般具有反光作用。在这些材料上制作3D浮动图案的工艺是利用激光等辐射能量照射材料,能量透过表面保护层然后被玻璃微珠聚焦在真空蒸镀层,使得聚焦位置的材料被破坏。因为不能起到反光作用或者因为更容易被光线透过,因而被破坏的部分可以通过反射光线和透射光线来观察。利用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防伪薄膜,包括:聚合物层;以及微透镜阵列层,其中所述聚合物层被设置在所述微透镜阵列层下面并且与所述微透镜阵列层接触,且所述微透镜阵列层包含多个能够将预定的辐射光束聚焦在所述聚合物层中而将所述聚合物层的相应部分碳化的微透镜;其中所述聚合物层中分布有在所述预定的辐射光束的聚焦位置处的碳化部分,所述碳化部分与所述聚合物层的其他部分存在颜色上的反差而构成图案,所述图案在普通环境光线下呈现为肉眼可见的三维浮动图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防伪薄膜,包括 聚合物层;以及 微透镜阵列层, 其中所述聚合物层被设置在所述微透镜阵列层下面并且与所述微透镜阵列层接触,且所述微透镜阵列层包含多个能够将预定的辐射光束聚焦在所述聚合物层中而将所述聚合物层的相应部分碳化的微透镜; 其中所述聚合物层中分布有在所述预定的辐射光束的聚焦位置处的碳化部分,所述碳化部分与所述聚合物层的其他部分存在颜色上的反差而构成图案,所述图案在普通环境光线下呈现为肉眼可见的三维浮动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I的安全防伪薄膜,其中所述微透镜具有球体、半球体或非球体的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2的安全防伪薄膜,其中所述微透镜部分地嵌入到所述聚合物层中。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盖玉健滕超黄宁勇吴庆邹伟杨向明喻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三M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