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钢构件弧形冷弯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442 阅读:8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对圆管钢构件弧形冷弯成型模具的改进,特别涉及φ>800mm大口径圆管钢构件弧形冷弯成型模具,其特征是各模具包括模具支承板和两瓣以上活动弧形模瓣组成,各瓣弧形合拢包络总弧长>被弯钢管半周弧长。模瓣张开组合模具,大大增加了对被弯钢管的包络面,有效减小了弯管时对钢管的压瘪起皱及压扁畸变,不但适应直径小于φ800mm钢结构钢管弯曲,而且可以用于更大直径钢管,例如φ800-1524mm钢管的弯管,和更厚壁钢管的冷压弯曲,以及移动压弯、重复压弯修整、或在弯曲量太大时翻身回压,工效可提高工效3-5倍。压弯钢管表面光滑无压痕,无明显褶皱,内R区皱折凹凸深度<1mm,钢管圆度可控制在管径1%以内,内凹表面壁厚仅减薄0.2毫米,波浪率、波浪度h与公称外径D均不大于2%,波距A与波浪度h之比不大于10,有效控制了弯管变形量。(*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涉及一种圆管钢构件弧形冷弯成型模具,特别涉及* >800mm大口径圆管钢构件弧形冷弯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钢结构件中常用的弧形钢圆管,通常是先焊接制成圆直管,然后通过 弯弧加工弯制成所需弧形。钢结构行业对圆直管钢构件弯制成弧形弯管, 常用的加工方法有-中频加热弯管通过加热圈(宽约40mm)套设在钢管上,在钢管弯曲 部位加热(800 850°C),然后在外力作用下使被加热钢管在一个很窄小的 宽度里弯曲形成弧形。此种热弯管方式,虽然具有弯曲成型后钢管圆度不 变形或变形很小的优点,但此方法的不足弯曲最小半径必须在被弯钢管 外径的5倍或以上,难以实现更小圆弧的弯曲;其次,弯管后在加热弯管 处与冷却平直处有明显的压瘪起皱;再就是,钢材的高温加热会对材质产 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对高强度材质钢的影响会更大;此外,加热温控难以 掌握,加热不够难以弯管,加热过度易造成加热过烧,且导致加热部位氧 化皮大量产生,造成钢管厚度减薄,影响强度。实际在大型钢构件中较少 采用。另一种为压机三点冷压弯曲,即由压机上设置的一个下压内凹上模, 及分设两边的两个支撑内凹下模,通过压机带动上模下压使钢管压弯成弧。 冷压弯曲不需加热,对母材内部组织无损害、无影响,因而为钢构件圆管 弯弧最常采用。现有技术三点冷压弯曲所用上下模具,为与被弯钢管径向 圆弧基本一致、内凹总弧长《被弯钢管半周的整体凹弧模具,即由两个相 间内凹弧形支托下模,和一个下压内凹弧形上模组成。此结构模具的不足 是模具对钢管抱合面《半周(超过则不能脱模),加之钢构件直径和壁 厚之比值相对较大,冷压弯曲下压力大,强大的下压力极易在弯管时造成 钢管内弧起趋,以及直径方向压扁畸变,简称压瘪起皱,影响钢构件强度; 其次,由于模具内凹与钢管圆弧基本一致,在弯管过程中钢管难以在模具 中轴向移动压弯,弯管弧形质量不够理想。因此用此模具冷压弯管,管径 通常被限止在800mm以内,国内现有大口径弯管机仅能弯制最大直径为*800mm钢构件圆管,弯管弧形内半径最小要5倍圆管外径,而且薄壁钢管 弯制更容易产生压瘪起皱缺陷。对于管径更大的弧形钢管,有时只能采用 短直管逐节拼焊的虾节弯,不仅造型不美观,而且焊接工作量大,劳动强 度高,生产效率低。现有技术虽然有多种弯管模具和方法,但均只能适应细小薄壁钢管的 弯曲,不能用于大型钢构件圆管的冷弯。例如中国专利CN2178571公开的 大管径金属弯管器,最大弯管也只有114mm,而且是薄壁管,不能用于钢 结构中圆管弯管。此外,现有技术中虽然也报导有多种弯管后整形技术, 如中国专利CN2928303公开的管件冷弯曲时用抗皱模组,通过填补管壁与 轮模之间空隙,从而使管件薄壁、小半径弯曲内侧不起皱,使弯曲精度更 精确。中国专利CN1086160公开的金属管材煨制和弯曲工艺,在管材内、 内支承胎具前方设置与待加工管材内径相配合的整形球,通过拉动整形球 实现对弯管整形。这些方法同样只能适用于易整形的薄壁钢管,而对厚壁 的钢结构圆管则无能为力。因此,大直径例如4>>800腿以上的钢构件圆 管冷弯,在钢结构行业中未得到有效解决,成为行业中一大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弯管时不会压 瘪起皱,而且可以弯制管径大于800mm的圆管钢构件弧形冷弯成型模具。技术的另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弯制弧形更为光滑,弯管质量好, 精度高的圆管钢构件弧形冷弯成型模具。技术第一目的实现,主要改进是将冷压弯曲用整体结构内凹弧 长《被弯钢管半周弧长成型模具,改为由两辨以上活动抱合结构,并使抱 合总弧长〉被弯钢管半周弧长,从而克服现有技术冷弯成型模具的不足, 实现技术目的。具体说,技术圆管钢构件弧形冷弯成型模具,包 括两个内凹弧形下模和一个内凹弧形上模,其特征在于各模具包括模具支 承板和两瓣以上活动弧形模瓣组成,各瓣弧形合拢包络总弧长〉被弯钢管 半周弧长。技术上下各模具,将原整体结构改为各有两瓣以上弧形组合组成, 为技术区别于现有技术最大特征,主要作用是通过将整体模具分成多 瓣成型合抱/脱模分开的活动组合结构,可以将模具内凹弧面总弧长制成> 被弯钢管半周弧长,从而加大了内凹模具对被弯钢管的包络面,有效降低 弯管时对钢管压瘪起皱及压扁程度,以及可以方便灵活使压弯钢管呈轴向移动压弯,从而提高压弯质量。其中, 一种较好为采用左右两瓣弧形模瓣 分开/合拢结构,左右两瓣弧形模瓣分开/合拢,可以有两种基本结构形式, 一种为绕连接轴支点转动开/合, 一种为水平移动开/合,例如通过在模具支 承板上设置丝杆或柱塞缸(如液压油缸)实现模具两瓣的移动开/合。实用新 型模具两瓣开/合并无特别限定,但较好为采用铰链或销轴与支承板连接, 使之呈转动开/合结构,此结构模具开/合简便、快捷。左右两瓣弧形模瓣, 弧形外侧较好采用直角或大致直角形。如果采用两瓣以上活动弧形模瓣, 一种较好也为采用铰接、转轴等转动开/合结构。 模具支承板,作用是供多瓣模瓣组合支承用。上、下模具,可以采用一致相同结构,也可以在技术构思下采用不完全一致结构;上、下模具,内凹弧形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模具多瓣合拢后内凹总弧长, 一种更好为被弯钢管圆周弧长的2/3 — 3/4,模具对钢管大弧面抱合,更有利于减轻弯管压弯时对钢管压瘪起铍及 压扁程度。为进一步提高钢管压弯弧形光滑程度,技术下模更好为采用能按 模具弧形轴向(厚度方向、钢管轴向)转动结构,这样可随着钢管压弯弧形逐 渐加大,下模可按钢管轴向逐渐转动,这样在模具抱合处的起皱更小,更 有利于获得光滑弧形,可以获得压弯钢管弯曲弧形更为光滑,圆整度好, 弯管质量更好,精度更高的弧形钢管。模具依弧形轴向转动,可以是下模 支撑板与底座呈转动结构,例如弧形凹凸配合转动,也可以是将下模通过 轴铰支在底座上的转动,或其他形式的转动,这些均为常用技术。技术圆管钢构件弧形冷弯成型模具,由于采用两瓣以上活动组合 结构,从而可以加大模具内凹弧长,大大增加了对被弯钢管的包络面,可 使模具内凹弧形包络钢管面大于被弯钢管半周圆弧,突破原只能小于半周 的约束。模具内凹弧形包络面增大,有效减小了弯管时对钢管的压瘪起皱 及压扁畸变,内R区皱折〈lmm,钢管的圆度可控制在管径的1%以内,可 以确保弯管质量。特别是此模具,不但适应直径小于d)800mm钢结构圆管 冷压弯曲,而且可以用于更大直径钢管,例如4)800-1524mm大直径钢管的 弯管,和更厚壁管的冷压弯曲。模具多瓣活动张开,还可以使钢管方便灵 活进出模具和轴向移动,有利于根据要求进行移动压弯、重复压弯修整、 或在弯曲量太大时翻身回压。用此模具的弯管机,可以压弯长度在12米以 上钢管,并具弯管工效高, 一台机8小时可以弯曲半径内R30米直径4)1000毫米以上的钢管4根;半径内R40米左右直径d) 1000毫米以上的钢管 7根;半径内R100米左右直径4> 1000毫米以上的钢管16根,较原模具压 弯可提高工效3-5倍。下模在压弯过程中轴向可转动结构,更有利于钢管压 弯成型后表面光滑无压痕,无明显褶皱,经检査弯管处凹凸深度小于lmm, 外弯表面壁厚仅减薄0.2毫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圆管钢构件弧形冷弯成型模具,包括两个内凹弧形下模和一个内凹弧形上模,其特征在于各模具包括模具支承板和两瓣以上活动弧形模瓣组成,各瓣弧形合拢包络总弧长>被弯钢管半周弧长。

【技术特征摘要】
1、圆管钢构件弧形冷弯成型模具,包括两个内凹弧形下模和一个内凹弧形上模,其特征在于各模具包括模具支承板和两瓣以上活动弧形模瓣组成,各瓣弧形合拢包络总弧长>被弯钢管半周弧长。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圆管钢构件弧形冷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上下 模具由左右两瓣弧形模瓣活动组合而成。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圆管钢构件弧形冷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左右 两瓣弧形模瓣由铰链或销轴与支承板连接。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圆管钢构件弧形冷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 左右模瓣上有配重杠杆。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圆管钢构件弧形冷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左右 两瓣弧形模瓣弧形外侧为直角或大致直角形,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波赵明祥周永明蒋良军甘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