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孔径精加工珩磨头,包括具有中心孔、基座槽和导向条槽的珩磨头本体,珩磨头本体的中心孔内插设有芯轴组件,珩磨头本体的基座槽内设有珩磨基座,珩磨基座圆周边缘设有珩磨条,珩磨头本体一端连接有与芯轴组件顶压配合的万向接头组件,所述基座槽为平面槽,基座槽底部中间设有加强筋,加强筋两端圆弧过渡,加强筋的长度为基座槽总长度的1/3-1/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进为平面槽,并增加了加强筋,提高了本体的强度,并减少了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本体的应力集中。并降低加工制造过程中的难点,降低了废品率,减少了加工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大孔径精加工珩磨头。
技术介绍
珩磨工艺是磨削加工的一种特殊形式,又是精加工中的一种高效加工方法。不仅能去除较大的加工余量,而且是一种提高零件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有效加工方法。在珩磨工具系统中,珩磨条粘接在珩磨基座上,珩磨基座通过基座槽安装在珩磨头本体上,珩磨芯轴穿设在珩磨芯轴的中心孔内,珩磨芯轴轴向移动,珩磨基座由于芯轴的锥形孔的原因径向膨涨,起到珩磨条膨涨收缩的作用。现有的对大孔径精加工的珩磨头本体的基座槽为慢走丝加工的异形通长的凹槽, 凹槽的加工工艺复杂,残余应力较大,容易导致珩磨头在使用过程中,切削力与残余应力集中导致珩磨头本体炸裂,而且凹槽底部中间没有加强筋,这就使得珩磨头本体强度较差。另夕卜,目前的珩磨基座上控制珩磨基座涨缩的拉伸弹簧槽为平台结构,此结构不能防止拉伸弹簧移动。珩磨基座两侧面为平面,与珩磨本体基座槽依靠整个平面完全接触,增加了生产制造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易于制造、无残余应力、强度高、加工精度高的大孔径精加工珩磨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孔径精加工珩磨头,包括具有中心孔、基座槽和导向条槽的珩磨头本体,珩磨头本体的中心孔内插设有芯轴组件,珩磨头本体的基座槽内设有珩磨基座,珩磨基座圆周边缘设有珩磨条,珩磨头本体一端连接有与芯轴组件顶压配合的万向接头组件,所述基座槽为平面槽,基座槽底部中间设有加强筋,加强筋两端圆弧过渡,加强筋的长度为基座槽总长度的1/3-1/2。所述基座槽的两端部的棱角处均设有圆弧深槽。所述基座槽设有左右两组,每组四个,两组基座槽关于圆柱体的中心线对称,每组当中相邻两个基座槽径向之间的夹角为25°,左侧组自上而下的第二个基座槽和右侧组自上而下第三个基座槽之间的中心连线右高左低,该中心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所述导向条槽沿圆柱体的圆周均匀设有六个,相邻两个导向条槽径向之间的夹角为60°,其中对称的两个导向条槽之间的连线与垂线之间的夹角为14°。所述珩磨基座靠近万向接头组件处设置圆弧槽,圆弧槽内设有的用来控制珩磨基座涨缩的拉伸弹簧,珩磨基座中部两侧沿径向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两端距珩磨基座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距离为15-40mm。所述凹槽两端距珩磨基座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距离为30mm。所述芯轴组件包括粗芯轴、与粗芯轴中心螺纹连接的细芯轴,细芯轴上套有用于粗芯轴复位的压缩弹簧,粗芯轴的锥形面与珩磨基座配合连接。所述万向接头组件包括万向接头,万向接头通过连接销和万向轴与珩磨头本体连接,万向接头轴向和径向分别设有长柱销和短柱销,长柱销与细芯轴同轴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I、珩磨头本体上的基座槽原来的为慢走丝加工的异形通长的凹槽,本技术改进为平面槽,并增加了加强筋,提高了本体的强度,并减少了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本体的应力集中。2、平面槽制造加工工艺更加简便,同时减少了加工的残余应力,也有利于珩磨头本体的寿命;降低加工制造过程中的难点,降低了废品率,减少了加工成本。3、基座槽两端的棱角处均设有圆弧深槽,分散应力,保证不崩裂,易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和使用寿命。4、基座槽和导向条槽的数目和布置方式为适用于大孔径精加工工艺。5、珩磨基座由原来的平面改为带有凹槽的面,减少了与基座槽的接触面积,使接触更充分;拉伸弹簧设置在圆弧槽内,装配时,拉伸弹簧正好卡在圆弧槽内,有效的控制了拉伸弹簧的移动;本技术降低加工制造过程中的难点,降低了废品率,减少了加工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当中珩磨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当中A-A剖视图;图4是图2当中基座槽的放大图;图5是图4当中B-B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当中 行磨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 图7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大孔径精加工珩磨头,包括具有中心孔I、基座槽3和导向条槽4的珩磨头本体2,珩磨头本体2的中心孔I内插设有芯轴组件,珩磨头本体2的基座槽3内设有珩磨基座7,珩磨基座7圆周边缘设有珩磨条8,珩磨头本体2 —端连接有与芯轴组件顶压配合的万向接头组件,基座槽3为平面槽,基座槽3底部中间设有加强筋5,加强筋5两端圆弧过渡,加强筋5的长度为基座槽3总长度的1/3-1/2。基座槽3的两端部的棱角处6均设有圆弧深槽。基座槽3设有左右两组,每组四个,两组基座槽3关于圆柱体的中心线对称,每组当中相邻两个基座槽3径向之间的夹角M为25°,左侧组自上而下的第二个基座槽3和右侧组自上而下第三个基座槽3之间的中心连线右高左低,该中心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N为4° ο导向条槽4沿圆柱体2的圆周均匀设有六个,相邻两个导向条槽4径向之间的夹角S为60°,其中对称的两个导向条槽之4间的连线与垂线之间的夹角T为14°。珩磨基座7靠近万向接头组件处设置圆弧槽9,圆弧槽9内设有的用来控制珩磨基座7涨缩的拉伸弹簧10,珩磨基座7中部两侧分别沿径向设有凹槽11。凹槽11两端距珩磨基座7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距离为15-40mm,优选为30mm。芯轴组件包括粗芯轴12、与粗芯轴12中心螺纹连接的细芯轴13,细芯轴13上套有用于粗芯轴12复位的压缩弹簧14,粗芯轴12的锥形面与珩磨基座7配合连接。万向接头组件包括万向接头15,万向接头15通过连接销16和万向轴17与珩磨头本体2连接,万向接头15轴向和径向分别设有长柱销18和短柱销19,长柱销18与细芯轴13同轴固定连接。工作使用时,万向接头15与珩磨机连接,珩磨机通过长柱销18推动细芯轴13向右轴向滑动,细芯轴13克服压缩弹簧14推动粗芯轴12向右移动,粗芯轴12将珩磨基座7向外顶,珩磨条8被顶出珩磨头本体2即可进行珩磨加工。当加工结束后,珩磨机带动长柱销18向左移动,在压缩弹簧14的作用下,粗芯轴12和细芯轴13向左复位,在拉伸弹簧10 的作用下,珩磨基座7和珩磨条8缩进珩磨头本体2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孔径精加工珩磨头,包括具有中心孔、基座槽和导向条槽的珩磨头本体,珩磨头本体的中心孔内插设有芯轴组件,珩磨头本体的基座槽内设有珩磨基座,珩磨基座圆周边缘设有珩磨条,珩磨头本体一端连接有与芯轴组件顶压配合的万向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槽为平面槽,基座槽底部中间设有加强筋,加强筋两端圆弧过渡,加强筋的长度为基座槽总长度的1/3?1/2。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大孔径精加工珩磨头,包括具有中心孔、基座槽和导向条槽的珩磨头本体,珩磨头本体的中心孔内插设有芯轴组件,珩磨头本体的基座槽内设有珩磨基座,珩磨基座圆周边缘设有珩磨条,珩磨头本体一端连接有与芯轴组件顶压配合的万向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槽为平面槽,基座槽底部中间设有加强筋,加强筋两端圆弧过渡,加强筋的长度为基座槽总长度的1/3-1/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大孔径精加工珩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槽的两端部的棱角处均设有圆弧深槽。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大孔径精加工珩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槽设有左右两组,每组四个,两组基座槽关于圆柱体的中心线对称,每组当中相邻两个基座槽径向之间的夹角为25°,左侧组自上而下的第二个基座槽和右侧组自上而下第三个基座槽之间的中心连线右高左低,该中心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大孔径精加工珩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条槽沿圆柱体的圆周均匀设有六个,相邻两个导向条槽径向之间的夹角为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华鸣,张凤鸣,齐磊,边卫锋,张嗣静,杨永磊,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