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孔径精加工珩磨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4025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孔径精加工珩磨头,包括具有中心孔、基座槽和导向条槽的珩磨头本体,珩磨头本体的中心孔内插设有芯轴组件,珩磨头本体的基座槽内设有珩磨基座,珩磨基座圆周边缘设有珩磨条,珩磨头本体一端连接有与芯轴组件顶压配合的万向接头组件,所述基座槽为平面槽,基座槽底部中间设有加强筋,加强筋两端圆弧过渡,加强筋的长度为基座槽总长度的1/3-1/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进为平面槽,并增加了加强筋,提高了本体的强度,并减少了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本体的应力集中。并降低加工制造过程中的难点,降低了废品率,减少了加工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大孔径精加工珩磨头
技术介绍
珩磨工艺是磨削加工的一种特殊形式,又是精加工中的一种高效加工方法。不仅能去除较大的加工余量,而且是一种提高零件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有效加工方法。在珩磨工具系统中,珩磨条粘接在珩磨基座上,珩磨基座通过基座槽安装在珩磨头本体上,珩磨芯轴穿设在珩磨芯轴的中心孔内,珩磨芯轴轴向移动,珩磨基座由于芯轴的锥形孔的原因径向膨涨,起到珩磨条膨涨收缩的作用。现有的对大孔径精加工的珩磨头本体的基座槽为慢走丝加工的异形通长的凹槽, 凹槽的加工工艺复杂,残余应力较大,容易导致珩磨头在使用过程中,切削力与残余应力集中导致珩磨头本体炸裂,而且凹槽底部中间没有加强筋,这就使得珩磨头本体强度较差。另夕卜,目前的珩磨基座上控制珩磨基座涨缩的拉伸弹簧槽为平台结构,此结构不能防止拉伸弹簧移动。珩磨基座两侧面为平面,与珩磨本体基座槽依靠整个平面完全接触,增加了生产制造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易于制造、无残余应力、强度高、加工精度高的大孔径精加工珩磨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孔径精加工珩磨头,包括具有中心孔、基座槽和导向条槽的珩磨头本体,珩磨头本体的中心孔内插设有芯轴组件,珩磨头本体的基座槽内设有珩磨基座,珩磨基座圆周边缘设有珩磨条,珩磨头本体一端连接有与芯轴组件顶压配合的万向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槽为平面槽,基座槽底部中间设有加强筋,加强筋两端圆弧过渡,加强筋的长度为基座槽总长度的1/3?1/2。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大孔径精加工珩磨头,包括具有中心孔、基座槽和导向条槽的珩磨头本体,珩磨头本体的中心孔内插设有芯轴组件,珩磨头本体的基座槽内设有珩磨基座,珩磨基座圆周边缘设有珩磨条,珩磨头本体一端连接有与芯轴组件顶压配合的万向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槽为平面槽,基座槽底部中间设有加强筋,加强筋两端圆弧过渡,加强筋的长度为基座槽总长度的1/3-1/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大孔径精加工珩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槽的两端部的棱角处均设有圆弧深槽。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大孔径精加工珩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槽设有左右两组,每组四个,两组基座槽关于圆柱体的中心线对称,每组当中相邻两个基座槽径向之间的夹角为25°,左侧组自上而下的第二个基座槽和右侧组自上而下第三个基座槽之间的中心连线右高左低,该中心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大孔径精加工珩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条槽沿圆柱体的圆周均匀设有六个,相邻两个导向条槽径向之间的夹角为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华鸣张凤鸣齐磊边卫锋张嗣静杨永磊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