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辋焊缝端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3518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轮辋焊缝端切机,包括上切刀夹持块、以及下切刀夹持块,所述上切刀夹持块夹持有上切刀,下切刀夹持块夹持有下切刀;所述上切刀位于下切刀的上方,且上切刀的轴线与下切刀的轴线平行,上切刀在俯视方向的投影与下切刀在俯视方向的投影之间的距离为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工作效率高,结构简单,去焊效果好,处理面平整光滑,能快速的消除多余端面焊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轮的生产,具体是指轮辋焊缝端切机
技术介绍
车轮分为镶入轮胎的轮辋和安装在车轴上的轮盘,有的车轮采用车辋和轮盘组装起来的组合式结构,有的采用利用铸造或锻造使得车轮形成一体的整体式结构;组合式结构主要用于钢制车轮,很早以前采用铆接的方法,现在采用焊接的方法,而整体式结构的生产能耗较高,现在一般采用组合式结构生产,组合是结构生产的生产过程分为车辋的生产和轮盘的生产。车辋的生产,即轮辋的生产采用的生产方法为,取一个矩形钢板,经过卷圆处理, 在经过焊接处理、将钢板的两端焊接,最后进行冲压扩口处理,最后进行冲孔成型;其中在焊接钢板两端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焊点,因此会凸出很多焊块,因此为了不影响轮辋的使用,需要对该焊缝处的焊块进行去焊处理。一般的去焊处理采用铣刀将多余的焊块直接切除,因此切除后的表面存在毛刺,且毛刺的范围大数量多,因此可采用轮压的方式进行毛刺处理,将多余的毛刺压平。基于上述,采用轮压的方式处理焊接部分的表面,则会造成轮辋的两端出现多余焊块,或者在焊接时,由于采用的是面焊接方式,因此,焊接表面本身具有多余的焊块,对于这类多余的焊块,一般采用人工锉平的方法,工作时间长,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轮辋焊缝端切机,工作效率高,结构简单,去焊效果好,处理面平整光滑,能快速的消除多余端面焊块。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轮辋焊缝端切机,包括上切刀夹持块、以及下切刀夹持块,所述上切刀夹持块夹持有上切刀,下切刀夹持块夹持有下切刀;所述上切刀位于下切刀的上方,且上切刀的轴线与下切刀的轴线平行,上切刀在俯视方向的投影与下切刀在俯视方向的投影之间的距离为零。所述上切刀夹持块连接有带板,还包括导向柱和气缸,所述导向柱和气缸均贯穿带板。所述导向柱的两端和气缸的两端均分别连接有上板和下板。所述下板与下切刀夹持块连接。本技术的设计原理为由于多余焊块是位于轮辋的端面上,且焊块体积小,厚度薄,因此我们选择冲压切除的方式;基于这样的构思,本技术特设置上下放置的可相对活动的上切刀和下切刀,为了稳定上切刀和下切刀能进行稳定的相对移动,因此上切刀被上切刀夹持块夹持,下切刀被下切刀夹持块夹持;同时为了保证能完美整齐的将焊块切除,需要满足上切刀的轴线与下切刀的轴线平行,同时上切刀在俯视方向的投影与下切刀在俯视方向的投影之间的距离为零;这样我们只需要将轮辋套设置在下切刀夹持块的外表上,其端面与下切刀的边缘线齐平,即轮辋的端面在俯视方向的投影位于上切刀在俯视方向的投影和下切刀在俯视方向的投影之间;这样当上切刀下压后,能整齐的冲切下焊块。同时为了使得上切刀夹持块平稳的向下移动,上切刀夹持块连接有带板,还包括导向柱和气缸,导向柱和气缸均贯穿带板;导向柱的两端和气缸的两端均分别连接有上板和下板;下板与下切刀夹持块连接;这样带板在气缸的驱动下稳定的上下移动,在导向柱的限位和导向作用下,可保持平稳,不会发生侧向移位。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工作效率高,结构简单,去焊效果好,处理面平整光滑,能快速的消除多余端面焊块。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的标号分别表不为1、导向柱;2、上板;3、下板;4、气缸;5、带板;6、上切刀 夹持块;7、上切刀;8、下切刀;9、下切刀夹持块;10、轮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实施例一如图I所示,由于多余焊块是位于轮辋的端面上,且焊块体积小,厚度薄,因此我们选择冲压切除的方式;基于这样的构思,本技术特设置上下放置的可相对活动的上切刀7和下切刀8,为了稳定上切刀7和下切刀8能进行稳定的相对移动,因此上切刀7被上切刀夹持块6夹持,下切刀8被下切刀夹持块9夹持;同时为了保证能完美整齐的将焊块切除,需要满足上切刀7的轴线与下切刀8的轴线平行,同时上切刀7在俯视方向的投影与下切刀8在俯视方向的投影之间的距离为零;这样我们只需要将轮辋套设置在下切刀夹持块9的外表上,其端面与下切刀8的边缘线齐平,即轮辋的端面在俯视方向的投影位于上切刀7在俯视方向的投影和下切刀8在俯视方向的投影之间;这样当上切刀7下压后,能整齐的冲切下焊块。同时为了使得上切刀夹持块6平稳的向下移动,上切刀夹持块6连接有带板5,还包括导向柱I和气缸4,导向柱I和气缸4均贯穿带板5 ;导向柱I的两端和气缸4的两端均分别连接有上板2和下板3 ;下板3与下切刀夹持块9连接;这样带板5在气缸4的驱动下稳定的上下移动,在导向柱I的限位和导向作用下,可保持平稳,不会发生侧向移位。因此,本技术设计的轮辋焊缝端切机,包括上切刀夹持块6、以及下切刀夹持块9,所述上切刀夹持块6夹持有上切刀7,下切刀夹持块9夹持有下切刀8 ;所述上切刀7位于下切刀8的上方,且上切刀7的轴线与下切刀8的轴线平行,上切刀7在俯视方向的投影与下切刀8在俯视方向的投影之间的距离为零。所述上切刀夹持块6连接有带板5,还包括导向柱I和气缸4,所述导向柱I和气缸4均贯穿带板5。所述导向柱I的两端和气缸4的两端均分别连接有上板2和下板3。所述下板3与下切刀夹持块9连接。操作时,如图I所示,将轮辋套在下切刀夹持块上,使得轮辋的端面与下切刀对齐,然后驱动气缸,使得带板下移,带动上切刀下移,以切除多余的焊块。 综上,就能较好地实现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轮辋焊缝端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切刀夹持块(6)、以及下切刀夹持块(9),所述上切刀夹持块(6)夹持有上切刀(7),下切刀夹持块(9)夹持有下切刀(8);所述上切刀(7)位于下切刀(8)的上方,且上切刀(7)的轴线与下切刀(8)的轴线平行,上切刀(7)在俯视方向的投影与下切刀(8)在俯视方向的投影之间的距离为零。

【技术特征摘要】
1.轮辋焊缝端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切刀夹持块(6)、以及下切刀夹持块(9),所述上切刀夹持块(6)夹持有上切刀(7),下切刀夹持块(9)夹持有下切刀(8);所述上切刀(7)位于下切刀(8)的上方,且上切刀(7)的轴线与下切刀(8)的轴线平行,上切刀(7)在俯视方向的投影与下切刀(8)在俯视方向的投影之间的距离为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轮辋焊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南威祝伟骏雷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