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振海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术后锻炼、恢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11774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术后锻炼、恢复装置,其结构中上端杆的两端和中部固定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下端与下端杆固定连接,下端杆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下端杆的后侧内部设置有升降杆,通过升降旋钮调节,升降杆的上端固定在板凳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术后锻炼、恢复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安全可靠等优点,患者使用时可以根据身高调节装置的高度,满足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而且本装置上还设置有可升降的板凳,在满足患者独自进行康复训练的前提下本装置还可使患者坐下休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术后锻炼、恢复装置
技术介绍
手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进行训练的时候通常选择单拐来进行锻炼,但是因为单拐的支点较小,所以非常容易出现摔伤的情况,一般患者在训练的时候都需要有监护人员保护其安全,这样就给监护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还有患者在训练的过程有疲劳感的时候也无法及时地坐下休息,给康复训练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因此社会上急需一种可以供手术后康复训练患者进行恢复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费用低的,同时能够满足患者单独进行康复训练和休息要求的一种新型术后锻炼、恢复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其结构中上端杆的两端和中部固定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下端与下端杆固定连接,下端杆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下端杆的后侧内部设置有升降杆,通过升降旋钮调节,升降杆的上端固定在板凳上。上述上端杆为防滑设置。上述下端杆为矩形设置。上述伸缩杆之间通过加固杆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术后锻炼、恢复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安全可靠等优点,患者使用时可以根据身高调节装置的高度,满足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而且本装置上还设置有可升降的板凳,在满足患者独自进行康复训练的前提下本装置还可使患者坐下休息。附图说明图I为一种新型术后锻炼、恢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I、上端杆;2、伸缩杆;3、加固杆;4、板凳;5、升降杆;6、万向轮;7、升降旋钮;8、下端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术后锻炼、恢复装置作以下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术后锻炼、恢复装置其结构中上端杆I的两端和中部固定有伸缩杆2,可以通过调解伸缩杆2的长度满足不同身高病人的使用,伸缩杆2的下端与下端杆8固定连接,伸缩杆2之间通过加固杆3固定连接,下端杆8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6 ;下端杆8的后侧内部设置有升降杆5,通过升降旋钮7调节,升降杆5的上端固定在板凳4上,患者需要休息的时候可以将升降杆5落下,板凳4的低端与万向轮6的下端齐平,便于患者坐下休息。上端杆I为防滑设置,防止患者手打滑摔倒。 下端杆8可以设置为矩形。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术后锻炼、恢复装置其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方便,按照说明书附图所示即可加工。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术后锻炼、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端杆的两端和中部固定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下端与下端杆固定连接,下端杆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下端杆的后侧内部设置有升降杆,通过升降旋钮调节,升降杆的上端固定在板凳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术后锻炼、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端杆的两端和中部固定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下端与下端杆固定连接,下端杆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下端杆的后侧内部设置有升降杆,通过升降旋钮调节,升降杆的上端固定在板凳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海
申请(专利权)人:王振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