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剥离器,与负压吸引器相连,包括长操作杆、剥离头和切换阀;该长操作杆上设有一负压通道、一切换腔、一清洗通道和一引流通道;该负压通道一端连接负压吸引器,另一端与切换腔连通;该剥离头与长操作杆为可拆卸连接;该清洗通道和引流通道一端均与切换腔连通,另一端均连接剥离头;该切换阀位于切换腔内且设有操控件,切换腔对应设有供该操控件穿过的通孔,该操控件上设有连通至外部的切换口,操控件可被操控带动切换阀转动实现接通切换口与清洗通道实现清洗,或接通切换口与负压通道和引流通道实现负压剥离。通过切换阀来实现负压剥离和清洗功能的切换,还可吸引血液和烟雾,使手术视野保持清晰,减少组织损伤、结构可靠、功能多样。(*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可用于甲状腺腔镜手术的多功能剥离器。
技术介绍
甲状腺腔镜手术是甲状腺领域的微创手术,严格意义上讲,它并非微创,而是美容手术,它给年轻爱美的女士带来了福音。单个甲状腺肿需要手术治疗时,一般在颈部开一条5-6cm的口子,愈合后会留下手术疤痕。因此,产生了甲状腺腔镜手术,通常是取三个口(包括镜子一个口、超声刀一个口、还一个口可放钳子或者是剥离器,术中可换),一般取在两乳头之间或者是上一指的位置,通过组织间隙挖隧道的方式达到颈部甲状腺位置,进行手术操作,需要腔镜甲状腺剥离器才能实现,其可以用来钝性剥离组织间隙,开放隧道(就是手术切口与甲状腺组织之间的通道),由于操作中难免会少量出血和超声刀切割组织时产生烟雾或污染物倒流的情况,因此很有必要设计一种除实现剥离功能外还可吸引血液和烟雾,使镜子不模糊、保持手术视野清晰,术后也可进行水冲洗,观察是否有活动性出血的多功能剥离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双通道、切换负压剥离或清洗、防止污染物倒流的多功能剥离器。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剥离器,与负压吸引器相连,包括长操作杆和剥离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换阀;该长操作杆上设有一负压通道、一切换腔、一清洗通道和一引流通道;该负压通道一端连接负压吸引器,另一端与切换腔连通;该剥离头与长操作杆为可拆卸连接;该清洗通道和引流通道一端均与切换腔连通,另一端均连接剥离头;该切换阀位于切换腔内且设有操控件,切换腔对应设有供该操控件穿过的通孔,该操控件上设有连通至外部的切换口,操控件可被操控带动切换阀转动实现接通切换口与清洗通道实现清洗,或接通切换口与负压通道和引流通道实现负压剥离并通过切换口的开度实现负压调节。优选的,所述切换阀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该第二通道一端与第一通道呈一定角度连通,该第一通道连接有所述操控件,该切换口与该第一通道连接并连通,操控件可被操控转动实现接通第二通道与清洗通道,或接通第一通道与负压通道和引流通道。优选的,所述剥离头包括有连接管和圆滑头部,该连接管设有与所述长操作杆一一对应连通的清洗通道和引流通道,该圆滑头部设有均匀分布且与连接管连通的吸引孔。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与所述长操作杆为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圆滑头部顶部直径小于底部直径。优选的,所述剥离头与所述操作杆为可拆卸连接。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多功能剥离器,在长操作杆内设置负压通道、清洗通道和引流通道,配合切换腔和切换阀来实现负压剥离和清洗功能的切换,还可吸引血液和烟雾,使手术视野保持清晰,减少组织损伤、结构可靠、功能多样。2、本技术的多功能剥离器,在切换阀上设置切换孔,在清洗功能时,连接水管以提供清洗水;在负压剥离功能时,可用手压改变其开度,实现负压压力的调整,操作方便;3、本技术的剥离头与长操作杆为可拆卸配合,剥离头可根据组织来选择,可以是单极电钩或钝性剥离头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分解示意图(切换口连接水管);图3为图1的侧视图;图4为图1中的A-A向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工作状态图(负压剥离位置);图6为本技术工作状态图(清洗位置);其中:10、长操作杆,11、负压通道,12、切换腔,13、清洗通道,14、引流通道,20、剥离头,21、连接管,22、圆滑头部,23、吸引孔,31、第一通道,32、第二通道,33、切换口,34、操控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1至图6,一种多功能剥离器,与负压吸引器相连,包括长操作杆10、剥离头20和切换阀。该长操作杆10内设有一负压通道11、一切换腔12、一清洗通道13和一引流通道14,该负压通道11位于切换腔12顶端,该清洗通道13和引流通道14位于切换腔12底端且互相独立。该剥离头20与长操作杆10底端为可拆卸连接。该负压通道11一端连接负压吸引器,另一端与切换腔12连通。该清洗通道13和引流通道14一端均与切换腔12连通,另一端均连接剥离头20。该切换阀位于切换腔12内且设有操控件34、第一通道31和第二通道32。该第二通道32一端与第一通道31呈一定角度连通,该第一通道31连接操控件34,该操控件34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切换口33且与该第一通道31连接并连通。切换腔12对应设有供该操控件34穿过的通孔。操控件34可被操控带动切换阀转动实现切换冲洗功能和负压剥离功能。进一步的,剥离头20包括有连接管21和圆滑头部22,该连接管21设有与长操作杆10一一对应连通的清洗通道13和引流通道14,该圆滑头部22设有均匀分布且与连接管21连通的吸引孔23。连接管21与长操作杆10为螺纹连接。圆滑头部22顶部直径小于底部直径,以最大面积地接触组织,进行剥离操作。例如,可设置成类似蘑菇形。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要进行负压剥离操作时,旋转操控件34至对应位置(负压剥离位置),使得切换口33与负压通道11和引流通道14连通,此时,第一通道31两端分别与负压通道11和引流通道14对接,开启负压吸引器即可进行负压剥离操作(同时吸引烟雾和体液),并通过手压切换口33来调整切换口33开度,实现负压大小的调整。当需要进行清洗时,旋转操控件34至对应的位置(清洗位置),使得切换口33与清洗通道13接通,此时,第二通道32与清洗通道13对接,将切换口33连接外部水管,开启外部水源,对剥离头20进行冲洗,冲洗后的污物混合液通过上述的负压剥离操作排出。本技术可在操控件34上设置指示部件,在长操作杆10上对应设置标记以区分不同功能,通过旋转操控件34使其指示部件处于清洗位置或负压剥离位置实现功能的切换。另外,本技术的剥离头20并不唯一,也可采用常规的单极电钩或现有技术的其他剥离头20,只需剥离头20的通道做适应性修改即可。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剥离器,与负压吸引器相连,包括长操作杆和剥离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换阀;该长操作杆上设有一负压通道、一切换腔、一清洗通道和一引流通道;该负压通道一端连接负压吸引器,另一端与切换腔连通;该剥离头与长操作杆为可拆卸连接;该清洗通道和引流通道一端均与切换腔连通,另一端均连接剥离头;该切换阀位于切换腔内且设有操控件,切换腔对应设有供该操控件穿过的通孔,该操控件上设有连通至外部的切换口,操控件可被操控带动切换阀转动实现接通切换口与清洗通道实现清洗,或接通切换口与负压通道和引流通道实现负压剥离并通过切换口的开度实现负压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剥离器,与负压吸引器相连,包括长操作杆和剥离头,其
特征在于:还包括切换阀;该长操作杆上设有一负压通道、一切换腔、一清洗
通道和一引流通道;该负压通道一端连接负压吸引器,另一端与切换腔连通;
该剥离头与长操作杆为可拆卸连接;该清洗通道和引流通道一端均与切换腔连
通,另一端均连接剥离头;该切换阀位于切换腔内且设有操控件,切换腔对应
设有供该操控件穿过的通孔,该操控件上设有连通至外部的切换口,操控件可
被操控带动切换阀转动实现接通切换口与清洗通道实现清洗,或接通切换口与
负压通道和引流通道实现负压剥离并通过切换口的开度实现负压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剥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包
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该第二通道一端与第一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国强,邹康,谢锦秀,吕游,周鑫,刘昭晖,
申请(专利权)人:苏国强,邹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