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料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157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托料架,该托料架包括托料台、第一垫、弹性元件、第一管状物、第二垫、第二管状物以及底板,其中托料台、第一垫和第一管状物依次固定连接,第二垫、第二管状物和底板依次固定连接,弹性元件套接在第一管状物上,第一管状物的下端穿过第二垫插入到第二管状物中并且能够相对于第二管状物上下移动。使用这种托料架时,基于弹性元件的弹性作用,托料台的高度能够随着托料台上支撑的料片的运动趋势而变化,从而可以防止托料架高度固定所引起的料片翘曲现象,能够同时满足方便上下料和柔性托料两种需求,并且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托料架。
技术介绍
在冲压工艺中,当待加工料片比较大时,经常需要在冲压模具中使用托料架。具体而言,托料架的应用主要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操作工人可以通过托料架把料片滑送到模具上,如直接把很大的料片搬到模具上劳动强度会很大,而且当手伸到模具下面工作时非常危险;二是当料片大到一定程度时,料片会有很大一部分悬在模具的外面,料片的重心不稳,会出现倾斜、弯曲,甚至从模具上掉下来等风险,当模具工作时也不能依靠操作工人用手来托着料片,这种情况下应用托料架可以作为辅助支撑,使料片可以稳定地放在模具上,从而保证待冲压料片的准确定位。目前应用的各类托料架中,托料方式都是刚性的,即托料台的高度都是在模具工作之前预先调整到一个预定的数值,在模具工作时该数值一直保持不变。但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托料台的高度不变会导致料片发生翘曲,影响料片的精度。例如,在冲压过程中,当模具的上模接触料片以后,上模会压住刃口边缘的料片继续向下移动以完成冲压过程,而托料架的托料台上的料片部分是不能向下移动的,这样在刃口和托料架中间地带的料片就会发生变形翘曲,一次冲压过后的料片将不能继续使用,再次定位的精度和料片形状都会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托料架,这种托料架的高度在模具工作的-->时候能够随料片的运动趋势而运动,从而可以避免在冲压过程中料片的局部高度一成不变所引起的料片翘曲现象。本技术提供的托料架包括托料台、第一垫、弹性元件、第一管状物、第二垫、第二管状物以及底板,其中托料台、第一垫和第一管状物依次固定连接,第二垫、第二管状物和底板依次固定连接,弹性元件套接在第一管状物上,第一管状物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二垫插入到第二管状物中并且能够相对于第二管状物上下移动。使用这种托料架时,基于弹性元件的弹性作用,托料台的高度能够随着托料台上支撑的料片的运动而变化,从而可以避免发生现有技术中料片变形翘曲的现象。例如,在冲压过程中,当上模接触到料片时,上模会压住刃口周边的料片向下移动,这样会给托料架形成一定的压力,托料架上的弹性元件在压力的作用下会被压缩,托料台的高度始终会和上模的运动趋势保持一致,料片在刃口和托料架的中间地带始终保持高度一致,当一次冲压过程完成模具打开时,由于弹性元件的弹性恢复,托料架又恢复到原来的高度。因此,使用本技术的托料架,可以防止托料架高度固定所引起的料片翘曲现象,能够同时满足方便上下料和柔性托料两种需求,并且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托料架的分解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托料架的整体主视图;图3是图2中的托料架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托料架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托料架主要包括托料台1、第一垫2、弹性元件3、第一管状物4、第二垫5、第二管状物6以及底板7,其中托料台1、第一垫2和第一管状物4依次固定连接,第二垫5、第二管状物6和底板7依次固定连接,弹性元件3套接在第一管状物4上,第一管状物4的下端插入到第二管状物6中并且能够相对于第二管状物6上下移动。整个托料架是通过将底板7固定在地面上而固定,托料台1则是用于托料。所述第一垫2、第一管状物4、第二垫5、第二管状物6以及底板7优选为金属材料制造,更优选为钢材料制造。所述弹性元件3优选为弹簧,例如螺旋弹簧。各个零件之间的固定连接通常采用焊接。所述第一管状物4和所述第二管状物5可以是方管或者圆管,优选为圆管。为了防止第一管状物4从第二管状物6中脱离,可以在所述第一管状物4的一对相对侧壁上设置第一通孔41,所述第二管状物6的一对相对侧壁上设置沿着第二管状物6的轴向方向伸长的长孔61,该长孔61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通孔41的位置对应,由此,可以将紧固件穿过所述长孔61和第一通孔41而将二者连接在一起。所述长孔61的作用是为了允许第一管状物4在第二管状物6中上下运动,以实现柔性托料,并限定第一管状物4不会脱离第二管状物6。所述紧固件一般为螺栓8和螺母9,螺栓8穿过所述长孔61和第一通孔41并被螺母9紧固。螺栓8可以使用现有的单头螺栓或者双头螺栓。所述第一管状物4在另一对相对侧壁上也可以设置与第一通孔41相同的第二通孔42。所述第一通孔41优选与所述第二通孔42彼此正交。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管状物4旋转90度插入到第二管状物6中之后,同样可以通过螺栓8和螺母9紧固。即,螺栓8穿过长孔61和第二通孔42之后利用螺母9紧固。这对于托料台1长度较大、在不使用时需要改变托料台1的-->放置位置的情况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在使用本技术的托料架时,在对料片进行冲压操作的过程中,弹性元件4会随着料片的运动趋势而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导致托料台1的高度发生相应的变化,即托料台1的高度会随着料片的运动而相应的改变,实现柔性托料的作用,从而可以防止由于托料架高度一成不变所导致的料片翘曲等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托料架,该托料架包括托料台(1),其特征在于,该托料架还包括第一垫(2)、弹性元件(3)、第一管状物(4)、第二垫(5)、第二管状物(6)以及底板(7),其中托料台(1)、第一垫(2)和第一管状物(4)从上向下依次固定连接,第二垫(5)、第二管状物(6)和底板(7)从上向下依次固定连接,弹性元件(3)套接在第一管状物(4)上,第一管状物(4)的下端穿过第二垫(5)插入到第二管状物(6)中并且能够相对于第二管状物(6)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料架,该托料架包括托料台(1),其特征在于,该托料架还包括第一垫(2)、弹性元件(3)、第一管状物(4)、第二垫(5)、第二管状物(6)以及底板(7),其中托料台(1)、第一垫(2)和第一管状物(4)从上向下依次固定连接,第二垫(5)、第二管状物(6)和底板(7)从上向下依次固定连接,弹性元件(3)套接在第一管状物(4)上,第一管状物(4)的下端穿过第二垫(5)插入到第二管状物(6)中并且能够相对于第二管状物(6)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状物(4)的一对相对侧壁上具有第一通孔(41),所述第二管状物(6)的一对相对侧壁上具有沿着第二管状物(6)的轴向方向伸长的长孔(61),该长孔(61)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通孔(41)的位置对应,紧固件穿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金凤何胜文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