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介峰专利>正文

金属容器的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0980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容器成型技术。解决工序少问题。它包括底架、底模、顶座、套筒、水管及机台、操控件等,底模顶端设有开口;顶座位于底模相对位置上,上设支持杆;中空套筒位于顶座下相应位置,在其邻近顶座的一端设第一空间,第一空间中穿套可紧密与之贴靠的活塞杆,活塞杆凸露在中空套筒外的一端,固接在顶座的支持杆上,第二空间藉一通道与第一空间相连通,且第二空间嵌设有延伸至底模的活动块;用于金属容器成型加工。(*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金属容器的成型装置本技术涉及金属容器的加工成型技术设备。一般不锈钢容器的成型装置,都有一机台,机台上有一上下移动的底模,与底模相对有一盘座,盘座上设上模,利用冲力,对在底模中的工件以成型加工,但因上模为橡匀制圆筒实心体,故无法使工件弯折部呈直角,仅能圆弧型且不精细,上模使用寿命短;另一种藉油压使底模与上模结合在一封闭空间中,加工后的成品必须清洗油污,手续多,成本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序少、成本低的金属容器的成型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金属容器的成型装置,其为一利用水压对粗胚作进一步处理使之成型的装置,它包含一底架、一底模、一顶座、一中空套筒、一启闭元件、一水管及一机台和控制机构,底模上下垂直移动地设在机台上,其特征是:底模顶端设有开口;顶座位于底模相对位置上,上设支持杆;中空套筒位于顶座下相应位置,在其邻近顶座的一端设第一空间,第一空间中穿套可紧密与之贴靠的活塞杆,活塞杆凸露在中空套筒外的一端,固接在顶座的支持杆上,在中空套筒另端嵌套在底模的基座上且在该端设有第二空间,第二空间藉一通道与第一空间相连通,且第二空间嵌设有延伸至底模的活动块;启闭元件穿置在活动块中,一端凸伸在第一空间中,另端凸露在底模中,且在两端分别设有孔洞;水管接设在中空套筒一侧边上,并与水源相接,水源中的水经由水管注入中空套筒中。藉上述设计,使底模向上移动,以使与穿置在启闭元件,可随底模移动上移,而使第一空间中的水,由孔洞流入启闭元件,再启闭元件在底模一端的孔洞流至底模中的粗胚中,随着底模不断向上移动,与底模结合的中空套筒亦随之上移,而使在中空套筒中且固定不动的活塞杆,可随顶模的移动逐渐向下压靠,而对流入底模中的水施加高压,进而使粗胚由水挤压成型,达到工序减少,成本降低的良好效果。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再作进一步说明。图1本技术构造示意图。图2、3本技术动作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技术包含一底架10、一底模20、一顶座30、一中空套筒40、一启闭元件43、一水管60及一机台和控制机构,底模20上下垂直移动地设在机台上,其特征是:底模20顶端设有开口21;顶座30位于底模20相对位置上,上设支持杆35;中空套筒40位于顶座30下相应位置,在其邻近顶座30的一端设第一空间46,第一空间46-->中穿套可紧密与之贴靠的活塞杆41,活塞杆41凸露在中空套筒40外的一端,固接在顶座30的支持杆35上,在中空套筒40另端嵌套在底模20的基座上且在该端设有第二空间47,第二空间47藉一通道461与第一空间46相连通,且第二空间47嵌设有延伸至底模20的活动块44;启闭元件43穿置在活动块44中,一端凸伸在第一空间46中,另端凸露在底模20中,且在两端分别设有孔洞432;水管60接设在中空套筒40一侧边上,并与水源相接,水源中的水经由水管60注入中空套筒40中。其中,活塞杆41周边设有迫紧元件411,以使活塞杆41与中空套筒40相邻接处设有空隙。其中,启闭元件43凸伸至第一空间46一端,并设有较穿孔面积大的头部431,以致启闭元件43悬置在通道461上,不致掉落;其中,启闭元件43在邻近活动块44,在底模20的一端处设有顶杆433;另活动块44在底模20中的一端周边套设迫紧元件442,顶杆443向上移动时压靠活动块44,使活动块44周边的迫紧元件442受挤压变形时,可将活动块44与粗胚50间的缝隙堵塞,使其内的水受压时,不致漏水。其中,迫紧元件442、411可为橡胶垫。如图1,其底架10上设有气压缸11,气压缸11上有承座12,承座12设有可活动的推盘13,推盘13滑设在滑件14上,顶上有缸筒34。如图2,推盘13设有一藉由卡扣固定在推盘13的底模20,该底模20由两个形状对称且开合的不锈钢模所组成,推盘13一端设有开口21。机台顶端设有顶座30,顶座30上设支柱31,下设中空套筒40,中空套筒40上为上盘32;启闭元件43为止水栓;开口21套有基座42,启闭元件43端缘接设有一座体45。如图3,底模20中的粗胚50底面可压靠在座体45的自由端上,工作时,将水槽中的水抽送至水管60,推盘13上的底模20可随之移动,即会与基座42碰触,紧密贴合,顶杆433压靠在活动块44上,使迫紧元件442变形扩张,堵住溢流,活塞杆41向下挤压,使粗胚50被挤压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金属容器的成型装置,其为一利用水压对粗胚作进一步处理使之成型的装置,它包括含一底架、一底模、一顶座、一中空套筒、一启闭元件、一水管及一机台和控制机构,底模上下垂直移动地设在机台上,其特征是:底模顶端设有开口;顶座位于底模相对位置上,上设支持杆;中空套筒位于顶座下相应位置,在其邻近顶座的一端设第一空间,第一空间中穿套可紧密与之贴靠的活塞杆,活塞杆凸露在中空套筒外的一端,固接在顶座的支持杆上,在中空套筒另端嵌套在底模的基座上且在该端设有第二空间,第二空间藉一通道与第一空间相连通,且第二空间嵌设有延伸至底模的活动块;启闭元件穿置在活动块中,一端凸伸在第一空间中,另端凸露在底模中,且在两端分别设有孔洞;水管接设在中空套筒一侧边上,并与水源相接,水源中的水经由水管注入中空套筒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金属容器的成型装置,其为一利用水压对粗胚作进一步处理使之成型的装置,它包含一底架、一底模、一顶座、一中空套筒、一启闭元件、一水管及一机台和控制机构,底模上下垂直移动地设在机台上,其特征是:底模顶端设有开口;顶座位于底模相对位置上,上设支持杆;中空套筒位于顶座下相应位置,在其邻近顶座的一端设第一空间,第一空间中穿套可紧密与之贴靠的活塞杆,活塞杆凸露在中空套筒外的一端,固接在顶座的支持杆上,在中空套筒另端嵌套在底模的基座上且在该端设有第二空间,第二空间藉一通道与第一空间相连通,且第二空间嵌设有延伸至底模的活动块;启闭元件穿置在活动块中,一端凸伸在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介峰
申请(专利权)人:林介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