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既能抑制雄型端子的插入引板插入嵌合结构的插入力的增大又能可靠地导电的雌型端子。该雌型端子(1)具备允许雄型端子中的插入引板(300)插入的盒部(2),在盒部(2)中具备与所插入的插入引板(300)弹性接触的弹性接触片(21)、与弹性接触片相对并通过与弹性接触片共同夹持所插入的插入引板来嵌合插入引板(300)的内侧顶部(22b),在内侧顶部(22b)上形成有朝着弹性接触片(21)突出的半球状凸部(81),相对于后方半球状凸部(81a)将前方半球状凸部(81b)配置在与插入引板(300)的插入方向(X)交叉的位置,且将在两端形成有半球状凸部(81)的斜焊缝(80)以在内侧顶部(22b)的面内与宽窄方向(Y)交叉的方式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装于连接器等的雌型端子,例如上述连接器被用于负责车辆用线束的连接。
技术介绍
以往,在车辆中配置有很多线束,这些线束利用连接器连接。在这样的连接器中内置有压接端子,所述压接端子对应于构成线束的被覆电线中每一个进行压接固定。像这样的压接端子为具备平板状的插入引板的雄型端子和具备允许所示插入引板插入的盒部的雌型端子成为一对所构成,所述雄型端子和所述雌型端子分别以连接于被覆电线的状态安装在连接器内部。 另外,雌型端子的盒部是如下结构与所插入的插入引板弹性接触的弹性接触部和与该弹性接触部相对的固定接触部,由弹性接触部和固定接触部夹持所插入的插入引板,从而将插入引板电连接且物理连接来进行嵌合。近年来,伴随着车辆中的电路构成的复杂化等,连接器中的端子数存在增多的倾向。端子数这样增加时,内置有上述那样的端子的连接器彼此的嵌合连接需要较大的插入力。由此,为了使连接器的嵌合作业容易化,强烈地期望使雄型端子插入雌型端子的插入力降低。不过,重视连接器嵌合作业的容易化而谋求接触载荷的降低时,存在导致嵌合状态下的连接可靠性降低这样的问题。详细而言,接触载荷较低时,由于端子表面的氧化、微滑动摩擦的发生、热或者振动等的影响,而引起两端子的接触电阻的增大、通电状态瞬间被切断这样的事态。针对这样的问题提出有使形成在弹性接触部上的凸起多点化的雌型端子(专利文献I)。该雌型端子是如下结构弹性接触部与固定接触部一起夹持被插入盒部的插入引板来进行嵌合,形成于弹性接触部的作为凸起的凸部在宽窄方向的不同的位置具备多个,并且,形成于固定接触部的作为焊缝(bead)的凸部在宽窄方向的不同的位置具备多个。采用该结构的专利文献I的雌型端子由于盒部所具备的多个凸部,所插入的插入引板难以旋转,耐振动特性提高。因而,不需要使弹性接触部的弹簧性能提高而使凸部和插入引板之间的接触载荷增大,不使插入引板插入雌型端子的盒部的插入力增大就能够实现可靠的嵌合状态。不过,现今的车辆要求伴随着节能化的轻量化,与线束的细线化一起进行端子的小型化。这样,进行端子的小型化时,如现有文献I那样,在宽窄方向的不同的位置形成多个凸部在空间上存在困难。此外,即使是在宽窄方向的不同的位置能够形成多个凸部的情况下,将确保与车辆中的电路构成的复杂化、高电流化等相对应的接触面积的凸部全部配置在宽窄方向的不同的位置是困难的。因此,需要在插入引板插入雌型端子的盒部的方向上的不同的位置配置凸部。不过,在仅沿着插入方向配置了凸部的情况下、插入方向前侧的凸部在插入引板上的插入方向后侧的凸部已滑动的部位滑动。这样,存在如下问题使凸部在其另一凸部已滑动的部位进一步滑动时,插入引板中的凸部的滑动阻力增加,因此,插入力变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9-3774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边能够抑制雄型端子的插入引板插入嵌合结构的插入力的增大一边能够可靠地导电的雌型端子。解决所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雌型端子,该雌型端子具备允许雄型端子中的插入引板插入的嵌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结构具备弹性接触部和相对接触部,所述弹性接触部与被插入所述嵌合结构的所述插入引板弹性接触、所述相对接触部与该弹性接触部相对并与所述弹性接触部共同夹持所插入的所述插入引板以进行嵌合,在该相对接触部上形成有两个以上的凸部,该凸部朝向所述弹性接触部侧突出,相对于所述两个以上的凸部中的一个凸部将另一个凸部配置在与所述插入引板插入所述嵌合结构的方向交叉的位置,并且,在将所述凸部中的两个凸部作为凸部组时,至少一个凸部组配置成在所述相对接触部的面内在与所述插入方向正交的宽窄方向上交叉。所述嵌合结构是被称为所谓的盒部,该嵌合结构允许雄型端子的插入引板插入,并能够进行电连接和物理连接的用于嵌合的结构。此外,具备嵌合结构的所述雌型端子能够为具备将构成线束的被覆电线露出的露出电线部分和压接覆盖部分的压接部的压接端子。另外,压接部也可以是开放压接形式或者封闭压接形式等中的任一种形式的压接部,还可以例如是用超声波焊接等电连接且物理连接的结构。所述相对接触部能够形成为雌型端子的盒部等的嵌合结构中的一部分的固定部分、固定部分所具备的可动部分。所述凸部能够形成为如称为焊缝的大致半圆截面棒状、大致矩形截面棒状那样形成在沿着插入方向具有长度的形状的一部的凸部、分别独立地形成的凸部。相对于所述两个以上的凸部中一个凸部将另一凸部配置在与所述插入引板插入所述嵌合结构的方向交叉的位置是指,配置在将两个的凸部的中心在相对接触部上连结的方向线与插入方向交叉的位置。在将所述凸部中的两个凸部作为凸部组时,至少一个凸部组配置成在所述相对接触部面的内在与所述插入方向正交的宽窄方向上交叉是指,例如在具有3个凸部的情况下,能够构成3个凸部组,其中一个凸部组的配置方向与宽窄方向交叉,因此,3个凸部中的至少两个凸部在插入方向上配置在不同的位置。因而,相对于两个以上的凸部中的一个凸部将另一凸部配置在与所述插入引板插入所述嵌合结构的方向交叉的位置,并且,将所述凸部中的两个凸部作为凸部组时,至少一个凸部组配置成在所述相对接触部的面内在与所述插入方向正交的宽窄方向上交叉的情况能够形成为例如配置在相对于插入方向倾斜的方向上的两个凸部、或者,配置成插入方向上的V字状、倒V字状或者配置成宽窄方向上的 字状的3个凸部、还能够形成为配置成插入方向的斜体N字状、)、字状、或者倒)、字状的4个凸部。采用本专利技术,能够一边抑制雄型端子的插入引板插入嵌合结构的插入力的增大一边可靠地导电。详细而言,将两个以上的凸部形成于相对接触部,用相对接触部和弹性接触部夹持插入引板来进行嵌合,因此,能够确保接触面积,实现可靠的导电性。此外,相对于两个以上的凸部中的一个凸部将另一凸部配置在与所述插入引板插入所述嵌合结构的方向交叉的位置,并且,在将所述凸部中的两个凸部作为凸部组时,至少一个凸部组配置成在所述相对接触部的面内在与所述插入方向正交的宽窄方向上交叉,因此,配置在插入方向的不同的位置的凸部的宽窄方向位置也不同,插入方向前侧的凸部在与插入方向的后侧的凸部在插入引板上滑动的部位不同的、插入引板中的平滑的未滑动部位进行滑动。因而,与通过在已滑动的部位进一步滑动来增大滑动阻力的情况相比,能够防 止插入力的增加。采用这样的上述构成,插入力不增加,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很大地设计接触载荷,例如能够构成向对于因车辆行驶中的振动的微滑动摩耗也具有优异性能的雌型端子。由此,即使是伴随电路构成的复杂化等而增加了端子数的连接器,也能够可靠地将两端子嵌合连接,确保稳定的连接状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能够将所述宽窄方向中的各凸部的位置即宽窄方向位置设定成,各凸部中的宽窄方向中心彼此间的宽窄方向间隔为所述凸部和所述插入引板所接触的接触宽度的一半以上。所述宽窄方向中心能够为凸部中的宽窄方向的最外两侧的中心。所述宽窄方向中心彼此的宽窄方向间隔能够为各凸部的宽窄方向中心彼此间的宽窄方向上的距离。采用本专利技术,各凸部滑动的部位的轨迹在宽窄方向错开,因此,即使是在插入方向上配置在不同的位置的凸部,通过在另一凸部已滑动的部位再次滑动,从而能够防止产生插入力增加这样的不良情况。详细而言,各凸部的宽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3.31 JP 2010-0832021.一种雌型端子,该雌型端子具备允许雄型端子中的插入引板插入的嵌合结构,其特征在干, 所述嵌合结构具备弹性接触部和相对接触部,所述弹性接触部与被插入所述嵌合结构的所述插入引板弹性接触,所述相对接触部与该弹性接触部相对并与所述弹性接触部共同夹持所插入的所述插入引板以进行嵌合, 在所述相对接触部上形成有两个以上的凸部,该凸部朝向所述弹性接触部侧突出, 相对于所述两个以上的凸部中的ー个凸部将另ー个凸部配置在与所述插入引板插入所述嵌合结构的方向交叉的位置,并且,在将所述凸部中的两个凸部作为凸部组时,至少一个凸部组配置成在所述相对接触部的面内在与所述插入方向正交的宽窄方向上交叉。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雌型端子, 所述宽窄方向中的各凸部的位置即宽窄方向位置设定成各凸部的宽窄方向中心彼此间的宽窄方向间隔为所述凸部与所述插入引板所接触的接触宽度的一半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雌型端子, 所述相对接触部具备突出部,该突出部在与所述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形成得较长,且朝向所述弹性接触部侧突出,并且,所述突出部至少在中间部具有规定长度的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和生,川村幸大,
申请(专利权)人: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古河AS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