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07061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1 0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插头连接器以及与之配合的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包括可与线缆电性连接的对接电路板、用于定位对接电路板的对接载体以及装设在对接载体外部的对接壳体,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可与线缆电性连接的转接电路板、用于定位转接电路板的载体以及装设在载体外部的壳体,所述插座连接器还包括一端电性连接在转接电路板上、一端悬空设置的若干转接端子,所述对接电路板前端伸出对接载体的部分设有若干导电片,转接端子悬空设置的一端可与对接电路板上的导电片弹性接触以实现电性导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在线缆与线缆之间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电子产品日新月异的今天,消费者很容易找到一条两端分别组装一种连接器的转接线,不难发现,任何一端的连接器损坏都会导致该转接线无法正常使用,如中国专利公告第CN 201,435,517号揭示一种线缆连接器组合,其中第二连接器与四个第一连接器通过线缆同时连通为一体,由于其中一端损坏而导致两端无法使用的情况无形中增加了消费成本; 电性连接,端子一端与内置电路板相连另一端悬空设置与对接连器配合,所述内置电路板再与线缆导通,端子、内置电路板以及线缆三者之间通过射出成型的塑料绝缘体固定安装,这种组装方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相对繁杂且不利于拆卸修复。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安装在线缆中间,方便拆装又经济实惠的线缆连接器组件来改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该线缆连接器组件结构简单易于拆卸,可安装在线缆之间起转接或延长的作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插头连接器以及与之配合的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均具有一前端及与前端相反设置并可连接线缆的后端,插头连接器包括可与线缆电性连接的对接电路板、用于定位电路板的对接载体以及装设在对接载体外部的对接壳体,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可与线缆电性连接的转接电路板、用于定位转接电路板的载体以及装设在载体外部的壳体,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一端电性连接在转接电路板上、一端悬空设置的若干转接端子,对接电路板前端伸出对接载体的部分设有若干导电片,转接端子悬空设置的一端可与对接电路板上的导电片弹性接触以实现电性导通。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该插头连接器结构简单,组装和拆卸方便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其具有与插座连接器配合的前端及与前端相反设置并连接线缆的后端,插头连接器包括可与线缆电性连接的对接电路板、以及用于定位对接电路板的对接载体和装设在对接载体外部的对接壳体,所述对接载体包括固持对接电路板的对接基座以及用于夹持安装对接基座的对接基架,对接基座内部前后贯通设有用于安装对接电路板的对接卡槽,对接电路板后端固持于对接卡槽,对接电路板前端伸出对接基座可插入前述插座连接器内实现电性传输。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该插座连接器结构简单,拆装简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具有可与插头连接器配合的前端及与前端相反设置并连接线缆的后端,插座连接器包括可与线缆电性连接的转接电路板、以及用于定位转接电路板的载体和装设在载体外部的壳体,所述载体包括固持转接电路板的基座以及用于夹持安装基座的基架,基座内部设有前后贯通并用于安装电路板的卡槽,所述插座连接器还包括一端电性连接在转接电路板上另一端悬空设置并可与插头连接器配合的若干转接端子。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拆卸的特点,组装在线缆中间起转接作用可增加现有线缆连接器的灵活性。附图说明图I是符合本专利技术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图I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视角立体图。图3是图I所示插头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图4是图3所示插头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图5是图3所示插头连接器另一视角的分解图。图6是图I所示插座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图7是图6所示插座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图8是图6所示插座连接器另一视角的分解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线缆连接器组件1000插头连接器100对接壳体10上对接壳体11下对接壳体 12引导槽1200第二安装槽 1210,2210 对接载体13对接基架131第一安装槽1310,2310第二凸肋1311,2311 对接基座132对接卡槽1320第一凸肋1321,2321收容空间1323,2323 对接电路板16对接电路板前端161对接电路板后端 162导电片163,263 插座连接器200壳体20上壳体21引导凸块2100下壳体22载体23基架231基座232卡槽2320转接端子24接触部241安装部242转接电路板2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和图2所示为符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1000,其包括插头连接器100及与插头连接器100配合的插座连接器200,所述插头连接器100、插座连接器200的前端可相互配合,后端可分别与不同的线缆(未标号)相连实现转接功能。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插头连接器100包括可与线缆(未图示)电性连接的对接电路板16以及用于定位安装对接电路板16的对接载体13和装设在对接载体13外部的对接壳体10,所述对接壳体10包括上对接壳体11以及可与上对接壳体11固定为一体的下对接壳体12 ;对接载体13包括固持对接电路板16的对接基座132以及用于夹持安装对接基座132的对接基架131,所述对接基座132内部设有前后贯通并用于安装对接电路板16的对接卡槽1320。对接电路板16包括可固定安装在对接卡槽1320内的对接电路板后端162以及伸出对接卡槽1320外部的对接电路板前端161,所述对接电路板16的上、下表面(未标号)还设有若干导电片163,位于对接电路板后端162的导电片163用于与线缆(未图示)电性相连,位于对接电路板前端161的导电片163用于与插座连接器200电性接触。 如图4和图5所示,对接基座132外部在垂直于对接电路板16的安装方向上设有第一凸肋1321,对接基架131上设有收容该第一凸肋1321的第一安装槽1310,对接基座132沿第一凸肋1321插入第一安装槽1310后可承受沿平行于对接电路板16方向上的插入力。所述对接壳体10由上对接壳体11及下对接壳体12扣合构成,对接基架131外部设有垂直于对接电路板16安装方向上的第二凸肋1311,所述上对接壳体11和下对接壳体12分别设有收容该第二凸肋1311部分长度的第二安装槽1210,上对接壳体11和下对接壳体12固定为一体后可将对接基架131固定于对接壳体10内。如图6、图7和图8所示,插座连接器200包括可与线缆(未图示)电性连接的转接电路板26、安装在电路板26上的转接端子24以及用于定位安装转接电路板26的载体23和装设在载体23外部的壳体20,载体23包括固持电路板26的基座232以及用于夹持安装基座232的基架231,所述基座232内部设有前后贯通并用于安装电路板26的卡槽2320。所述转接端子24包括固定于转接电路板26上的安装部242以及与安装部242相对立并悬空设置的接触部241,所述转接电路板26的上、下表面(未标号)设有若干导电片263,导电片263 —端可与线缆(未图示)电性相连,另一端与前述转接端子24的安装部242电性相连,本实施例中,转接端子24的安装部242与导电片263通过焊接固定为一体并收容于卡槽2320内,悬空设置的接触部241可与插入卡槽2320内的对接电路板前端161上的导电片163弹性接触以保证电性功能的稳定传输。如图7和图8所示,基座232外部在垂直于转接电路板26的安装方向上设有第一凸肋2321,基架231上设有收容该第一凸肋2321的第一安装槽2310,基座232沿第一凸肋2321插入第一安装槽2310后可承受沿平行于转接电路板26方向上的插入力。所述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插头连接器以及与之配合的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均具有一前端及与前端相反设置并可连接线缆的后端,插头连接器包括可与线缆电性连接的对接电路板、用于定位电路板的对接载体以及装设在对接载体外部的对接壳体,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可与线缆电性连接的转接电路板、用于定位转接电路板的载体以及装设在载体外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一端电性连接在转接电路板上、一端悬空设置的若干转接端子,所述对接电路板前端伸出对接载体的部分设有若干导电片,转接端子悬空设置的一端可与对接电路板上的导电片弹性接触以实现电性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插头连接器以及与之配合的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均具有一前端及与前端相反设置并可连接线缆的后端,插头连接器包括可与线缆电性连接的对接电路板、用于定位电路板的对接载体以及装设在对接载体外部的对接壳体,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可与线缆电性连接的转接电路板、用于定位转接电路板的载体以及装设在载体外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一端电性连接在转接电路板上、一端悬空设置的若干转接端子,所述对接电路板前端伸出对接载体的部分设有若干导电片,转接端子悬空设置的一端可与对接电路板上的导电片弹性接触以实现电性导通。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载体包括固持对接电路板的对接基座以及用于夹持安装对接基座的对接基架,对接基座前后贯通设有用于安装对接电路板的对接卡槽,所述载体包括固持转接电路板的基座以及用于夹持安装基座的基架,基座前后贯通设有用于安装转接电路板的卡槽,卡槽前端具有至少可收容对接电路板前端的宽度与高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电路板及转接端子收容于卡槽内,对接电路板后端固持于对接卡槽,前端伸出对接基座可插入卡槽内与转接端子弹性接触。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外部在垂直于转接电路板的安装方向上设有第一凸肋,基架上设有收容第一凸肋的第一安装槽,基座沿第一凸肋插入第一安装槽后可承受沿平行于电路板方向的插入力;所述基架外部设有与第一凸肋平行的第二凸肋,前述壳体由上壳体及下壳体扣合构成,所述上、下壳体分别设有收容该第二凸肋部分长度的第二安装槽,上、下壳体扣合后可将基架固定于壳体内;所述对接基座外部在垂直于对接电路板的安装方向上设有第一凸肋,对接基架上设有收容第一凸肋的第一安装槽,对接基座沿第一凸肋插入第一安装槽后可承受沿平行于对接电路板方向的插入力;所述对接基架外部设有平行于第一凸肋的第二凸肋,前述对接壳体由上对接壳体及下对接壳体扣合构成,所述上、下对接壳体分别设有收容该第二凸肋部分长度的第二安装槽,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前炯朱庆满翟鹏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