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96793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5 0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安装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和一对开关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内设有用以收容对接电子卡的第一收容槽,所述开关端子包括第一开关端子和与第一开关端子相邻设置的第二开关端子,所述第一开关端子包括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开关端子包括与所述第一接触部相邻设置并突伸入所述第一收容槽内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上设有朝所述第一接触部方向突伸、并在对接电子卡插入过程中与所述第一接触部摩擦接触以去除所述第一接触部上绝缘异物的刮灰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卡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在开关端子上设置刮灰块的卡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用以接收电子卡的卡连接器通常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一对开关端子以及遮盖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与遮蔽壳体形成有用以收容电子卡的收容空间;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一端延伸入收容空间内以与电子卡配合的接触部及另一端延伸出绝缘本体外的焊接部;所述开关端子包括固定端子及与固定端子相 配合的可动端子,所述固定端子与可动端子左右布置于绝缘本体的一侧,当电子卡插入该卡连接器内时,可动端子被电子卡横向按压,从而与固定端子达成电性连接以实现侦测功倉泛。为了使可动端子与固定端子电性连接效果较佳,现有的卡连接器通常在可动端子的接触区上设有凸包结构,但当卡连接器在长时间使用后,凸包结构处会附着绝缘异物,从而导致开关端子接触不良,进而导致电子卡不读卡的现象。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卡连接器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卡连接器,该卡连接器能够有效刮除开关端子上的绝缘异物,从而防止开关端子接触不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和一对开关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内设有用以收容对接电子卡的第一收容槽,所述开关端子包括第一开关端子和与第一开关端子相邻设置的第二开关端子,所述第一开关端子包括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开关端子包括与所述第一接触部相邻设置并突伸入所述第一收容槽内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上设有朝所述第一接触部方向突伸、并在对接电子卡插入过程中与所述第一接触部摩擦接触以去除所述第一接触部上绝缘异物的刮灰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开关端子包括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上的呈平板状的第一基部及自第一基部一端突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第一引脚,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一引脚之间连接有使得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一引脚垂直设置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接触部自所述第一基部的另一端延伸而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接触部自所述第一基部朝向所述第二开关端子方向弯折。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开关端子包括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上的呈平板状的第二基部及自第二基部一端突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二基部与所述第二引脚之间连接有使得所述第二基部与所述第二引脚垂直设置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接触部是自所述第二基部的另一端突伸入所述第一收容槽内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基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还连接有第三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自所述第二基部朝远离所述第一开关端子方向弯折,所述第二接触部自所述第三弯折部朝向所述第一开关端子方向弯折。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灰块包括与所述第一接触部相抵接的接触面和与所述接触面呈一倾斜角度设置的倾斜面,所述接触面与所述倾斜面相连接处形成用以去除所述第一接触部上绝缘异物的刮刃。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灰块呈U型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U型刮灰块的内侧壁形成用以收容绝缘异物的凹槽,所述凹槽自所述倾斜面凹陷并沿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接触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势在于本技术的卡连接器通过在所述第二开关端子的第二接触部上设置刮灰块,使得在对接电子卡插入过程中,所述刮灰块能够·与所述第一开关端子的第一接触部摩擦接触,从而去除所述第一接触部上的绝缘异物,进而能够防止开关端子接触不良而导致对接电子卡不读卡。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卡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卡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2所示卡连接器未装入退卡机构及未插入对接电子卡的部分组合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卡连接器装入退卡机构并插入对接电子卡后的部分组合示意图。图5是图I所示卡连接器的一对开关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一对开关端子中第二开关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I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卡连接器100,其用以插接对接电子卡200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Micro SD卡)。所述卡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0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0和一对开关端子30以及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0上的退卡机构40。所述绝缘本体10内设有用以收容所述对接电子卡200的第一收容槽11和用以收容所述退卡机构40的第二收容槽12,所述第一收容槽11与所述第二收容槽12相邻设置。每一所述导电端子20包括一端延伸入所述第一收容槽11内以与所述对接电子卡200配合的接触部21及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10外的焊接部22。如图4并结合图2所示,所述退卡机构40包括滑块41以及固持于所述滑块41与所述绝缘本体10之间并使得所述滑块41在所述绝缘本体10内进退移动的弹簧42。所述滑块41包括与所述对接电子卡200相抵接的抵接部43,所述抵接部43包括与所述对接电子卡200相抵接的抵接面431 ;所述滑块41还包括直径小于所述弹簧42直径的第一固定柱44,所述第二收容槽12的一侧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柱44延伸且直径小于所述弹簧42直径的第二固定柱45,所述弹簧42围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柱44与所述第二固定柱45上,且所述弹簧4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柱44上,所述弹簧42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柱45上。所述退卡机构40还包括自所述绝缘本体10朝向所述滑块41方向延伸、并在所述滑块41后退过程中与所述滑块41相摩擦以减缓所述滑块41后退速度的减速块46,所述绝缘本体10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2外侧的侧壁13,所述减速块46自所述侧壁13朝所述第二收容槽12方向突伸。所述减速块46包括与所述滑块41相抵接的倾斜设置的干涉面461,且所述减速块46沿所述滑块41退出方向逐渐加宽。所述退卡机构40进一步包括与所述对接电子卡200相扣持的锁扣弹片47,所述锁扣弹片47包括U型固定部471及自所述U型固定部471 —端突伸入所述第一收容槽11内的锁扣部47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锁扣部472呈V型设置。 如图5与图6并结合图2所示,所述开关端子30包括第一开关端子31和与所述第一开关端子31相邻设置的第二开关端子32。所述第一开关端子31包括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10上的呈平板状的第一基部312、自所述第一基部312 —端突伸出所述绝缘本体10的第一引脚313、自所述第一基部312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开关端子32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接触部311及连接所述第一基部312与所述第一引脚313并使得所述第一基部312与所述第一引脚313垂直设置的第一弯折部314。所述第二开关端子32包括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10上的呈平板状的第二基部323、自所述第二基部323 —端突伸出所述绝缘本体10的第二引脚324、自所述第二基部323另一端突伸入所述第一收容槽11内的第二接触部321及连接所述第二基部323与所述第二引脚324并使得所述第二基部323与所述第二引脚324垂直设置的第二弯折部325。其中所述第二接触部321与所述第一接触部311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二接触部321上设有朝所述第一接触部311方向突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和一对开关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内设有用以收容对接电子卡的第一收容槽,所述开关端子包括第一开关端子和与第一开关端子相邻设置的第二开关端子,所述第一开关端子包括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开关端子包括与所述第一接触部相邻设置并突伸入所述第一收容槽内的第二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部上设有朝所述第一接触部方向突伸、并在对接电子卡插入过程中与所述第一接触部摩擦接触以去除所述第一接触部上绝缘异物的刮灰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飞松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