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印刷覆膜金属板及其生产方法,该印刷覆膜金属基板,包括金属基板、印刷复合膜和内膜,且金属基板位于印刷复合膜和内膜之间形成无粘合剂贴合;所述的印刷复合膜是由凹版印刷膜与经间苯二甲酸改性的聚酯薄膜干式复合而成,且凹版印刷膜具有印刷图案的一侧与所述经酸改性的聚酯薄膜贴合,与金属基板贴合的一侧为所述经酸改性的聚酯薄膜;所述的内膜为无印刷图案的薄膜或凹版印刷膜,且凹版印刷膜具有印刷图案的一侧与金属基板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印刷覆膜金属板的生产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的印刷覆膜金属板将印刷图案密封于薄膜与金属基板之间,显著提升了印刷覆膜金属板的安全品质并简化了加工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技术,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金属包装是中国包装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食品、罐头、饮料、油脂、化工、医药等行业提供包装服务。目前在我国,大多数食品包装都是应用涂料铁,随着技术的发展,金属覆膜技术凭其在性能、成本、环保、能源消耗、化学稳定性等方面的绝对优势,正逐步取代传统的涂料铁。金属覆膜技术在1977年诞生于日本,最初用于制罐,可代替内涂、外涂技术,到现在为止已发展到了建材内外装饰装修、家电、汽车等多种领域。金属覆膜技术是把高分子薄膜和金属通过高温热压,将高分子薄膜贴合在金属上的加工技术,该技术不使用粘合剂、溶 齐U,并且高分子薄膜可以经过美化装饰、抗菌、防染等处理,确保了人体的安全和健康,同时又起到了环保的作用。随着金属覆膜技术的不断推广,印刷覆膜金属板的生产成为一个有待突破的技术难题。传统制备印刷覆膜金属板通常采用先覆膜后印刷的方式,即对金属基板先利用没有印刷图案的薄膜(光膜)进行覆膜后,再在薄膜外表面进行印刷图案。这种印刷覆膜金属板的加工工艺,实际上是以覆膜后的金属板作为承印载体,对印刷方式的要求发生变化,不仅容易出现印刷质量差的问题,而且覆膜后的金属板还存在耐印力低的缺陷,对于印刷技术会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从安全角度出发,还需考虑在印刷层外增加保护层,也导致工艺的复杂。另一方面,无论是印刷过程,还是后期使用过程都会存在VOC的排放,以及使用者需要直接接触印刷层的油墨和保护层,甚至直接与嘴接触,导致化学物质的迁出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如何克服传统印刷覆膜铁存在的缺陷,开发出一种新的印刷覆膜铁的制备方法一直是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印刷覆膜金属板,利用通过将凹版印刷膜与经间苯二甲酸改性的聚酯薄膜经干式复合形成的印刷复合膜作为外层薄膜,再将经间苯二甲酸改性的聚酯薄膜一侧与金属基板进行热贴合,且该印刷图案被密封于凹版印刷膜与经间苯二甲酸改性的聚酯薄膜之间,显著提升了印刷覆膜金属板的安全品质,而且也利于简化印刷覆膜金属板的加工工艺。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上述印刷覆膜金属板的生产方法,采用由凹版印刷有图案的薄膜与经间苯二甲酸改性的聚酯薄膜进行干式复合方式制成印刷复合膜作为外层覆膜,无需覆膜后再印刷,生产工艺显著简化,生产环境也得到改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印刷覆膜金属板,包括金属基板、印刷复合膜和内膜,且金属基板位于印刷复合膜和内膜之间形成无粘合剂贴合;所述的印刷复合膜是由凹版印刷膜与经间苯二甲酸改性的聚酯薄膜干式复合而成,且凹版印刷膜具有印刷图案的一侧与所述经酸改性的聚酯薄膜贴合,与金属基板贴合的一侧为所述经酸改性的聚酯薄膜;所述的内膜为无印刷图案的薄膜或凹版印刷膜,且凹版印刷膜具有印刷图案的一侧与金属基板贴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凹版印刷膜是采用蒸煮级别为12rc、30min的油墨经凹版印刷而制得,且所述油墨在温度250°C下保持IOs不变色。根据所印薄膜的不同,通常采用环保型,耐高温蒸煮的凹版印刷油墨,此油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并且油墨附着力良好。该油墨可以选择相应的商购产品,例如购自东洋或DIC生产企业的油墨等。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凹版印刷膜优选使用包含适量固化剂的油墨,例如其包含的固化剂最好不低于油墨重量的3%,通常该用量的固化剂,利于增强高分子薄膜印刷油墨层与金属基板的附着力、加快油墨的干燥速度、提高玻璃化温度,并且利于金属板 覆膜后,所印制内容(或图案)的精细度、清晰度满足要求。该固化剂可以选择相应的商购产品,例如购自德国汉高、日本武田、东洋等生产企业的固化剂。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中,经间苯二甲酸改性的聚酯薄膜和凹版印刷膜一般均经电晕处理,且凹版印刷膜与经间苯二甲酸改性的聚酯薄膜贴合的印刷图案的总面积大于金属基板面积的50%。通常对高分子薄膜进行电晕处理可以有效的保障与印刷图案面接触良好。由于凹版印刷膜的印刷图案一侧与经酸改性的聚酯薄膜进行干式复合,且该印刷图案被密封于凹版印刷膜与经酸改性的聚酯薄膜之间,与金属基板贴合的一侧为经酸改性的聚酯薄膜,所以印刷图案的总面积可以进行满版印刷,而并不会影响印刷复合膜与金属基板进行热贴合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金属基板选自镀锡薄钢板、镀铬薄钢板、冷轧薄钢板、铝板、不锈钢板或铜板,且厚度为O. 12-0. 45mm,通常选择该厚度的金属基板更有利于高分子薄膜在金属基板上的热贴合。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凹版印刷膜和内膜独立地为PET或PP薄膜,且厚度为12-50 μ m。通常采用PET或PP薄膜复合得到的覆膜金属板具有附着力强、稳定性好、阻隔性好、耐候性好、耐蒸煮性好的优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经间苯二甲酸改性的聚酯薄膜,本案申请人在申请号201110259352. 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已经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将该专利的全部内容引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印刷覆膜金属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采用所述无印刷图案的内膜和印刷复合膜对金属基板进行覆膜,使金属基板两侦扮别与印刷复合膜和内膜进行无粘合剂热贴合,使凹版印刷膜的印刷图案被密封于凹版印刷膜与经间苯二甲酸酸改性的聚酯薄膜之间,且与金属基板贴合的一侧为经间苯二甲酸改性的聚酯薄膜;2)将上述覆膜后的金属基板冷却,得到覆膜金属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印刷覆膜金属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采用经凹版印刷的内膜和印刷复合膜对金属基板进行覆膜,使金属基板两侧分另IJ与印刷复合膜和内膜进行无粘合剂热贴合;使凹版印刷膜的印刷图案分别被密封于凹版印刷膜与经间苯二甲酸改性的聚酯薄膜之间和内膜与金属基板之间,且与金属基板贴合的一侧为经间苯二甲酸改性的聚酯薄膜;2)将上述覆膜后的金属基板冷却,得到覆膜金属板。本专利技术上述印刷覆膜金属板的生产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干式复合得到所述印刷复合膜的步骤,其中,控制干式复合的温度为65-85°C,车速不大于200m/min。上述温度和车速可以保证凹版印刷膜和经间苯二甲酸改性的聚酯薄膜复合成印刷复合膜的牢固性以及VOC得以充分挥发。本专利技术上述印刷覆膜金属板的生产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干式复合得到所述印刷复合膜的步骤,其中,控制干式复合的熟化温度为30-50°C,熟化时间不小于72h。上述熟化条件可以保证印刷复合膜的复合牢度和耐蒸煮性能良好。进一步地,所述的金属基板覆膜前进行碱洗、水洗除去表面的油溃,以保证金属基板的清洁。 进一步地,覆膜过程使所述的印刷复合膜和内膜分别与金属基板贴合时,印刷复合膜和内膜的张力均为80-120N,该张力可以保证高分子薄膜在与金属基板贴合的过程中表观平整,不易产生褶皱,进而保证了印刷覆膜金属板的覆膜效果。进一步地,控制对金属基板的覆膜速度为20-100m/min。进一步地,控制对金属基板的覆膜温度为200_260°C,压力为1_5T。上述覆膜条件可以保证金属基板在加热的条件下与高分子薄膜的贴合效果。进一步地,对覆膜后金属基板的冷却采用风冷或水冷,控制冷却速度为每秒钟温度降低70 8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将由凹版印刷膜通过干式复合方式与经酸改性的聚酯薄膜贴合制成印刷复合膜,再将经酸改性的聚酯薄膜一侧与金属基板进行热贴合,显著提升了印刷覆膜金属板的安全品质,而且也利于简化加工工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刷覆膜金属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基板、印刷复合膜和内膜,且金属基板位于印刷复合膜和内膜之间形成无粘合剂贴合;所述的印刷复合膜是由凹版印刷膜与经间苯二甲酸改性的聚酯薄膜干式复合而成,且凹版印刷膜具有印刷图案的一侧与所述经酸改性的聚酯薄膜贴合,与金属基板贴合的一侧为所述经酸改性的聚酯薄膜;所述的内膜为无印刷图案的薄膜或凹版印刷膜,且凹版印刷膜具有印刷图案的一侧与金属基板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宇晖,曾科,尹化洁,
申请(专利权)人:奥瑞金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