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排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0048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0 0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排气装置,包括:吸气槽和吸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槽设置在模具外圈,所述吸气孔设置在模具内圈;所述吸气槽和吸气孔平行对应设置;所述吸气孔之间的间距为50mm;其中吸气槽不足50mm的部位也对应设置一个吸气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模具排气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通过大密度的设置吸气槽和吸气孔,及时排出模具内部的气体,对于整个注塑生产过程非常重要,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模具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将模具型腔表面加热到塑料的热变形温度,然后注入塑料,注塑过程中,模具的温度保持不变,完毕后模具的温度逐渐下降至取出产品,下一注射处理启动,模具表面迅速加热。模具温度升高和降低都很快。 主要是针对成型模具。成型模具模仁及外观滑块内开设均匀分布水路,利用高温高压水蒸汽为快速加热媒体,冷冻水为冷却媒体,再用空气气管气压,透过RHCM (高速高温成型技木),在塑料中加入玻璃纤维,生产出来具有反光效果的外売,RHCM能解决普通成型难以解决的结合线、流痕等产品问题,设备制在模仁及滑场内水路中进行切換,加热,冷却模具。射胶前模仁及滑块内水路中用高温高压水蒸汽快速加热模具到较高温度(120度)。射胶中利用蒸汽保持温度。射胶完模仁及滑块内水路中停止供给蒸汽,用空气管道气压吹干净水路内残留水气,再转通冷冻水进行模具快速降温。降到适当温度,产品冷却后顶出开模进入第二个循环。RHCM设备相当于就是ー个可快速加温,快速冷却模具。由于模具中间大面积靠破导致大量瓦斯气无法排出,为避免二次加工,需要设计ー种模具排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ー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模具排气装置。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模具排气装置,包括吸气槽和吸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槽设置在模具外圈,所述吸气孔设置在模具内圈;所述吸气槽和吸气孔平行对应设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吸气孔之间的间距为50mm ;其中吸气槽不足50mm的部位也对应设置ー个吸气孔。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模具排气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通过大密度的设置吸气槽和吸气孔,及时排出模具内部的气体,对于整个注塑生产过程非常重要,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B的局部放大 图3为图2中A-A面截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ー步的说明。如图1-3所示,模具排气装置,包括吸气槽I和吸气孔2,吸气槽I设置在模具外圈,吸气孔2设置在模具内圈;吸气槽I和吸气孔2平行对应设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吸气孔2之间的间距为50mm ;其中吸气槽I不足50mm的部位也对应设置ー个吸气孔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模具排气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通过大密度的设置吸气槽和吸气孔,及时排出模具内部的气体,对于整个注塑生产过程非常重要,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模具排气装置,包括吸气槽和吸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槽设置在模具外圏,所述吸气孔设置在模具内圈;所述吸气槽和吸气孔平行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模具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孔之间的间距为50mm;其中吸气槽不足50_的部位也对应设置ー个吸气孔。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排气装置,包括吸气槽和吸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槽设置在模具外圈,所述吸气孔设置在模具内圈;所述吸气槽和吸气孔平行对应设置;所述吸气孔之间的间距为50mm;其中吸气槽不足50mm的部位也对应设置一个吸气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模具排气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通过大密度的设置吸气槽和吸气孔,及时排出模具内部的气体,对于整个注塑生产过程非常重要,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文档编号B29C45/34GK102825737SQ20121034735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专利技术者黄小兵, 陈宗慧, 杨振 申请人:晟扬精密模具(昆山)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模具排气装置,包括:吸气槽和吸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槽设置在模具外圈,所述吸气孔设置在模具内圈;所述吸气槽和吸气孔平行对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兵陈宗慧杨振
申请(专利权)人:晟扬精密模具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