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8561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散热器加工装置,包括外壳及安装在该外壳上的切削装置,该切削装置包括切削刀片及切削动力装置,该切削动力装置与切削作动件配合,该切削作动件可相对该切削动力装置移动,其特征在于:该切削装置还包括与该切削作动件连接的滑动座,切削刀片安装在该滑动座上,外壳上设置有导轨,滑动座于该导轨上滑移。(*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散热器的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散热器加工过程中普遍使用挤压机把铝合金棒挤压成具有多数直立型叶片状的铝合金型材,再加工成散热器,此种加工出来的散热器普遍较重,因此成本相对比较高,而且由于挤压出来的型材叶片比较厚、单位产品中的叶片数量比较少,从而导致使用中散热效果不佳,不能满足所需的散热效果。另外还有一种散热器的加工装置,其是用油缸的活塞杆前端装有切削刀片,由于油缸的运动而把活塞杆带动起来,从而带动切削刀片前后移动,进而把铝合金型材单面或双面切削成叶片状的散热器,但此种装置加工时会有如下问题1)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从而造成刀片的磨损及其它配件的损坏;2)油缸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与切削刀片的运动方向和角度不完全一致,因此加工时产生较大的噪音和动力磨损,从而很难保证切削叶片的间距和高度的均匀性;3)由于没有叶片调节装置,所以对于不同的叶片规格需要安装不同的加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小切削刀片在切削散热器叶片过程中产生的摩擦阻力的散热器加工装置。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加工不同规格叶片的散热器加工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散热器加工装置包括外壳及安装在该外壳上的切削装置,该切削装置包括切削刀片及切削动力装置,该切削动力装置与切削作动件配合,该切削作动件可相对该切削动力装置移动,该切削装置还包括与该切削作动件连接的滑动座,切削刀片安装在该滑动座上,外壳上设置有导轨,滑动座于该导轨上滑移。所述的导轨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该角度与切削刀片的切削角度相同。该加工装置还包括材料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在外壳上的固定动力装置及由其驱动的固定部。所述的切削作动件穿设该固定部并与固定部之间具有间隙。该加工装置还包括送料装置,该送料装置包括安装在外壳上的上、下夹板及夹紧动力装置,该夹紧动力装置安装在下夹板上,且该夹紧动力装置驱动一夹紧作动件伸缩,上夹板通过该夹紧作动件而可动支撑在下夹板上。所述的送料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外壳上的送料动力装置,其通过一送料作动件驱动下夹板。该加工装置还包括控制切削行程的前、后感应器及感应件,该前、后感应器之间进行信号传输,该感应件安装在滑动座上并可触发该前、后感应器,该前、后感应器控制动力装置。前、后感应器中至少之一是安装在感应架上,该感应架相对外壳移动。所述的感应架是可动支撑在调节杆上,该调节杆安装在外壳上,该调节杆与该感应架通过螺纹配合。所述的滑动座包括相连接的上、下滑动座,导轨包括分别设置在外壳上下内表面的上导轨及下导轨,该上、下滑动座分别于该上、下导轨上滑移,且该上、下滑动座上分别安装有上、下切削刀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滑动座与导轨的滑动配合,降低了切削刀片在切削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噪声和动力损失问题;2)由于导轨的倾斜角度与切削刀片的切削角度相同,所以保证了滑动座的顺利滑移,从而也确保了切削叶片位置的准确性和叶片的均匀性;3)通过固定装置的设置,使材料在切削过程中被固定,从而保证了材料切削的稳定性和切削位置的准确性;4)因为感应元件的位置可以调节,所以可以调整切削出叶片的高度和间隔;5)通过上、下滑动座的设置,而可以对材料进行双面切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散热器加工装置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散热器加工装置的送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散热器加工装置的导轨与导轨座的截面图。图4是本技术散热器加工装置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散热器加工装置的上下切削装置连动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散热器加工装置的连接座与连接板连接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散热器加工装置的叶片调节高度的示意图。图8是图5的A-A’方向的剖视图。图9是第一次切削后的恢复状态的示意图。图10是送料时的状态图。图11是送料后的固定状态示意图。图12是切削结束后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及图8,本技术散热器加工装置包括主机外壳10,该外壳10由左侧板11、右侧板12、倾斜板13、固定盖板49及底座14组成,从而形成四方形的主机外壳箱。倾斜板13可以前后翻盖并且向前逐渐倾斜,其倾斜角度与切削刀片25、26的切削角度相一致,自该倾斜板13的内表面凹入设有两排平行排列的上导轨槽16,底座14内表面凹设有两排平行的下导轨槽18,该上、下导轨槽16、18的截面形状为1/4圆弧状且上窄下宽,且该上、下导轨槽16、18内分别对应装设有“工”字型的上、下导轨15、17,该上、下导轨15、17的一部分分别容置于对应的上、下导轨槽16、18中,其另一部分是凸露于该上、下导轨槽16、18外,且导轨槽16、18中里面装设有便于导轨15、17前后滑动的钢珠和润滑油。上、下导轨15、17凸露于上、下导轨槽16、18外的部分安装有导轨座19、21,该上、下导轨座19、21分别与上、下导轨15、17是连接一体。上、下导轨座19、21上分别组装有上、下切削刀片座23、24,该上、下切削刀片座23、24上分别装有上、下切削刀片25、26,从而形成切削装置。上述元件的装配顺序依次是倾斜板13、上导轨槽16、上导轨15、上导轨座19、上切削刀片座23、上切削刀片25、下切削刀片26、下切削刀片座24、下导轨座21、下导轨17、下导轨槽18、底座14,因此上切削刀片25与下切削刀片26相对应,上、下导轨15、17前后滑动而带动上、下切削刀片25、26前后滑动。左侧板11、右侧板12及固定盖板49后端面设有后挡板30,该挡板30遮蔽住该主机外壳后部的一半,该主机外壳后部的另一半的空间是供送料用,在该后挡板30的中央位置安装有动力装置,如切削用的油缸27,该切削用的油缸27的前端装有切削用的活塞杆28,该活塞杆28的铰接头部29与连接块23’铰接,连接块23’与上切削刀片座23连接在一起,上述元件的连接顺序为上切削刀片座23、连接块23’、铰接头部29、活塞杆28、油缸27等连接成一条直线,因此通过活塞杆28的前后移动使上切削刀片座23也可以前后移动。上切削刀片座23和下切削刀片座24是通过上连接31架和下连接架32而相连成一起,该上连接架31的头部设置有轴承孔33,枢轴34穿入该轴承孔33而与上切削刀片座23相连接,下连接架32与下切削刀片座24也相连接起来。由此,上切削刀片座23与下切削刀片座24相连接而可同时前后移动,仅上切削刀片25移动时,可形成单面叶片状的散热器,上、下切削刀片25、26同时运动时,则可以形成双面的叶片状散热器。主机外壳10内部中央设有上夹板35和下夹板36,下夹板36的两端装设有一对夹料用汽缸37,该各夹料用汽缸37中均设有夹料用活塞杆38,该两夹料用活塞杆38分别与上夹板35的两端相连接,上夹板35通过该夹料用活塞杆38的上下移动而实现与下夹板36的接触或脱离,进而完成夹料和松料的过程。左侧板11的右侧板12的后端设有一对固定板41,该固定板41用以固定送料用汽缸39,该送料用汽缸39的活塞杆40通过连接座42和连接板43与下夹板36连接起来。下夹板36与连接板43的一端通过连接螺丝固定连接,该连接板43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螺丝44与连接座42连接,且该连接螺丝44在连接时并未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景随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京源精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