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轧机辊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8556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型钢轧机辊轮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机座(1)、减速机(2)、支座(3)、下滑块(4)、上滑块(5)、轴承(6)、压板(7)、圆螺母(8)、上轴(9)、下轴(10)、键棒(11)、上辊轮(12)、下辊轮(13)、上齿轮(14)、下齿轮(15)、上链轮(16)、链条(17)、下链轮(18)组成,减速机(2)置于机座(1)里,两个支座(3)对称置于机座(1)上,下滑块(4)、上滑块(5)分别置于支座(3)的中间,轴承(6)置于滑块内,压板(7)置于支座(3)的上端,可带动上滑块(5)上下滑动,上轴(9)、下轴(10)分别置于两个支座(3)中间的轴承(6)内,上辊轮(12)由圆螺母(8)、键棒(11)固定于上轴(9)上,下辊轮(13)由圆螺母(8)、键棒(11)固定于下轴(10)上,上齿轮(14)置于上轴(9)的右端,下齿轮(15)置于下轴(10)的右端,上齿轮(14)和下齿轮(15)相互啮合,上链轮(16)置于下齿轮(15)的外端,下链轮(18)置于减速机(2)的轴上,上链轮(16)、下链轮(18)通过链条(17)连接,减速机(2)的轴转动通过链条(17)带动上链轮(16)和下轴(10)转动,从而再带动上轴(9)转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型钢轧机辊轮装置,可用于制造大型货架的异型钢,属于型钢轧机

技术介绍
以前,一些小超市或工厂的仓库货架都是由横梁和立柱组成,横梁和立柱的形状也很简单,但随着物流事业的蓬勃发展,仓库和超市的规模越来越大,所需货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简单的横梁和立柱已不适应要求,异型钢是目前在仓储物流中不可缺少的材料,货架的异型钢形状比较复杂,又比较长,铸造很困难,一次成型又会使钢材容易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专利技术一种能制造满足大型货架要求的异型钢的型钢轧机辊轮装置。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型钢轧机辊轮装置,其特点在于,由机座、减速机、支座、下滑块、上滑块、轴承、压板、圆螺母、上轴、下轴、键棒、上辊轮、下辊轮、上齿轮、下齿轮、上链轮、链条、下链轮组成,减速机置于机座里,两个支座对称置于机座上,下滑块、上滑块分别置于支座的中间,轴承置于滑块内,压板置于支座的上端,可带动上滑块上下滑动,上轴、下轴、置于两个支座中间的轴承内,上辊轮由圆螺母、键棒固定于上轴上,下辊轮由圆螺母、键棒固定于下轴上,上齿轮置于上轴的右端,下齿轮置于下轴的右端,上齿轮和下齿轮相互啮合,上链轮置于下齿轮的外端,下链轮置于减速机的轴上,上链轮、下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减速机的轴转动通过链条带动上链轮和下轴转动,从而再带动上轴转动。所述的上轴、下轴互为平行排列组合为送料辊组,上辊轮、下辊轮为平辊轮。所述的上轴、下轴互为平行排列组合为底部成形辊组,上辊轮中间为正凹形,下辊轮中间为正凸形,凹凸形相互吻合。所述的上轴、下轴互为平行排列组合为颈部成形辊组,上辊轮和下辊轮的中间与底部成形辊组的中间有相同的正凹凸形,上辊轮两端为斜凹形,下辊轮两端为斜凸形,凹凸形相互吻合。所述的上轴、下轴互为平行排列组合为形状成形辊组,上辊轮和下辊轮的中间与底部成形辊组的中间有相同的正凹凸形,上辊轮两端为凸梯形,下辊轮两端为凹梯形,凹凸轮形相互吻合。所述的上轴倾斜于下轴一角度组合为角度成形辊组,上辊轮中间为细凸轮形,下辊轮中间为宽凹形。所述的上轴、下轴互为平行排列组合为型钢校正辊组,上辊轮和下辊轮的中间与底部成形辊组的中间有相同的正凹凸形,上辊轮两端置有两个L形缺口、下辊轮两端为圆柱体。本技术以卷板带钢为材料送入轧机,通过各种不同形状辊轮的型钢轧机辊轮装置的组合,使钢板经过一道又一道工序按既定要求成型,最后才能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成形型异型钢。本技术的优点是能制造满足大型货架要求的异型钢,加工时钢材不易断裂。附图说明图1为型钢轧机辊轮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送料辊组结构示意图;图3为底部成形辊组结构示意图;图4为颈部成形辊组结构示意图;图5为形状成形辊组结构示意图;图6为角度成形辊组结构示意图;图7为型钢校正辊组结构示意图;图8为异型钢加工成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型钢轧机辊轮装置结构示意图,由机座1、减速机2、支座3、下滑块4、上滑块5、轴承6、压板7、圆螺母8、上轴9、下轴10、键棒11、上辊轮12、下辊轮13、上齿轮14、下齿轮15、上链轮16、链条17、下链轮18组成。减速机2安装在机座1里,两个支座3对称装于机座1两端,下滑块4、上滑块5分别安装在支座3的中间,轴承6装在滑块内,压板7装在支座3的上端,压板7中的螺杆可带动上滑块5上下滑动,如图2所示,上轴9、下轴10分别装在两个支座3中间的轴承6内,上辊轮12由圆螺母8、键棒11固定于上轴9上,下辊轮13由圆螺母8、键棒11固定于下轴10上,上轴9、下轴10互为平行排列组合为送料辊组,上辊轮12、下辊轮13为平辊轮,上齿轮14装在上轴9的右端,下齿轮15装在下轴10的右端,上齿轮14和下齿轮15相互啮合,上链轮16装于下齿轮15的外端,下链轮18装在减速机2的轴上,上链轮16、下链轮18通过链条17连接,减速机2的轴转动通过链条17带动上链轮16和下轴10转动,从而再带动上轴9转动。如图3所示,为底部成形辊组结构示意图,上轴9、下轴10互为平行排列,上辊轮12中间加工为凹形,下辊轮13中间加工为凸形,凹凸形相互吻合。如图4所示,为颈部成形辊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上轴9、下轴10互为平行排列组合为颈部成形辊组21,上辊轮12和下辊轮13的中间与底部成形辊组20的中间有相同的正凹凸形,上辊轮12两端为斜凹形,下辊轮13两端为斜凸形,凹凸形相互吻合。如图5所示,为形状成形辊组结构示意图,上轴9、下轴10互为平行排列组合为形状成形辊组22,上辊轮12和下辊轮13的中间与底部成形辊组20的中间有相同的正凹凸形,上辊轮12两端为凸梯形,下辊轮13两端为凹梯形,凹凸轮形相互吻合。如图6所示,为角度成形辊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上轴9倾斜于下轴10一角度组合为角度成形辊组23,上辊轮12中间为细凸轮形,下辊轮13中间为宽凹形。如图7所示,为型钢校正辊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上轴9、下轴10互为平行排列组合为型钢校正辊组24,上辊轮12和下辊轮13的中间与底部成形辊组20的中间有相同的正凹凸形,上辊轮12两端置有两个L形缺口、下辊轮13两端为圆柱体。如图8所示,为异型钢加工成型示意图,加工时,需各种辊轮组组成的钢轧机辊轮装置完成,异型钢成形顺序由送料辊轮组19型钢轧机辊轮装置将卷板带料29送到四组底部成形辊轮组20钢轧机辊轮装置,连续加工完成成形25凹形部位,再经过八组颈部成形辊轮组21连续加工完成图中序号28形状部位,再经过四组成形辊组22钢轧机辊轮装置连续加工完成序号27形状部位,再经过二组角度成形辊组23钢轧机辊轮装置连续加工完成序号26形状部位,最后通过二组型钢成形辊组24钢轧机辊轮装置连续加工完成异型钢图中序号30形状,从而最终达到设计要求的异型钢成品。权利要求1.一种型钢轧机辊轮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机座(1)、减速机(2)、支座(3)、下滑块(4)、上滑块(5)、轴承(6)、压板(7)、圆螺母(8)、上轴(9)、下轴(10)、键棒(11)、上辊轮(12)、下辊轮(13)、上齿轮(14)、下齿轮(15)、上链轮(16)、链条(17)、下链轮(18)组成,减速机(2)置于机座(1)里,两个支座(3)对称置于机座(1)上,下滑块(4)、上滑块(5)分别置于支座(3)的中间,轴承(6)置于滑块内,压板(7)置于支座(3)的上端,可带动上滑块(5)上下滑动,上轴(9)、下轴(10)分别置于两个支座(3)中间的轴承(6)内,上辊轮(12)由圆螺母(8)、键棒(11)固定于上轴(9)上,下辊轮(13)由圆螺母(8)、键棒(11)固定于下轴(10)上,上齿轮(14)置于上轴(9)的右端,下齿轮(15)置于下轴(10)的右端,上齿轮(14)和下齿轮(15)相互啮合,上链轮(16)置于下齿轮(15)的外端,下链轮(18)置于减速机(2)的轴上,上链轮(16)、下链轮(18)通过链条(17)连接,减速机(2)的轴转动通过链条(17)带动上链轮(16)和下轴(10)转动,从而再带动上轴(9)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钢轧机辊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轴(9)、下轴(10)互为平行排列组合为送料辊组(19),上辊轮(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国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精星物流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