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吸附器件结构体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81397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4 0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体吸附器件结构体,其具有:气体吸附器件(1),其通过具有气体难渗透性的第一包装材料(4)对气体吸附材料(3)进行了减压密封;第二包装材料(2),其密封气体吸附器件(1),在至少一部分具有可挠性,并且具有气体难渗透性。另外,在气体吸附器件(1)与第二包装材料(2)之间封入有作为气体吸附材料可吸附的气体的空气。根据该结构,在第一包装材料(4)破损的情况下,气体吸附材料(3)吸附空气,第二包装材料(2)的内部的压力降低。通过压力的降低,第二包装材料(2)的形状或尺寸变化。通过确认有无该变化,能够判断第一包装材料(4)有无破损,即能够判断气体吸附器件(1)的吸附能力有无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包有气体吸附材料的气体吸附器件结构体和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真空隔热材料和真空隔热容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等内部为高度真空状态,由此能够发挥性能。将这种设备称为真空设备。在真空设备的内部有气体存在的情况下,真空设备的内部的压力上升,真空设备的性能劣化。作为在真空设备的内部存在气体的原因,有在制造时气体残留于真空设备的内部的情况和随着时间的推移气体从外部侵入真空设备的内部的情况等。为了减少真空设备的内部的气体,使用气体吸附材料。通过气体吸附材料来吸附真空设备的内部的气体使之减少。作为一例,通过在真空隔热材料的内部配设气体吸附材料,能够维持长时期、高度的真空状态。气体吸附材料能够吸附的气体(S卩,吸附对象)根据气体吸附材料的材料而不同。另外,气体吸附材料能够吸附的气体量(即,可吸附量)有限。用于真空隔热材料的气体吸附材料的吸附对象为空气(即,氮气和氧气)。当然,在将该气体吸附材料放置于空气中的情况下,吸附空气。即,在空气中放置有该气体吸附材料的情况下,能够吸附的空气的量减少。这样气体吸附材料的吸附能力变得降低。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即使在气体吸附材料放置于空气中的情况下也不吸附空气的结构。在专利文献I中,气体吸附材料(吸气剂)被密封在两张薄片之间。由两张薄片构成气体吸附材料的容器。根据该结构,即使在气体吸附材料放置于空气中的情况下,也不吸附空气。另外,气体吸附材料对于每个容器配设在真空设备内。上述气体吸附材料保存于容器的内部。因此,容器的内部需要设定为真空状态或用该气体吸附材料不能吸附的气体进行充填的状态。在容器的内部为真空状态的情况下,对容器施加大气压与真空的压力差。因此,在容器上有孔的情况下,空气向容器的内部侵入。在该气体吸附材料为用于真空隔热材料的气体吸附材料的情况下,吸附对象为空气。在这种情况下,气体吸附材料吸附从容器的孔侵入的空气。在侵入容器的内部的空气为气体吸附材料的可吸附量以下的情况下,气体吸附材料全部吸附所侵入的空气。因此,容器内部的真空状态能够维持。在这种情况下,容器内部的状态不论孔有无都不变化。即,即使在气体吸附材料吸附空气,可吸附量减少也不能判断该状态。另一方面,容器的内部用该气体吸附材料不能吸附的气体充填,且在容器上有孔的情况下,向真空隔热材料的内部侵入该气体。因此,不能将真空隔热材料的内部保持为高度的真空状态。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5 - 25458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判断气体吸附器件的吸附能力有无降低的气体吸附器件结构体。本专利技术的气体吸附器件结构体具有气体吸附器件,其利用具有气体难渗透性的第一包装材料对气体吸附材料进行了减压密封;和第二包装材料,其密封气体吸附器件,至少一部分具有可挠性,并且具有气体难渗透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气体吸附器件结构体,在气体吸附器件与第二包装材料之间封入气体吸附材料能够吸附的气体。根据该结构,在第一包装材料破损的情况下,气体吸附材料吸附气体,第二包装材料的内部的压力降低。通过压力的降低,第二包装材料的形状或尺寸变化。通过确认有无该变化,能够判断第一包装材料有无破损,即能够判断气体吸附器件的吸附能力有无降低。附图说明 图I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气体吸附器件结构体的平面图。图IB是图IA的IB — IB线的截面图。图2A是本实施方式的气体吸附器件的第一包装材料破损时的平面图。图2B是图2A的2B —2B线的截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2的气体吸附器件结构体的平面图。图4A是图3的4 — 4线的截面图。图4B是表示图3的4 一 4线的其它状态的截面图。图5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3的气体吸附器件结构体的平面图。图5B是图5A的5B — 5B线的截面图。图6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3的气体吸附器件结构体的其它的状态的平面图。图6B是图6A的6B — 6B线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I)图I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气体吸附器件结构体的平面图。图IB为图IA的IB —IB线的截面图。气体吸附材料3通过具有气体难渗透性的第一包装材料即容器4进行真空密封。作为气体吸附材料3,例如使用CuZSM — 5。作为容器4,例如使用铝制的容器。这样构成气体吸附器件I。另外,在此所谓的真空是指实质的真空状态,例如IOPa程度的减压状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气体吸附器件I假设用于真空隔热材料。即,气体吸附材料3的吸附对象为空气。气体吸附器件I通过第二包装材料即外包装材料2,与气体吸附材料3可吸附的气体即空气一起被封入。外包装材料2具有可挠性和气体难渗透性。外包装材料2例如对将低密度聚乙烯和2轴延伸尼龙膜叠层(laminate)形成的两张薄片重叠,通过熔接等密封外周部,构成袋状。这样,构成气体吸附器件结构体10。外包装材料2具有凹口即切口 5。切口 5形成于构成外包装材料2的两张薄片的熔接部的一部分。气体吸附器件I从气体吸附器件结构体10取出来使用。取出气体吸附器件I时,外包装材料2因开封而破损。通过使用切口 5,弄破外包装材料2变得容易。如果在外包装材料2没有切口 5的情况下,为了弄破外包装材料2,需要大的力。通过大的力弄破外包装材料2时,剩余的势头有可能发生不小心的事态。为了避免该事态,需要剪刀等工具。因此,由于外包装材料2具有切口 5,从而能够安全且简单地处理气体吸附器件结构体10。在气体吸附器件I与外包装材料2之间存在空气,所以存在气体吸附器件I和外包装材料2不接触的部分。另外,该空气作为衬垫材料发挥作用,能够吸收来自外包装材料2的外部的冲击。即,能够抑制气体吸附器件I的破损。该空气被封入有能够抑制来自外包装材料2的外部的冲击导致的气体吸附器件I的破损的程度的量。下面,对作为气体吸附器件I的第一包装材料的容器4破损的情况进行说明。气体吸附材料3被真空密封于容器4,所以通常与空气不接触。但是,气体吸附器件I由于为工业制品,所以虽然非常罕见但有时从制造最开始就在容器4存在孔。另外,有时事后在容器4上开孔,或者事后容器4破断。这样,在容器4破损的状态下,将气体吸附器件I放置 于空气中时,气体吸附材料3吸附空气。这种状态称为泄漏。在发生了泄漏的情况下,气体吸附材料3的可吸附量降低,气体吸附器件I的性能劣化。在容器4的孔等用目视不能确认的情况下,不能判断气体吸附器件I的性能是否劣化。图2A为本实施方式的气体吸附器件的第一包装材料破损的情况,即发生了泄漏的情况下的平面图。图2B为图2A的2B — 2B线的截面图。在泄漏发生时,气体吸附器件I与外包装材料2之间的空间和气体吸附材料3连通。气体吸附材料3吸附在气体吸附器件I与外包装材料2之间的空间中存在的空气。由此,气体吸附器件I与外包装材料2之间的空间的压力降低。外包装材料2具有可挠性,所以因压力降低而使形状和尺寸的至少一个发生变化。图2B表示因压力的降低而使外包装材料2的袋形状的厚度减少的状态。如图IB所示,与容器4中无破损的状态相比,如图2B所示,在容器4破损的情况下,气体吸附器件I与外包装材料2紧贴的面积大。另外,气体吸附器件I与外包装材料2之间的空间的空气越少,该紧贴程度越大。即,紧贴程度越大,气体吸附器件I的性能劣化越大。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包装材料2由具有可挠性的薄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田昌道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