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空调的贯流室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65581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8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空调的贯流室外机,包括由底盘、左围板、右围板、前面板和顶盖连接形成的半封闭的箱体;箱体内设有换热器、贯流风轮、电机、蜗壳组成的风道系统;箱体内还设有压缩机、电控盒和隔板,隔板将箱体分为风道腔和压缩机腔,使风道系统和压缩机分隔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牢固,方便组装或拆卸,成本低廉,热交换率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分体式空调的贯流室外机
技术介绍
空调已经成为家庭、办公室等很多室内场所不可或缺的温度调节设备。现有的普通分体式空调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其中室外机主要由压缩机、换热器、风扇等零部件组成。而大多数室外机的换热器为L形,这就造成换热器成本增加,热交换率低下,而且此种换热器要求贯流风轮或者风扇的转速比较高,导致噪音增大。还有,目前建筑物的层高逐渐降低,留给放置空调室外机的空间越来越小。而L形的换热器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空调室外机的体积,这样就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此外,现有的空调室外机一般是将换热器、风扇、压缩机等零件一起设置在一个壳体内,这样就使压缩机等零件对换热系统造成影响,降低热交换率,而且在拆机维修方面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设计了一种体积小,噪音低,热交换率高,出风顺畅,布局合理,组装结构简单,便于维修更换的分体式空调的贯流室外机。本技术的方案是一种分体式空调的贯流室外机,包括由底盘、左围板、右围板、前面板和顶盖连接形成的半封闭的箱体;箱体内设有换热器、贯流风轮、电机、蜗壳组成的风道系统,贯流风轮设在蜗壳内,并设在换热器的一侧,电机设在贯流风轮的侧面,前面板上对着蜗壳的位置设有出气口 ;箱体内还设有压缩机和电控盒,电机、压缩机与电控盒电路连接;压缩机与换热器管路连接;上述的换热器为垂直无弯曲的平板式,并竖直固定于底盘上;上述的箱体内还固定有隔板,隔板将箱体分为风道腔和压缩机腔,使风道系统和压缩机分隔开;上述的电控盒设在压缩机上方并固定在隔板上。本方案整体结构牢固,外形美观,并且方便组装或拆卸;并且采用平板式的换热器减少了材料的浪费,降低了成本,缩小了体积,提高了热交换率;隔板将压缩机、电控盒与风道系统隔离开来,以免相互影响,而且隔板还可以做为加强筋提高整机的结构强度。为了增加导风的效果,提高空气流通的效率,上述的前面板和蜗壳之间设有导流件,导流件上设有连通蜗壳和前面板出气口的导风通道。上述的前面板外侧固定有出风网罩,以避免有杂物进入机体内,影响或损坏机内零部件;并且可以降低噪音。上述的贯流风轮为卧式设置于换热器侧面,可以降低整机的高度,减小整体体积;作为进一步改进设置两个贯流风轮,并垂直并排设在换热器侧面,增大空气流量,提高热交换率。或者上述的贯流风轮为立式设置于换热器侧面,可以降低整机的宽度,减小整体体积;作为进一步改进设置两个贯流风轮,并水平并排设在换热器侧面,增大空气流量,提高热交换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I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I中的贯流风轮和蜗壳的出风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的贯流风轮和蜗壳的出风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的贯流风轮和蜗壳的出风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4中的贯流风轮和蜗壳的出风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5中的贯流风轮和蜗壳的出风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6中的贯流风轮和蜗壳的出风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 :如图I所示,一种分体式空调的贯流室外机,包括由底盘7、左围板8、右围板9、前面板10和顶盖11连接形成的半封闭的箱体;箱体内设有垂直无弯曲的平板式换热器I、贯流风轮2、电机3、蜗壳4组成的风道系统,贯流风轮2设在蜗壳4内,贯流风轮2和蜗壳4水平卧式设置于换热器I的一侧,电机3设在贯流风轮2的侧面,前面板10上对着蜗壳4的位置设有出气口 101 ;箱体内还设有压缩机6和电控盒5,电机3、压缩机6与电控盒5电路连接;压缩机6与换热器I管路连接;换热器I竖直固定于底盘上;箱体内还固定有隔板12,隔板12将箱体分为风道腔和压缩机腔,使风道系统和压缩机6分隔开;电控盒5设在压缩机上方并固定在隔板12上。前面板10和蜗壳4之间设有导流件13,导流件13上设有连通蜗壳4和前面板10上出气口 101的导风通道131 ;前面板10外侧固定有出风网罩14。如图2所示,从电机3的方向看,贯流风轮2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风从换热器I一侧进入,经蜗壳4、导风通道131后从出气口 101和出风网罩14吹出。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I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从电机3的方向看,贯流风轮2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I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贯流风轮2的数量为两个,并垂直并排设在换热器I的侧面;如图4所示,从电机3的方向看,两个贯流风轮2的旋转方向都是逆时针。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从电机3的方向看,两个贯流风轮2的旋转方向都是顺时针。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从电机3的方向看,两个贯流风轮2的旋转方向不同,上面的贯流风轮2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下面的贯流风轮2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7所示,从电机3的方向看,两个贯流风轮2的旋转方向不同,上面的贯流风轮2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下面的贯流风轮2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权利要求1.一种分体式空调的贯流室外机,包括由底盘、左围板、右围板、前面板和顶盖连接形成的半封闭的箱体;箱体内还固定有隔板,隔板将箱体分为风道腔和压缩机腔,箱体的风道腔内设有换热器、风机单元组成的风道系统;箱体的压缩机腔内设有压缩机和电控盒,电机、压缩机与电控盒电路连接;压缩机与换热器管路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换热器为垂直无弯曲的平板式,并竖直固定于底盘上;所述风机单元包括贯流风轮、电机、蜗壳,贯流风轮设在蜗壳内,并设在换热器的一侧,电机设在贯流风轮的侧面,前面板上对着蜗壳的位置设有出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分体式空调的贯流室外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前面板和蜗壳之间设有导流件,导流件上设有连通蜗壳和前面板出气口的导风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空调的贯流室外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前面板外侧固定有出风网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空调的贯流室外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贯流风轮为卧式设置于换热器侧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空调的贯流室外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贯流风轮为两个,并垂直并排设在换热器侧面。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空调的贯流室外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贯流风轮为立式设置于换热器侧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空调的贯流室外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贯流风轮为两个,并水平并排设在换热器侧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
,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空调的贯流室外机,包括由底盘、左围板、右围板、前面板和顶盖连接形成的半封闭的箱体;箱体内设有换热器、贯流风轮、电机、蜗壳组成的风道系统;箱体内还设有压缩机、电控盒和隔板,隔板将箱体分为风道腔和压缩机腔,使风道系统和压缩机分隔开。本技术整体结构牢固,方便组装或拆卸,成本低廉,热交换率高。文档编号F24F1/38GK202581594SQ20122008026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6日专利技术者惠文科 申请人: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空调的贯流室外机,包括由底盘、左围板、右围板、前面板和顶盖连接形成的半封闭的箱体;箱体内还固定有隔板,隔板将箱体分为风道腔和压缩机腔,箱体的风道腔内设有换热器、风机单元组成的风道系统;箱体的压缩机腔内设有压缩机和电控盒,电机、压缩机与电控盒电路连接;压缩机与换热器管路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换热器为垂直无弯曲的平板式,并竖直固定于底盘上;所述风机单元包括贯流风轮、电机、蜗壳,贯流风轮设在蜗壳内,并设在换热器的一侧,电机设在贯流风轮的侧面,前面板上对着蜗壳的位置设有出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文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