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64135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8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止回阀,包括阀体、阀瓣、上阀轴、下阀轴、双扭簧、独立挡块或自锁挡块、轴座、和紧定螺丝。阀瓣、上阀轴、下阀轴、双扭簧、轴座相互套接装于一体,以独立挡块或自锁挡块和紧定螺丝内置固定安装于阀体限位槽内。止回阀改进后是一种内置无挡圈结构,用紧定螺丝及独立挡块或自锁挡块来内置固定阀瓣、上、下阀轴双扭簧、轴座的结构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止回阀通过无挡圈结构设计,消除了原有结构设计加工工艺缺陷的泄漏点(产生在阀体外表的螺丝孔),增加阀体的密封性及工况环境使用时的安全性,且安装部件及维修更为方便。通过进一步的结构改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止回阀还具有固定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结构受力合理、不易损坏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止回阀,用于防止管道内介质倒流,属于管道流体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止回阀是在管道工程中常用的阀门之一,用于管道工程内防止管道内的介质倒流。止回阀是一种依靠介质压力开启和关闭的自动阀门,主要用于介质单向流动的管道上(只允许介质向一个方向流动),以防止发生事故。因此止回阀本身的结构设计对其性能、使用寿命等具有重要影响,设计不合理的止回阀将会对工程使用形成安全隐患。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止回阀,其结构由阀体、阀轴、弹簧、阀瓣、固定螺塞、挡圈组成,阀轴贯穿固定于阀体上,两端用螺塞及挡圈固定密封,这种结构密封性能差,易导致泄漏,造成安全隐患,从而使得止回阀损坏或者无法再使用。已有的止回阀,其阀瓣开启面打开时,两阀瓣直接作用力在阀轴上,易导致阀轴、阀瓣损坏或者变形;并且其阀瓣为平面设计,其承受力度差,流阻系数大。易损坏阀瓣。且结构部件安装、拆卸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止回阀,通过结构改进,消除了原有阀体的泄漏点,且防止了阀瓣、上、下阀轴的变形损坏,有效提高了止回阀的使用寿命,从而有效增加了止回阀使用的可靠性,同时安装、拆卸维修更加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止回阀,包括阀体、阀瓣、上阀轴、下阀轴、双扭簧、独立挡块或自锁挡块、轴座和紧定螺丝,其中阀瓣、上阀轴、下阀轴、双扭簧、轴座相互套接装于一体,其中上阀轴、下阀轴套接于轴座上,内置于阀体限位槽上;上阀轴、下阀轴及轴座以独立挡块或自锁挡块和紧定螺丝直接固定或镶嵌于阀体内部固定。其中独立挡块或自锁挡块固定轴座的结构包括以下两种情况所述独立挡块置于轴座上,镶嵌于阀体内部以紧定螺丝在阀体上固定。所述自锁挡块置于轴座上,以紧定螺丝直接在自锁挡块上固定轴座。其中,所述上阀轴、下阀轴于轴座相套接,以独立挡块或自锁挡块及紧定螺丝固定于阀体的内腔限位槽上。通过这样的无挡圈安装结构,增加了阀体的密封性,消除了原有结构设计加工工艺缺陷的泄漏点(产生在阀体外表的螺丝孔),增加了阀体整体密封性。且维修方便,在需要维修时,只需要打开紧定螺丝和挡块或自锁挡块就可直接取出整套部件,有效节省了维修成本和时间。其中,所述双扭簧一端套接下阀轴上,一端套接于上阀轴上。通过双扭簧结构,使阀瓣上有一个独立扭簧作用,优化了阀瓣的关闭率,尤其当介质流阻摩擦系数不平衡时,保证了应力保持在水平上,增加了扭簧的使用寿命,且增加了阀轴的固定性,减少了阀轴因作用力的变形,从而起到了对阀轴的保护作用。在有震动发生时双扭簧本身的物理学弹性会对震动的振幅形成一定的抵消,使得震动到达阀轴时震动的能量和振幅都大为降低,从而保护了阀轴。其中,所述阀瓣为拱形阀瓣,通过轴耳固定于下阀轴上。通过采用拱形结构扩大了阀瓣的受力面积,对冲击力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对阀瓣起到了保护作用,增加了止回阀的整体承受力,性能更优越。进一步的,在上述基础上,所述拱形阀瓣通过下阀轴与双扭簧连接,通过双扭簧辅助作用辅助拱形阀瓣迅速关闭。进一步的,所述拱形阀瓣的拱形面上设有缓冲器。当开启面打开时,两阀瓣的缓冲器相互紧贴而不直接作用在阀轴上,使得作用力相互抵消,减小共振和水锤声,从而起到了保护阀瓣、阀轴的效果,避免了阀瓣、阀轴在介质作用撞击之下变形。进一步的,所述拱形受力面设有弧曲形回流面。当阀瓣关闭时能增加回流面积,力口大整体的受力力度,更能迅速、快捷关闭阀门。通过上述结构改进,本技术的止回阀有效的消除了原有阀体结构设计加工工艺缺陷的泄漏点,增强了阀体的密封性,防止了在外界不利因素下造成管道内的介质泄漏。且提高了阀瓣、阀轴的使用寿命,从而有效增加了止回阀使用的可靠性,并且本技术的止回阀易于维修。同时节约了原材料,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止回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止回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a_3d为阀瓣的剖视图、主视图、侧面视图、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专利技术实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及下述具体实施方案仅为本技术的一种较优选实现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实质的基础上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参考图I、图2,本技术的止回阀,包括阀体I、上阀轴2、双扭簧3、独立挡块4、阀瓣5、轴座10、下阀轴6和紧定螺丝7,其中阀瓣5、上阀轴2、下阀轴6、双扭簧3、轴座10相互套接装于一体,以独立挡块4镶嵌于阀体内部和紧定螺丝7直接在阀体I内置固定安装于阀体限位槽13内。其中,双扭簧3 —端套接于下阀轴6上,一端套接于上阀轴2上。参考图3a_3d (图中A表示A_A向视图),阀瓣5为两个,位置相对称,均是拱形阀瓣,以轴耳12套接于下阀轴6上,通过双扭簧3辅助两个拱形阀瓣关闭。其中,拱形阀瓣5的拱形面上设有缓冲器9,当阀瓣打开时,两阀瓣的缓冲器相互紧贴。其中,拱形阀瓣5的拱形面上设有回流面11。权利要求1.止回阀,包括阀体、阀瓣、上阀轴、下阀轴、双扭簧、独立挡块或自锁挡块、轴座和紧定螺丝,其中阀瓣、上阀轴、下阀轴、双扭簧、轴座相互套接装于一体,其特征在于上阀轴、下阀轴套接于轴座上,内置于阀体限位槽上;上阀轴、下阀轴及轴座以独立挡块或自锁挡块和紧定螺丝直接固定或镶嵌于阀体内部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轴、下阀轴于轴座相套接,以独立挡块或自锁挡块及紧定螺丝固定于阀体的内腔限位槽上。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扭簧一端套接于下阀轴上,一端套接于上阀轴上。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瓣为拱形阀瓣,以轴耳套接于下阀轴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阀瓣与下阀轴、双扭簧套接,通过双扭簧辅助拱形阀瓣关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阀瓣的拱形面上设有缓冲器。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阀瓣的拱形面上设有回流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止回阀,包括阀体、阀瓣、上阀轴、下阀轴、双扭簧、独立挡块或自锁挡块、轴座、和紧定螺丝。阀瓣、上阀轴、下阀轴、双扭簧、轴座相互套接装于一体,以独立挡块或自锁挡块和紧定螺丝内置固定安装于阀体限位槽内。止回阀改进后是一种内置无挡圈结构,用紧定螺丝及独立挡块或自锁挡块来内置固定阀瓣、上、下阀轴双扭簧、轴座的结构组件。本技术的止回阀通过无挡圈结构设计,消除了原有结构设计加工工艺缺陷的泄漏点(产生在阀体外表的螺丝孔),增加阀体的密封性及工况环境使用时的安全性,且安装部件及维修更为方便。通过进一步的结构改进,本技术止回阀还具有固定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结构受力合理、不易损坏等优点。文档编号F16K15/03GK202580148SQ20122017589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3日专利技术者汤学俊 申请人:永嘉县连邦阀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止回阀,包括阀体、阀瓣、上阀轴、下阀轴、双扭簧、独立挡块或自锁挡块、轴座和紧定螺丝,其中阀瓣、上阀轴、下阀轴、双扭簧、轴座相互套接装于一体,其特征在于上阀轴、下阀轴套接于轴座上,内置于阀体限位槽上;上阀轴、下阀轴及轴座以独立挡块或自锁挡块和紧定螺丝直接固定或镶嵌于阀体内部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学俊
申请(专利权)人:永嘉县连邦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