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限滑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63879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8 0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紧凑型限滑差速器,包括壳体以及旋转固定于壳体内的2个半轴齿轮和6个行星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2个半轴齿轮分布左右两侧并同轴心相接,行星齿轮每三个为一组也分布在左右2侧,每侧的行星齿轮均匀分布并与同侧的半轴齿轮啮合,两侧的行星齿轮两两之间还相互啮合,所述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均为圆柱形斜齿轮;每一侧的半轴齿轮对应侧的端部与壳体间还设有止推垫,每一侧的行星齿轮另一侧与壳体间还设有止推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体积小、结构紧凑、重量轻,比普通的防滑差速器在长度上缩短约70mm,直径缩小约30mm,质量上减轻1.5公斤左右。改善齿面摩擦、磨损状况,降低了噪音,传动效率也有所提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机械传动差速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结构紧凑的限滑差速器。
技术介绍
差速器主要用于汽车的传动系统中,当左右驱动轮存在转速差时,差速器分配给慢转驱动轮的转矩大于快转驱动轮的转矩。普通的差速器传动齿轮为锥齿轮(伞齿轮),还需增设摩擦片以增大锁紧系数,因此,差速器轴向尺寸空间要求较大。在一些紧凑车型中,留给差速器的空间较小时,这种结构无法布置摩擦片,则不能采用摩擦片式限滑差速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紧凑的限滑差速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紧凑型限滑差速器,包括壳体以及旋转固定于壳体内的2个半轴齿轮和6个行星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2个半轴齿轮分布左右两侧并同轴心相接,行星齿轮每三个为一组也分布在左右2侧,每侧的行星齿轮均匀分布并与同侧的半轴齿轮啮合,两侧的行星齿轮两两之间还相互啮合,所述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均为圆柱形斜齿轮;每一侧的半轴齿轮对应侧的端部与壳体间还设有止推垫,每一侧的行星齿轮另一侧与壳体间还设有止推垫。进一步,行星齿轮采用双鼓形齿结构。进一步,所述止推垫为铜垫。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体积小、结构紧凑、重量轻,比普通的防滑差速器在长度上缩短约70mm,直径缩小约30mm,质量上减轻I. 5公斤左右。改善齿面摩擦、磨损状况,降低了噪音,传动效率也有所提高。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组装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右侧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以及止推垫的受力演示图图4是两侧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啮合关系立体示意图图中I、左侧壳体2、左侧行星齿轮3、行星齿轮止推垫4、内六角螺栓 5、右侧半轴齿轮6、半轴轮止推垫7、右侧壳体8、右侧行星齿轮9、左侧半轴齿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紧凑型限滑差速器,包括左右两部分组成壳体以及旋转固定于壳体内的2个半轴齿轮和6个行星齿轮,左右壳体上开有轴孔用于安放对应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所述2个半轴齿轮分布左右两侧并同轴心相接,行星齿轮每三个为一组也分布在左右2侧,每侧的行星齿轮均匀分布并与同侧的半轴齿轮啮合,两侧的行星齿轮两两之间还相互啮合,所述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均为圆柱形斜齿轮;每一侧的半轴齿轮对应侧的端部与壳体间还设有止推垫,每一侧的行星齿轮另一侧与壳体间还设有止推垫,行星齿轮的止推垫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内六角螺栓旋紧紧密抵接行星齿轮端部。正常行驶时汽车转速经由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传到差速器齿圈,差速器齿圈与差速器壳体1、7相连。正常行驶时,左右两半轮转速相同,壳体总成的转动带动左侧三个行星齿轮2共转,行星齿轮的外齿拨动左侧半轴齿轮9转动,此时行星齿轮轮齿相当于键,它与半轴轮之间并无啮合,只单纯公转传递转动。同样位置壳体腔内的右侧三个行星轮公转,行星齿轮8的轮齿拨动右侧半轴齿轮5转动。整个差速器保持一定转速,壳体与内部结构中的所有齿轮无相对运动。此时,各行星齿轮的止推垫3、半轴齿轮的止推垫6承受各斜齿轮传递运动时产生的轴向力Fx,处于压紧状态,如图三所示,但相互没有摩擦力矩。本实施例中,行星齿轮的止推垫3和半轴齿轮的止推垫6均采用铜材料制得。 注图三中Fxl为行星齿轮铜垫所受的轴向力,Fx2为半轴齿轮铜垫所受的轴向力。两车轮遇有附着力不等相差较大如一侧打滑时左右两轮间存在转速差,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相对产生啮合,由于转速差和轴向力的作用,止推铜垫与齿轮之间产生摩擦力矩。在转速快的一端,产生的摩擦力矩的方向与驱动力矩方向相反,故驱动力矩小,使其转速降低;在转速慢的一端,摩擦力矩与驱动力矩的方向相同,驱动力矩大,使其增大到足够牵引汽车驶出障碍路面。这样,差速器就完成了自行调节、分配驱动力矩的工作。两车轮遇有附着力不等相差较大如一侧打滑时左右两轮间存在转速差,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相对产生啮合,由于转速差和轴向力的作用,止推铜垫与齿轮之间产生摩擦力矩。在转速快的一端,产生的摩擦力矩的方向与驱动力矩方向相反,故驱动力矩小,使其转速降低;在转速慢的一端,摩擦力矩与驱动力矩的方向相同,驱动力矩大,使其增大到足够牵引汽车驶出障碍路面。这样,差速器就完成了自行调节、分配驱动力矩的工作。如图四所示,该防滑差速器内部结构紧凑,各个齿轮均有较大的螺旋角以保证存在转速差时能够产生足够的轴向力来压紧止推铜垫,并产生摩擦力矩。另外,为了保证啮合质量,一侧行星齿轮使用了双鼓形齿的设计,我们知道,鼓形齿的承载能力比直齿高15% 20%,且在相同的模数、齿数下,鼓形齿比直齿的接触精度要好。同时,由于鼓形齿面使齿轮的接触条件得到改善,避免了在传递扭矩过程中直齿齿端棱边挤压、应力集中的弊端。改善齿面摩擦、磨损状况,降低了噪音。传动效率也有所提高。差速器的设计空间受多方因素制约,轴向长度约为80mm,外圆直径约140mm ;半轴齿轮的外圆和左右各三个行星轮外圆均由壳体内部里孔决定,为了配合定心尺寸应等于其内花键大径,这两个尺寸决定了半轴齿轮的壁厚;汽车的输入扭矩为136N m,这一条件决定了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的模数、齿厚等。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紧凑型限滑差速器,包括壳体以及旋转固定于壳体内的2个半轴齿轮和6个行星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2个半轴齿轮分布左右两侧并同轴心相接,行星齿轮每三个为一组也分布在左右2侧,每侧的行星齿轮均匀分布并与同侧的半轴齿轮啮合,两侧的行星齿轮两两之间还相互啮合,所述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均为圆柱形斜齿轮;每一侧的半轴齿轮对应侧的端部与壳体间还设有止推垫,每一侧的行星齿轮另一侧与壳体间还设有止推垫。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紧凑型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行星齿轮采用双鼓形齿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紧凑型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推垫为铜垫。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紧凑型限滑差速器,包括壳体以及旋转固定于壳体内的2个半轴齿轮和6个行星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2个半轴齿轮分布左右两侧并同轴心相接,行星齿轮每三个为一组也分布在左右2侧,每侧的行星齿轮均匀分布并与同侧的半轴齿轮啮合,两侧的行星齿轮两两之间还相互啮合,所述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均为圆柱形斜齿轮;每一侧的半轴齿轮对应侧的端部与壳体间还设有止推垫,每一侧的行星齿轮另一侧与壳体间还设有止推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体积小、结构紧凑、重量轻,比普通的防滑差速器在长度上缩短约70mm,直径缩小约30mm,质量上减轻1.5公斤左右。改善齿面摩擦、磨损状况,降低了噪音,传动效率也有所提高。文档编号F16H48/20GK202579892SQ20112055215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6日专利技术者张鸿源, 陶磊, 李国志, 郝旭, 王蕊 申请人:天津天海同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紧凑型限滑差速器,包括壳体以及旋转固定于壳体内的2个半轴齿轮和6个行星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2个半轴齿轮分布左右两侧并同轴心相接,行星齿轮每三个为一组也分布在左右2侧,每侧的行星齿轮均匀分布并与同侧的半轴齿轮啮合,两侧的行星齿轮两两之间还相互啮合,所述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均为圆柱形斜齿轮;每一侧的半轴齿轮对应侧的端部与壳体间还设有止推垫,每一侧的行星齿轮另一侧与壳体间还设有止推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鸿源陶磊李国志郝旭王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海同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