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斗及混凝土输送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61971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8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料斗,其包括上斗体和下斗体,所述上斗体套设于所述下斗体上部,所述下斗体由前墙板、后墙板、左墙板和右墙板围成,所述前墙板与所述后墙板之间的夹角为0°~9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输送泵。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当输送缸吸料不充分时,物料可以依靠重力自行送料,不会产生积料;前后墙板两侧的物料都可以依靠重力直接流向出料口,解决了现有料斗中物料流动时间长的问题;不需配置大功率的动力系统,降低了能耗,增强了泵送系统的吸料性能,也提高了混凝土的泵送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泵送料斗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组装和运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设工程机械,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凝土泵送料斗及含有该混凝土泵送料斗的混凝土输送泵,例如管桩拖泵。技术背景·混凝土泵送设备的输送装置一般由料斗、泵送系统、分配阀、搅拌系统等组成。闸板阀泵送机构是靠快速往返运动的闸板,周期性的接通输送缸和料斗的出料口,从而实现输送缸周期性的吸料和泵料,实现混凝土的反复泵送。闸板阀管桩拖泵主要用于生产管桩,管桩主要用于地基处理,防止地面沉降,如高速公路、闻铁、机场、住房建设等。生产管桩一般采用高标号的混凝土,如标号为C80的高标号混凝土,其特点有坍落度在3-5cm之间,流动性差;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密度达到500Kg/M3以上,异常粘稠,泵送阻力很大。普通闸板阀料斗的出料口设置在下斗体后墙板的下方,下料性比S阀料斗要好,经常用于高标号混凝土的泵送。但是现有普通闸板阀料斗的下斗体前后墙板从侧面看呈圆弧形,搅拌轴承座和出料口垂直距离不大,当搅拌系统工作时在下斗体内会存在积料死角,这样,堆积起来的混凝土物料凝固堆积,会减少料斗内的有效容积,同时会影响物料的正常流动。另一方面,由于料斗的圆弧形结构,后墙板一侧的混凝土依赖搅拌系统的搅拌才能到出料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料斗,用于泵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斗体(6)和下斗体(1),所述上斗体(6)设于所述下斗体(1)的上部,所述下斗体(1)由前墙板(2)、后墙板(3)、左墙板(4)和右墙板(5)围成,出料口(11)设置在所述后墙板(3)的底部,泵送系统的搅拌轴(12)安装在所述左墙板(4)、右墙板(5)上,所述前墙板(2)与所述后墙板(3)之间的夹角为0°~9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正翔冯东亮谭卯坪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