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落地索拱结构的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61582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8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节点,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落地索拱结构的连接节点,属于钢结构领域。包括传力主体,所述的传力主体的两侧壁分别设有相连通的索孔,所述的传力主体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支撑双耳座,所述的支撑双耳座中设有连接耳孔。一种新型落地索拱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简单,传力可靠,提高支撑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节点,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落地索拱结构的连接节点,属于钢结构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的钢拱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桥梁、体育场馆、会展以及交通枢纽等大跨度和超大跨度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主要结构形式有实腹式钢拱、格构式钢拱和索拱结构三大类。由于实腹式钢拱本身承担弯矩、轴力,其承载效率并不高,一般应用于中小跨度结构,但由于其具有轻巧明快、简洁通透的建筑视觉效果以及室内净空高的优点,在大跨度结构中也得到了一定应用。与实腹式钢拱相比,格构式钢拱将弯矩转化为弦杆的轴力,具有更大的结构承载效率。而索拱结构通过合理布置,可以有效提高拱结构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承载力,减小拱结构的整体用钢量。因此,对于大跨度及超大跨度结构,索拱 结构是更为理想的结构形式。但索拱结构中的连接节点,传力和转动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而且具有良好的传力和转动效果的新型落地索拱结构的连接节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新型落地索拱结构的连接节点,包括传力主体,所述的传力主体的两侧壁分别设有相连通的索孔,所述的传力主体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支撑双耳座,所述的支撑双耳座中设有连接耳孔。作为优选,所述的传力主体的中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所对应的传力主体侧壁分别设有盖板。作为优选,所述的传力主体的上部设有二个相间隔叠合状分布的支撑双耳座,所述的支撑双耳座的外侧壁为弧线过渡。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落地索拱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简单,传力可靠,提高支撑性能。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I :如图I所示,一种新型落地索拱结构的连接节点,包括传力主体1,所述的传力主体I的两侧壁分别设有相连通的索孔2,所述的传力主体I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支撑双耳座3,所述的支撑双耳座3中设有连接耳孔4,所述的传力主体I的中设有通孔5,所述的通孔5所对应的传力主体I侧壁分别设有盖板6,所述的传力主体I的上部设有二个相间隔叠合 状分布的支撑双耳座3,所述的支撑双耳座3的外侧壁为弧线过渡。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落地索拱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力主体(I),所述的传力主体(I)的两侧壁分别设有相连通的索孔(2),所述的传力主体(I)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支撑双耳座(3),所述的支撑双耳座(3)中设有连接耳孔(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落地索拱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力主体(I)的中设有通孔(5),所述的通孔(5)所对应的传力主体(I)侧壁分别设有盖板(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落地索拱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力主体(I)的上部设有二个相间隔叠合状分布的支撑双耳座(3),所述的支撑双耳座(3)的外侧壁为弧线过渡。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节点,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落地索拱结构的连接节点,属于钢结构领域。包括传力主体,所述的传力主体的两侧壁分别设有相连通的索孔,所述的传力主体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支撑双耳座,所述的支撑双耳座中设有连接耳孔。一种新型落地索拱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简单,传力可靠,提高支撑性能。文档编号E04B1/38GK202577595SQ20122014479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9日专利技术者周观根, 刘扬, 王永梅, 马张永, 红芳, 周志芳, 周素芳, 周丽燕 申请人: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落地索拱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力主体(1),所述的传力主体(1)的两侧壁分别设有相连通的索孔(2),所述的传力主体(1)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支撑双耳座(3),所述的支撑双耳座(3)中设有连接耳孔(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观根刘扬王永梅马张永红芳周志芳周素芳周丽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